基德通过实验前“植入信念”的方法,成功地提高了孩子们“延时满足”的表现。他由此认为,这种能力大小很可能取决于家庭的影响。
“延时满足”能力差的孩子,往往生活在贫穷的家庭,因为兄弟姐妹的竞争,如果你不能快点把你面前糖吃掉,它很快会被抢走。
也有一些生活在父母责任心比较差的家庭,父母朝令夕改,喜怒无常,往往不能兑现他们的承诺,孩子会更倾向于“即时满足”,长大之后信奉的自然是“人情哪有真情在,赚得一块是一块”。
相反,生活在富裕家庭或父母责任心比较强的环境中,孩子对自己东西的控制力很强,面对诱惑时的自控能力自然就强。
基德总结:孩子的“即时满足”习惯,一定程度上说,是对家庭环境缺乏信任感后的自我保护。
这真是个残酷的结论,当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希
望
——
人的“延时满足”能力,是可以通过对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来提升的。
比如二手房中介行业:房源是第一位的,中介的专业化服务反而不重要,导致经纪人缺乏专业晋升通道;经纪人之间充满恶性竞争,客户与经纪人互不信任,导致工作环境的无法给人安全感;“低底薪高提成”的薪资结构,又导致经纪人完全围绕房源转的短视行为。
对于二手房经纪人,如果希望他们提升专业能力和敬业程度,“不断提高底薪”显然比“提高佣金比例”更适合。
但这些行业目前的现状,对于缺乏“延时满足”能力的年轻人而言,就是一条条通往绝望之路。
相反,一家公司如果拥有了完整的、基于专业能力的晋升通道,又与员工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就可以激发员工的“延时满足”能力。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延时满足的能力如此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