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不少网贷平台的转让公告在朋友圈“疯转”,内容从平台注册资金到具体累积的投资人数量,再到“带团队一起转让”等信息非常详细。可见,随着网贷行业监管的不断深入,不少平台已经扛不住了,迫切希望能及时处理手上的“烫山芋”,以寻求新的出路。
从2015年7月份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16年8月份四部委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再到今年2月份银监会下发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等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使得网贷行业的洗牌不断加速。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2月份,全国累计网贷平台数量为5882家,其中,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335家,停业及问题平台为3547家,深圳正常运营的平台数为329家,较上月减少9家平台,环比下降2.66%;同期广东省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446家,较上月减少12家平台。也就是,目前为止,全国的网贷平台已经有超过一半被淘汰掉了。
另外,在网贷平台的退出转型方面的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及之前,停业以及问题平台为93家,2014年及之前,停业以及问题平台为394家,2015年及之前,停业以及问题平台为1688家,2016年及之前,停业以及问题平台为3429家,2017年2月及之前,停业以及问题平台为3547家。可见,随着行业监管的逐步深入以及在市场作用下,五年的时间里,网贷平台的淘汰量呈现几何式的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网贷行业的退出开始阶段从2016年初就开始了。特别是2016年8月份监管条例的陆续出台,包括金融办、法规办对网贷平台的退出转型已经有了相应的对策,他们会专门针对一些不太合规的平台进行约谈,比如深圳的红岭创投肯定是约谈的重点对象,内容会涉及到他们的成本、利率、以及大额标的等,类似的这些重点平台都会收到相关的通知,被要求进行整改。
据透露,这些被市场以及监管所淘汰掉而退出的平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以前做担保公司或者小贷公司的机构由于不太擅长做互联网推广,而他们转型过来前是有盈利的,如果短期内看不到收益,他们会直接退出,因此这类平台退出会比较多;
第二,资金通道型平台,其创始人以及团队背景一般比较强,一般会被有资产端的机构收购或者控股;
第三,扛不住高昂的合规成本和推广成本,例如银行存管对接,简单的前期技术对接以及合作协议签署花费将近100万,另外后期的时间和技术的具体落地和执行也要花费几十万,如此高的成本,并非每个平台都扛得住;
第四,部分平台的退出可能由于自身“不太干净”,账目不清晰,涉及比较多的问题。
因此网贷行业整顿到最后所出现的局面是,整个行业的二八效应会更加集中。
关于版权:P2P观察分享P2P相关的要闻、干货。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或附上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