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信息显示,快递业价格上涨一直被认为是敏感话题。2016年末,广东圆通、中通等5家快递公司就因为协同涨价收到广东省发改委65万元罚单。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虽然派费上调并不意味着快递费“上涨”,而一旦涉及“价格”这一敏感词,快递企业的态度普遍会很谨慎。
阿里研究院专家粟日向记者坦言,以邮政局公布数据测算,快递费用在过去十年下降了一半。随着电商的繁荣和中国人口红利的完结,这种低价扭曲的快递价格业态早该得到改革。粟日今年年初曾预测快递价格即将反弹。“虽然此轮调整是针对派费,且涨幅很低。但0.15元/票只是个开始,其透露的是快递业价格调整的重要信号。”他指出,“这对行业是利好。”
汉森供应链总裁、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物流联盟专家黄刚更向记者直言,派费上涨是好事,但执行过程中会有麻烦。一个细节是,天天快递在派费调价同时宣布,新政策的执行时间为2017年3月15日至6月30日。期满后,将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这一时间窗口的设置耐人寻味。
粟日坦言,从派费上调的执行效果来看,无论是快递公司和网点以及派送员、还是商家和物流之间,都会出现一个长期博弈的状态,可能会出现单量下降和客户流失的风险。“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愿意为产品付费,但是否愿意为服务买单还有待观察。”他说,“数据和新技术或许能成为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技术的使用成效已经在申通快递、韵达股份等年报中有所体现。
韵达股份年报显示,智能分单处理同样数量的快件可以节省分拣人力40%。公司已实现全网、全系统信息化管理,并结合大数据赋能,不断提升人均效能和运营效率,降低单票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申通快递则披露,2016年启用分拣机器人,可减少70%的人工。中通快递也表示第四季度单位包裹营收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很高的电子面单采用率,并因此减少了相应的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