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人大经济论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同名认证新浪蓝V“人大经济论坛”。人大经济论坛感谢多年来用户的支持,新网址迁移至http://bbs.rdjjltorg ,欢迎新老会员不吝赐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卖爆了!发货需等一个多月!众筹10万收款31 ... ·  12 小时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盘:创业板指涨2.03%,北证50涨5 ... ·  昨天  
第一财经  ·  大消息!​OpenAI谋划开源,CEO在线征集方案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突发!美客机着陆时翻覆!现场视频→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大经济论坛

郑秉文:加拿大养老金“DB型部分积累制”新范式20年回望与评估 ——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的一个创举

人大经济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11-01 20:10

正文

本文作者郑秉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加拿大养老金计划”缴费率不断提高。为了降低子孙后代过高的费率和保持竞争力,加拿大在“1997改革”中就设定了一个可以持续百年的9.9%“永恒费率”,其一揽子改革包括三大举措即快速提高费率形成一只基金、建立高效的投资公司、降低待遇水平。“1997改革”精准地处理好了“永恒费率”与“现收现付率”的关系,精心地处理好了“永恒费率”与“资产/支出比”的关系,为加拿大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打下了百年基业。

“充分筹资”带来的“DB型部分积累制”突破了传统的DB型现收现付制养老基金的投资信条。从本质上讲,CPP“DB型部分积累制”的筹资方式还是由工作一代缴费,支付给退休一代,加强代际团结是改革的目的;每人缴费并未形成对应的个人养老金资产,这种没有对应性和密切联系的缴费在资金池里相当于某种税收,且“已筹资债务”(实际资产 只占全部养老金债务四分之一左右,因此,CPP的现收现付性质并没有明显改变。在“1997改革”创设的“DB型部分积累制”基础上,“2016改革”建立起的规模较小的“DB型完全积累制”加入进来,旨在提高CPP的可持续性和替代率,将加拿大模式的“DB型部分积累制”推向一个新境界。“附加CPP”展示的“DB型完全积累制”颠覆了“完全积累制”只能与DC相结合的传统,首次完整地给出了“DB+完全积累制”的蓝图设计,并提供了未来75年的精算预测。加拿大“附加CPP”的“DB型完全积累制”与1981年智利首创的“DC型完全积累制”具有同样的重要历史地位,它不仅为养老金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新范畴,也为各国养老金改革多提供了一个选择。

加拿大创新的“基本CPP”使“林德贝克假想”变成现实,尤其是,“2016改革”增设的“附加CPP”设定的2%的永恒费率和30~50的资产/支出比,完成了DB与完全积累制的交叉结合,实现了“DB型完全积累制”,填补了林德贝克分析框架上III点的空白。

林德贝克的分析框架和加拿大的改革案例至少给我们如下三点昭示:第一,纯粹的DB型现收现付制不断自我更新和升级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吸纳II点、III点或IV点的因素向混合型制度过渡是一个趋势。第二,提高筹资程度的积累制有两个顶点,其中,III点是非精算型的,IV点是精算型的,它们的投资模式是不同的。第三,加拿大1997年以来为CPP创设的“DB型部分积累制”也将面临严峻挑战。一是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市场风险。二是它需要一个高效的投资主体和投资体制。

20 年的实践证明,加拿大“1997改革”愈发显现出其顶层设计的优越性,愈发让世人看到精算的妙处所在,愈发体验到改革后制度可持续性的无穷魅力。第一,养老金改革一定要以精算为基础。第二,养老金改革一定要体现契约精神。第三,养老金改革一定要富有牺牲精神。第四,养老金改革一定要讲究策略方法。第五,养老金改革一定要重视部际协调。第六,养老金改革一定要注重社会宣传。第七,养老金改革一定要敢于政治担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