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日本流行每日速报
用传统媒体以外的视角,分享日本的那些事... 每日速报日本流行时尚、萌物、趣闻、资讯,分享日本新鲜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晚报  ·  携带黄金入境日本请注意!最新提醒——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携带黄金入境日本请注意!最新提醒——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日本流行每日速报

全球妈妈亲述:你正在焦虑的学区房,在海外是什么样的?

日本流行每日速报  · 公众号  · 日本  · 2017-04-22 21:53

正文



我有一对夫妻朋友,双方都有不错的工作和收入,三十出头在北京已经打拼出一方小小天地。可是伴随孩子的出生,我们聚会上的话题更多变为对学区房的焦虑。


他们自嘲不是在看学区房的路上,就是为买学区房加班吃土中。而关于房价飞涨的每一条新闻,或是学区划分政策的变化,都让他们的心情瞬间为之起伏,甚至分分钟怀疑自己的人生。


有些五味杂陈,有些万般无奈。


我们也曾坐下来深度探讨为什么一定要买学区房,是教育加房产的双重诱惑,还是潜意识中希望孩子接受最好教育,跨越阶层鸿沟,而或者是大众成功学的焦虑?


说得再多,除了直面了内心的彷徨外,事实上并未从根本上缓解他们对学区房的焦虑。


我想,我的这对夫妻朋友并不是个例,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依靠自己的奋斗在大城市里站住脚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是新锐的中产阶层。但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在国内的很多城市里,还有很多和他们一样为学区房焦虑奔波的父母们。


我们也有疑惑与思考,究竟该怎样面对学区房,孩子教育的根本在哪里……因此一居生活策划了本期主题,在与全球多个国家的妈妈们访谈中,希望能多维、全面、客观看待学区房,这一在国内敏感、脆弱、牵动人心的话题。



美国妈妈

亚裔家庭更在意学校的优劣


坐标:Troy(特洛伊),美国密西根州

学区焦虑指数:☆☆



我叫石玥,现在在美国密西根州特洛伊城,是因先生外派,一家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小城不大但环境足够好,然而来了之后首要焦虑的就是正在上四年级孩子的入学问题。


在美国的独栋住宅


我在出国之前就了解了美国学区房的相关政策,与国内不同,美国学区的教育经费很大部分来自房屋所有者的房产税款(独栋房屋,公寓的税款不直接拨给学区),因此对于购买或租住在独栋房屋的房主,只要能出具相关证明(房屋购买或租房合同加上水电缴费记录等),就能进入所在区域的学校。而租住公寓的家庭则需要随机划分,简单地说就是需要碰运气。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顺利,独栋房源并没有想象的充足,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学校所在的区域,我们在公寓租住的日子短暂但相当煎熬,因为孩子只能在家里学习,好在很快又租到了合适的独栋房屋,算是将孩子的入学问题告一段落。


邻居们的房子


Troy的房价西边略贵于东边,在城市的东边十几万美元到五六十万美元的房子都有,西边则是几十万美元到上百万美元。房价更多取决于位置、交通、配套、房屋新旧等等,学区是利好但并不对房价有太大的影响。


学区房可以买也可以租,一些美国本土家庭尤其是一些白人家庭,他们更多的关注周边环境和房屋质量和生活的便利及舒适度,对于学区房与否没有那么执着,我甚至听说有白人因为学校亚裔比例高竞争激烈,反而带孩子转学的事情,他们希望孩子小学时期不要有过大的压力,学习愉快更为重要。反倒是亚裔家庭比较重视孩子学习及学校的优劣。


孩子学校的校车


日本妈妈

租住学区房也是一种选择


坐标:东京千代田区

学区焦虑指数:☆☆☆



我是绚香,孩子正读初一,在东京千代田区,寸土寸金之地。


说起上学的事情,还是费了一番周折:在日本学校分为公立和私立,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好的私立小学是基本进不去的。


儿子在小四时参加过中学受验,但因为路程远、进度快,我的辅导工作没跟上,所以中途放弃了受验。现在孩子的情况就是没参加受验,打算走公立加私塾这条路。


家附近的街道


幸运的是,在日本和国内最大的区别就是租借的房子就可以迁入你的住民票,然后去学区的学校读书,我选择千代田的学区纯粹因为朋友的建议,然后开始着手研究,很巧的是老板的临时住房就在学区内,所以我基本上没花啥力气就顺利把户口迁入了,我家娃就等于有了我们国人心目中的学区房,以日本传统的流程来说是千代田的番小然后麹町接着日比谷最后再入东大。


千代田的初中一共有三所,麹町、一桥、九段下,其中九段下是中高一贯,对区民入学有相对优势,但是必须小学六年级前迁入才能得到优势,我家迁入时已经错过最好时机了,所以直接放弃。


孩子就读学校的操场


麹町是日本人心目中的传统中学,但是因为我毕竟是区外的,为了稳妥最后选择了越境生较多的一桥中学。这里学校设施会好一点,有温水泳池,每人配一台学习用的平板小电脑,除了运动外还有各门学科的学习班,会另外请私塾的老师一年来学校二十次进行数学辅导,我所考虑的是爱学习的小孩多了,能带动自家娃的上进心。


当然,在日本学校只是辅助作用,真正学习提高还是靠私塾,私塾是上集体课,基本上一开始跟不上的孩子居多,需要家长帮着辅导,或者另外找一对一的单独指导。


澳大利亚妈妈

不为学区焦虑,但有放不下的母爱


坐标:悉尼西南区

学区房焦虑指数:☆☆



我是Sophia,来悉尼两年了,孩子刚满六个月,嗯,所以我是一个新手全职妈妈。


两年前,从英国伯明翰硕士毕业后,来到悉尼,认识了先生,去年我发现自己有了baby,和所有妈妈一样开始了买房的计划。尽管孩子还没出生,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自然考虑到学区的问题。


在澳大利亚的家


幸好,澳洲入学和国内不一样,没有明显的学区房一说,澳洲人少教育资源均衡,学区概念并不明显,每个学校的水平没有太大悬殊,比如在悉尼就有一两个区的学校质量明显高出一些。


但因为富人区的华人非常多,才带动了华人区和富人区才对学区特别的追崇。


在澳大利亚的家


最终综合了各种条件,我们在悉尼的西南区买了一栋house,够大老人孩子都有活动空间、距离先生上班的地方近,价格这几个因素逐一OK,我们总算是安定在这里了,房价不算高,以我家为例,西南区四房的house普遍都在60万到100万澳元之间,相比国内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也算是可承受的范围。离悉尼市中心有60公里,但每个区的配套都很方便。



相比国内的学区房,我有些轻松和解脱的感觉,我家周围有很多学校,澳洲也分公立和私立的学校,私立学校因为有教会赞助,社会活动较多且管理严格,家长圈层都比较高端,如果未来经济宽裕肯定会选择更好的学校,当然,这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



本期我们为您推送的在三个国家生活的妈妈对当地“学区房”的认知和感受,不管有没有学区的概念,教育无疑都牵动着每一个家长的心,但相对国内教育资源的不均和紧张,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相对有着较为完善的制度和资源,即使是与国人有类似观念的日本,他们把“考试”称为“受验”,足以看出一个国度对教育的重视,但对“学区房”的焦虑远未成为一个焦点话题甚至是社会现象。


我们期待在全球的视野中,寻找到更为宽容、多元的角度,对教育的理性与建设性的思考,来纾解我们对“学区房”空前的渴望与寄托。在下一期中,我们还继续与来自全球多地的妈妈们,一起谈谈他们那里的“学区房”……



有格调,不跟随


— END—



本文系一居君原创,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