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好奇心》序言:
我们一次面也没有见过,甚至在写这个序言之前我都不知他的真实身份。
我和“80后”的余丰泳是微信好友,他几次投稿给我的法律读库,直到某天他发我一份书稿邀我作序。
我看了书稿陡然一惊:英雄出少年!
丰泳从事检察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公诉经验,善于办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几年前他出庭应诉的案件获得过湖北省检察机关“十佳刑事抗诉庭”,2015年又在湖北省“公诉案件多媒体示证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当然,从书稿中还反映出他的理论功底更是十分扎实。
一说到刑法,人们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冰冷的法条、残酷的刑罚。也正因为如此,刑法往往会被贴上“冷酷”“枯燥”“残忍”等诸如此类的标签。但,这一切其实都是误解,都是偏见,如果“刑法”本身可以像《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李雪莲一样会说话,对于这些贴在它身上的错误标签,它一定会大声地说:“我不是这样的!”
事实的确如此,如果说在所有的部门法中,非要投票选出最有意思的那一个,我相信刑法的得票率一定是最高的。因为在刑法的世界里,你会遇到太多匪夷所思、令你大跌眼镜的案例;你需要在各种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间绞尽脑汁,让自己的大脑进行左右互搏,自己与自己进行一场又一场无声的辩论;你将在情与法、现实与假设间不断地揣摩、不断地思索、不断地打破。所有的这些,都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
“有趣”。
刑法虽然“有趣”,但这种“有趣”却又不会那么轻易地被人发现。如果你站在刑法的门前,只是简单地把刑法典拿在手里翻弄,你看到的也不过是一些生硬的概念和罪名的构成以及有关刑罚的规定,这样一来,别说“有趣”,估计你连持续阅读的欲望都会被那些条文给磨没了。所以,要想发现刑法的“有趣”,你必须要有一样东西,那就是——
对于刑法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因为好奇,才会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才会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去研究那些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才会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拓展见识,从而获得内心的愉悦。
刑法也是如此,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盗窃?强奸罪是否只是侵犯性权利?通奸罪的前世今生?当你把刑法中的一个个罪名放入历史的视角中,就会发现这些平日学习、工作中再平常不过的名词,背后竟然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除了从历史的视角去探寻一个个罪名的渊源,我们还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地球之外,让自己的目光在东西方的地域中来回比较。从东方的梁山好汉到西方的十二怒汉,从中国的侠客对决到欧洲的骑士决斗,从手刃阎婆惜的宋江到伦敦街区的开膛手杰克,这些原本站在地球两端的人们,都会在刑法的世界中相遇,让你在这些比较中渐渐理解东西方在刑法理念中的同与不同。
对于刑法的研究,是不是永远只能在课堂之中,法庭之上?
除了高大上的假发、精致的法袍、慷慨激昂的律师、正襟危坐的法官,刑法距离乡土与基层,到底有多远?
刑法所追求的目的究竟是保护人权还是打击犯罪?
辩诉交易到底是在维护正义还是在放纵犯罪?
也许,当你从校园中走入社会,将过去的所学投入当下的实践,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疑惑越来越多。刚毕业时的自己,感觉自己已经学过了很多,而如今的自己,却愈发觉得自己不懂的更多。
好在,上述的种种问题,在中国法制出版社的这本《刑法的好奇心》中,都能找到答案。打开这本书,就如同坐上了阿拉伯的飞毯,在刑法的世界中肆意地飞翔,时而冲上高峰,时而穿越峡谷。那些生硬的名词概念变得生动起来;那些曾经苦思不得解的问题有了新的答案;那些过去以为已经无须争论的话题又有了可以解读的新角度。
正如“好奇心”到底是什么很难去解答一样,你也很难对《刑法的好奇心》进行归类。它既有对于刑法理论的探究,又有对刑事实务的思考;既有对刑法历史的回顾,又有不同地域间刑法问题的比较;既有教科书一般的严谨,又有推理小说一般的有趣。所以,在我看来,这样的一本书,就如同刑法本身,它内涵丰富,又不落窠臼,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更是一次勇敢的创新。
对于刑法,我们应当保持对它的好奇。对于其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愿读者都能在这本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作者:赵志刚,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微信公众号“法律读库”创办人
法律是一门世俗的学问,尽管有着众多的概念和理论,但归根结底是在现有立法的框架下统一规则,解决问题,定纷止争。与刑事司法打交道这些年来,我深切感受到,只有回到司法实际之中,从案件事实和法律条文出发,才能触摸到法律最真实的逻辑和色彩。看似冷硬的条文之上,法律更多时候呈现的是它实践性的一面。
作为直面刑事个案的检察官、法官来说,最迫切的问题不在于理论的研讨和争辩,而在于为每一个嫌疑人的行为给予准确地定罪量刑,即使有些案件很棘手,也必须给出一个明确而及时的裁判,除此之外,很少会再去深挖什么。案件一拨拨地来了又去,青春年华如流水,仿佛是盛在了桶里,又像是搁在竹篮中。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都在跟犯罪嫌疑人、卷宗和罪名打交道,往返于看守所、法庭的路上。忽然有一天,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即使阅历有限,阅读也有限,我仍然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都蕴含有独特的东西,无法替代。
写作是件苦事,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拥挤在脑袋里的思考在键盘下得到清理和爬梳。困惑是个常态,身处困惑时一面去看外面的世界,一面做好自己的事情,也不见得就找到答案,或者一个确定的答案未必重要,能坚持困惑着,别放下,本身就已经步入了解惑的通途。
“温故而知新,切问而近思”,这两句话稀松平常,却有见地。我们增加的智识,往往就来源于那些熟视无睹的地方,故与新常常会相互转换;智识的另一个来源在于我们能不能提出好的问题,没有疑问则思考就很空洞,永远在天边而不接地气。这本书的结构,也基于这一想法延展开来。
对于学者来说,学科分类的意义要大一些,因为研究的自留地基本是由学科来界分的,但对于司法实务来说,则未必如此,也没有必要,秉持拿来主义就好。
实体法和程序法,刑法和刑诉法的分类,并不能在它们之间划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事实上,它们也无时无刻不在一起扭结和纠缠,而更广阔的联系是背后我们的大千世界和人类社会,法律无法脱离现实的怀抱和触碰,这也说明了被许多学者提及的一个观点:法律不是一门自给自足的学科,无法封闭在一个有界限的时空里。
更进一步的,这些文字也反复呈现如下的几个副题:法律无法彻底摆脱历史的路径依赖,它们的演化、改革、试错和实验也只有放在特定历史的时空中,才能形成更为准确的看法。法律也总是政治、经济、道德和人性纠葛不清,藕断丝连。一系列诉讼程序规则也不是一条条简单的规则而已,背后亦有经济、政治上的考量以及哲学认识的局限,既是追求正义的积极探索,亦潜藏了许多不能达到的无奈和折中。
从办案、观影、阅读、思考中得来的些微观感汇集的这些文字,我更愿意将之视作一次不同于广场摆摊或者手册标语式的普法活动。一种更加深入的普法,不止是概念和观点的单向灌输,也不止是照本宣科的法条堆积。更加深入的理解法律和我们的世界,并不需要去找寻那些新奇的事物,恰恰相反,我们要重新认识我们所熟悉的事物,不管是刑事罪名也好,是刑事程序也好。
尽管这本书里的文字像是札记的集合体,但其实它们仍有明确和统一的主题,均和刑事法律息息相关。标题和内容的选择也主要反映我的写作旨趣所在:尽可能地让刻板的法律生动一些,或者还能给不念法科的人捎来一丝暖意,撩拨起他们对于法律的兴致。毕竟刑事法律不只有冰凉和冷酷,它也有温度和人情。
实际上,有趣是一个不太低的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一方面自己读书兴趣广泛,杂而不精,另一方面,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漫无目的的兴致,把累积心头的诸多刑法上的好奇心——这正是我的书名所在——都一一抖落出来,所以看起来,这不是一盘只有法律的“冷切盘”,而是一锅揉进了许多虚构和非虚构素材的“杂烩汤”。若亦有同好者,自是乐事一桩。
几经修改,这本小书现在呈现出来的面貌,与我最初的设想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究其缘由,疏懒虽是一方面,但更多的应归于才疏学浅。但不管初心何如,即使是一颗西瓜种子最后结成了一粒芝麻,仍然是值得高兴的,好歹也算遂了一桩心愿。
有时候,坚持做一件事的奥秘就在于每天都能原谅自己,这让我们每一次的出发都毫无负担,都踌躇满志,只要始终在朝着一个方向走,快慢反而是最不要紧的因素,假以时日,谁都能够走得足够远。我们常常说要不忘初心,这个初心未必就是要固守最初的想法不变,在我看来,更是指我们时时都能拂去心中落灰,保持着“绘事后素”的能力。
这个世界呈现出来的某些美好,常常是那些素未谋面的人构筑的。这本小书最终能够问世,要特别感谢麦读CEO曾健先生的推介,“法律读库”创办人赵志刚先生的鼓励,以及王雯汀编辑的出色工作。
感谢曾共事和正共事的领导及同事们,许多温暖的时刻都铭记在心。感谢一同奋战的兄弟姐妹们,0302将是一个值得回忆的数字。感谢马拉松赛场上的同伴们,只要是跑过的路,都不会忘记。感谢我的家人们,给予的支持和无私的爱。
谨以此书告慰我的父亲,纪念他朴实无华的一生。
作者:于丰泳,来源:跑过才记得路
法律读库 欢迎原创文章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