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云
学术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璞缇客精品酒店  ·  《福布斯旅游指南》公布!这座城市竟然有7家酒 ... ·  14 小时前  
南京日报  ·  南京紫金山下雪了! ·  2 天前  
南京日报  ·  南京紫金山下雪了! ·  2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难怪成为昆明人的“新宠”,这里拍照真的巨出片! ·  3 天前  
8099999街头巷尾  ·  难怪成为昆明人的“新宠”,这里拍照真的巨出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云

支持辅导员在职读博!教育部2025年通知,来了

科研云  · 公众号  ·  · 2025-02-08 00:00

正文


@

关注下方公众号

获取更多前沿期刊速递和精彩学术报告回放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 《关于做好 2025 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 ,明确将继续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这一政策的出台,彰显了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视,也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据通知要求,2025年专项计划将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心理学、管理学、国家安全学等相关专业。为确保政策实效,通知特别强调: 招生计划不得挪作他用 ,必须真正选拔出热爱思想政治工作、有志于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人才。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委托招生培养单位招收 专职辅导员的比例须占招生名额的 70% 以上 ,这一硬性规定充分体现了政策向一线辅导员的倾斜。

辅导员读博可享高额补贴


多年来,国家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学历提升始终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态度。

在2016年发布的《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做好2016年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教育部决定将“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专项计划”更名为 “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增设管理学、心理学培养专业 ,使辅导员在学历晋升时有更多的专业选择,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职读博的积极性。

目前而言,辅导员有多种途径可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通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 。除此之外,还有 教育专业学位博士、定向全日制博士 等渠道。

同时,对于辅导员读博,不少高校已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及激励举措。

《北京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中明确写道: 鼓励专职辅导员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学校支持工作 4 年并且考核合格的双肩挑辅导员赴国外进修深造

宁夏大学在《〈关于进一步支持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实施意见(试行)〉的补充规定》其中提到,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专业须与辅导员岗位所需相关专业一致;优先支持在知名学者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鼓励在学制期限内全脱产学习

在长治学院,辅导员在职攻读学位,纳入学院专任教师培训计划,按专任教师培训对待,给予积极支持。

一些高校不仅对辅导员在职读博的培养费用给予报销,而且还有额外奖励。

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在相关文件中提到,“对专任教师及攻读指定专业的辅导员,获得博士学位回校工作后, 可享受博士补贴 10 万元 ”。

《广西师范大学教职工进修培训管理办法(修订)》截图
图片来源:广西师范大学网站

留住优秀一线辅导员


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鼓励辅导员在职读博、招聘博士毕业生担任辅导员是现实需要,是大势所趋。

在一些高校对外公示的拟聘人员名单中,可看到 不少名校的博士生已涌入高校当辅导员

当前在高校里, 专家型、学术型辅导员越来越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即便是硕士研究生担任辅导员,也要求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 一些担任高校党委书记的人,都曾有过高校辅导员工作经历

譬如湘潭大学党委书记刘起军,南昌大学副校长吴丹,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于祥成,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等。

随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辅导员的价值必将不断凸显。

然而,由于高校辅导员承担着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同时面临着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深入考量。因此,不少辅导员在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转岗意愿显著增强,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特别是当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后,部分人会更倾向于转岗为思政课教师。

“对于报考专项计划的专职辅导员,要结合培养目标制定专项培养管理方案, 确保培养对象在就读期间及毕业后一定年限内持续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 。”《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指出。

高校必须高度关注辅导员读博后的转岗意愿及其对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影响,以确保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为了确保校内人力资源流动的有序性和合理性,同时维护辅导员队伍的主体稳定性,近年来众多高校开始实施对辅导员转岗工作年限的设定。根据各高校发布的相关文件规定, 通常要求转出专职辅导员岗位的人员须具备 3 10 年不等的辅导员工作经历

针对辅导员转岗现象,教育专家强调,高校应 避免辅导员成为校园中的 “过客”

2024年5月,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发布《陕西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综合改革试点行动计划(2024—2025年)工作方案》提到,将完善辅导员管理岗位聘任办法, 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管理岗位等级。特别优秀且任职时间较长的一线专职辅导员,最高可享受本校正处级岗位的薪酬待遇。

高校可通过优化管理分工和制定更具吸引力的分配政策,来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旨在增强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这些措施应致力于为辅导员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以鼓励他们长期投身于学生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与高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