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张謇的实业之路却也只能到此为止了,当他把目光投向更远处时,一道又一道阴影如同黑夜般拦住了他的去路。
张謇曾经试图将南通的自治模式扩展到更大范围,为此他推动了“徐州建省”计划,也就是在苏北建立一个独立于江宁以外的政治经济中心,此举触及了地方官吏和朝廷大佬的各方利益——
在他们联手阻挠下,徐州建省仅仅是设立了一个名义上由漕运总督改名而来的江淮提督,与张謇的构想差了十万八千里。
另一个打击是,他极力谋求与外国资本家联手兴办海外贸易公司,最终也因为帝国主义不愿意张謇把企业做大做强,而以失败告终。
徐州建省和海外贸易的接连失败,让张謇逐渐变得急躁冒进起来,他深恐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在有生之年不能得以实现。
面对危机,他凭借顽强的意志苦心经营,提出许多改进经营的建议,但终因大环境的难以改善而进展缓慢。
1925年,大生企业被债权银行接办,后来又落入官僚资本之手。
大生集团易手后,张謇虽有心东山再起,但因为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和西方列强的资本主义的重压之下,未能实现。
1926年8月,张謇撒手西归,他一手建立起的商业帝国也轰然倒塌。不过他所创办的大生企业,特别是他为南通地区创办的教育、文化设施至今仍在发挥功能。
四、实业救国,留名史册
在努力发展实业的同时,张謇更注意发展教育事业,并逐步形成“实业、教育迭相为用”的思想体系。
他所提出的“父教育而母实业”的主张成为他主持的各项事业的指导性原则。
他认为,教育能够启迪民智,促进实业,进而促进国家的强盛,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从事教育的时候,张謇与当时一批主张先创办大学堂的改革者的观点相反,他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认为一切教育必须以小学为根基,而要办好小学,就先得通过创办师范学校来培养师资。
从这些理念出发,张謇于1903年在南通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聘请王国维等十余人担任教员。
此后,张謇又利用大生纱厂的部分利润和捐募相继创办女子师范、幼稚园、中学、小学以及10多所职业学校或传习所。
这些职业学校或传习所,以纺织、医校、农业三校最为有名,三校后来均扩充为专科学校,1920年曾合并为南通大学,对南通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曾经起到重要的作用。
除了直接的教育设施建设外,张謇还格外注意一般社会教育设施的建设,在大生纱厂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张謇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格外地注意投入。
他在南通先后创办有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盲哑学校、伶工学社、剧场、体育场、公园和医院等,所有这些举措对于南通地区民风民俗的改善,对于南通地区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都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许多设施甚至至今依然在发挥着功能。
张謇墓
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之一,张謇的目的当然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家乡建设,他的目的是期望以南通一地的自治实践为中国近代化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因此一旦条件成熟,他就会建议政府将这一方案向全国推广。
可惜了张謇,生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怀抱一颗实业救国的赤子之心,遗憾离去。
本文编辑:小喷菇
转载请标注来源:新财迷(newcaimi)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