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豆瓣
豆瓣官方订阅号『我们的精神角落』在这里,我们为你收集最新鲜的热点内容,推荐豆瓣中的精彩生活,帮你发现你可能感兴趣的未知事物。在这里,我们一起发现生活,构筑精神角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木木说卡  ·  速度!抓紧提额,冲飞猪大招 ·  昨天  
木木说卡  ·  实测!这张钻卡,权益太值了! ·  3 天前  
每日豆瓣  ·  这是哪个天才想出来的点子 ·  4 天前  
每日豆瓣  ·  做梦笑醒了…30元的快乐谁懂啊!! ·  昨天  
正商阅读  ·  生活最好的状态:人静、物简、心安 ·  3 天前  
正商阅读  ·  生活最好的状态:人静、物简、心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豆瓣

我和豆友结婚了!

每日豆瓣  · 公众号  · 生活  · 2017-08-28 08:00

正文

都说豆瓣是“知名婚恋红娘网”,刷了那么久的豆瓣,你找到对象了吗?七夕已至,为大家送上一波豆友自制黄金X粮。老母亲语气:你看看别人!:)




1. 豆友@落 的故事


文 | 落


我和戴先生的相识,源于他在豆瓣发的一个帖子。


大三的时候,我回家实习,每天都很清闲。那个时候朋友们不是在实习就是在工作,都没什么时间搭理我。在这样的空档期,我无意中刷到了戴先生的征友帖。


当时那个帖子人气超高,我抱着无聊找个聊友的心态发了一封豆邮。一来二去就聊开了,我把戴先生当做树洞,吐槽闺蜜没空理我,全世界都好忙,是不是大家都变了……


某次他感冒了,我上网查要吃什么药然后发给他,他回了一条短信“凤姐我发现你现在好像我女朋友”,然后我们就莫名其妙的开始了所谓的网恋+异地恋。他在北京,我在钦州,相隔两千多公里。我们谈很多以后、将来,但谁都没有把握走到最后,只是觉得趁着彼此的喜欢延长这份恋情的愉悦就好。


很快我实习期结束了,面临着找工作。戴先生家的房子也刚下来,要装修。他不断问我的意见,想要和我一起经营一个家。那个时候的我们即便觉得前途渺茫,却都认定了是彼此想要在一起的人,于是戴先生提议让我别回学校了直接来北京找他。


很多人估计觉得我很大胆,仅靠着网恋就能不远千里来大首都见一个网友。其实那会儿不是没有挣扎过,也曾经很惶恐。但不管怎样,2010年8月9日我们见面了。戴先生来机场接我。尽管我们一直视频聊天,但对于见面还是又期待又紧张。我找到他的时候他正背对着我,我心里默默地松了一口气,对,是他,是我想要在一起的人。他很自然地走过来牵我的手说给你妈妈打个电话报平安。然后他带我又是坐地铁又是打车,最终到了,之前我们异地时通过电话遥控简单装修的家。


其实蛮奇妙的,两个天南海北的人,通过豆瓣相识相知最后一步一步跌跌撞撞走到了一起,过上了曾经年少胡言乱语中希冀的生活,简直夸张过电视剧。


由于认识了靠谱的戴先生,连带觉得豆瓣比什么招聘网站都要靠谱,所以连工作也是豆瓣上找的。就这样,本来只是抱着来帝都逛一圈就回广西的念头,却被靠谱的豆瓣带来的靠谱的戴先生和工作留了下来。


差不多四年的时间里,我们相互把对当成孩子一样,给予对方曾经缺失的关爱,在争吵中修正,在甜蜜里成长,经营着琐碎的生活,结婚到变成了一件顺其自然又可有可无的事情。到底是家长绷不住,都催着我们领证。去登记的那天我并没有很开心,相反觉得登记了就真的嫁出去了,就真的离开我妈了。戴先生却说,结了婚,不是你离开了妈妈,而是多了一个人和你一起照顾妈妈。


登记完接下来一堆庞大且浩瀚的工程尾随而来,装修房子+拍婚纱照+婚礼+蜜月……在豆瓣上找靠谱的摄影师,折腾完婚纱照之后就开始筹备装修的事情;在豆瓣上找了临时过渡的房子,并找了搬家师傅帮忙搬家;装修之前在豆瓣刷着各种装修攻略 ……几乎人生大事都跟豆瓣有关系,其实并不是打广告,豆瓣的功能越来越多,渗透着我生活里的件件小事。一直想找机会写出来,今天上班偷个懒。草草成文,只为给那些关爱我们的朋友道声谢谢,并记录下这奇妙的缘分。

豆友@落 和她的戴先生



2. 豆友@新月 的故事


文 | 新月


2017年8月的第一天,我发了一条广播,“我要和自己在豆瓣上关注的第一个友邻结婚啦”。发这条广播的时候,离正式的婚礼只剩下五天时间了。事情真到了眼前,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妮妮是我的第一个友邻,因为豆瓣这个网站就是她告诉我的。以下的事情尽管她反复声明自己完全没有印象,但事实上这就是我第一次认识她和豆瓣的方式:大学开学的第一天,照例要组织第一次班会。由于每个人除了认识自己的室友之外,很少认识其他的同学,因此基本上也是以宿舍为单位就坐。并且,按照各个学校通常的情形,男生都坐在教室的后排,女生则在前排。班会开始前,我也不记得当时自己在干什么,就听到一个女生对我说,“有个叫豆瓣的网站,特别有意思,你可以去看看”。事后回想起来,我确信她在这句话之前肯定还说了些什么,但因为我实在没意识到会有一个陌生的女生开学第一天来找我说话,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回去之后我就注册了豆瓣,并加了她做友邻,但也就仅止于此。不过借着豆瓣,她算是我为数不多还算熟悉的女同学:她喜欢看电影,时不时就能看到她添加一部看过的电影;她喜欢看一些很文艺的小说,标记为“读过”的书里有很多是这一类;尽管她学习成绩很好,却不是一个无趣的学霸,这从她的广播和她关注的那些友邻就能看出……我猜你们如果当时知道这些情况,肯定会觉得这是一个木讷男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事情发展的方向也是如此: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我把这个豆瓣账户给丢了……


实话说,当时我对豆瓣并不熟悉,玩了很久的单机版,因此丢了账户我也不伤心。2008年,我和我们的班长找了几个同学去上海玩,妮妮也在。可能是我祖上积德,老天决定再给我一次机会接近这个姑娘。到了上海之后,大家想玩的地方不统一,时间又不多,只好分开行动。结果集体出行就成了我们俩的旅行。出去玩了四五天,大家都很开心,于是回到学校之后也经常一起出去玩。此时,老天又提醒了我一下,让我忽然想起来豆瓣这件事。于是我又注册了一个账号,关注了她。她很诧异,“你怎么知道豆瓣?又怎么知道我在豆瓣上?这件事我从来没和别人说过呀。 于是我老实交代之前发生的事,她仔细想了很久回答说,“我完全不记得了”。其实和她去上海之后不久,我就发现了她的这个新属性,记性不太好。不记得就不记得吧,反正在绕开了很多次“然后就没有然后”的可能ending之后,我们在一起了。


有了她这位豆瓣资深用户的指引,我也不用继续用单机版豆瓣了,并且开发了很多一起上豆瓣的乐趣。我们一起去看电影,看完就会在豆瓣上评分,然后讨论一下电影和其他友邻写的评论。我们会在豆邮里写很长的对某一本书或某一件事的看法,尽管我们天天见面,但还是如此。你们或许会觉得这样很作,但我认为通信是谈论严肃事物时比较妥当的方式,有些严肃的话当面是很难说的。当时的豆邮很像传统的电子邮件,需要填写主题,我们也会写很正式的抬头和落款。


在一起的欢乐时间总是短暂。妮妮要去美国留学,我要去北京念博士。很多人都说,你们这事儿可能要黄。但我们总觉得,总要试一试,如果真的要黄,那也就顺其自然。 自从我们分隔大洋两岸,豆瓣就成了我们重要的交集,因为这里有一群很有意思的人,比方说水木丁的日志、亚比煞的书评、黎霹雳的食物相册等等,影志那个名叫《豆友译名:你知道'霸王别鹅'这部电影吗”》的相册,也是我们可以聊好几天的话题。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博士生,看到他们生活科研上的欢乐与忧愁,也是格外亲切。


2016年下半年我从北京博士毕业,以近乎奇迹的方式加入了上海的一所高校。2017年上半年,妮妮从美国博士毕业,在面试中近乎以压倒性的优势,也到了上海一所高校工作。我们又汇合在了一起。九年之前我们第一次来上海的时候,就说日后工作若是能在上海就很理想了;九年之后这件事真的实现了。


这些看上去很容易,事实上做到这些事非常困难。无数次晚上打电话的时候,妮妮都哭着说自己或许坚持不下来了;也有很多时候,我感到对论文毫无头绪,可能要延期毕业了。好在这些事都没有发生。我们都认为,自己能顺利毕业,除了该感谢那些通常应该感谢的人之外,有两家公司值得感谢,一个是星巴克,包括这篇文章在内,我们所写的绝大多数论文、报告、短文都是在那里完成的;一个是豆瓣,它提供了一个连结大洋两岸的中介,使两个在论文苦海中挣扎的博士生不仅没有被淹死,还奇迹般地最后挣扎到了岸边。2017年的8月6号,也就是我星巴克金卡会员日的那天,我们结婚了。


我们不算是在豆瓣相识,但豆瓣是我们“相知”的重要媒介。我们本来就是同学,但是在大学的一百多人的大班里面,根本不算熟悉。可爱的友邻们提供了无数好玩的,或者可以聊的话题,让我们更加认识对方,也常常有,“啊,原来你也这样看”的默契感。在异地时,这是一种海内存知己的小感动。如今,团圆了,给豆瓣交代一声,也是老瓣er的本分。

豆友@新月 和他的第一个友邻



3. 豆友@J。 的故事


文 | J。


我们是因为帖子《才发现容祖儿也有好歌,求推荐!》认识的,好像当初这贴上了app首页。他看到帖子后给我豆油推荐了一首歌,那么多人都在评论里热热闹闹的讨论,只有他一个人豆油给我。我们就从容祖儿聊到粤语歌再聊到感情人生,从15年9月底豆油到了16年3月。


3月底的一天,我和闺蜜去婺源散心。他在南昌,想连夜开车来给我们当司机,又怕冒冒失失几百公里跑来吓到我。 我也想让他来,又怕尴尬。我们俩就一直端着不好意思,直到我走了也没见成,特别遗憾。我走后我们就互加了微信,感觉关系更进一步了似的。又聊了几个月,气氛就越来越不对劲了。后来6月中旬我没沉住气去了南昌见他。6月底我们就在一起了,鼓起勇气克服了很多对异地恋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现在我们快结婚了。异地恋姐弟恋网恋都感受了一遍,还在豆瓣上找到了我们的猫儿子。

豆友@J。的猫儿子



4. 豆友@蚶墩墩🛴 的故事


文 | 蚶墩墩🛴


我和先生都不是相信缘分的人,但确确实实是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正经脸)。


2015年2月,我在豆瓣当地谈恋爱小组发了帖,我先生当时也正好刷了那个小组,并且第一个给我发来了豆油嘿!


戳进主页浏览,发现他添加的小组都特正气,标记了许多国内外的电影,评语也不浮夸。我还发现他很爱看漫画打PS4,《神秘海域》、《狙击精英》啥的,和我一样都是宅宅的家里蹲!更让我欣喜的是他把当年周杰伦演唱会杭州站标记为“要参加”!相同的兴趣爱好迅速让他从豆邮中脱颖而出。3月份我们在西湖边见了面,发现彼此都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于是飞快地开始谈恋爱,并且一起参加了周杰伦演唱会 ̄▽ ̄


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虽然年长我六岁,但是从未用这个理由左右我的做法想法,反而会经常鼓励我并且为我的奇思妙想拍手称赞 。喔不过有时候会笑我知识都是从八组获得的…


现在我还是喜欢在豆瓣广播里碎碎念,记录有趣的事情@他,发现合适的同城活动@他,提醒对方及时标记电影这样才能在《瓣我同行·我的豆瓣观影报告》里显示“2017 我们最有缘——我和***有x次在同一天里看过同一部电影”……我们希望那个x数值越大越好~


2015年2月在豆瓣上相识并恋爱;2016年4月在国外求婚并订婚;2017年4月在西湖边结婚并…并开始新的生活。在生活里标记点滴进程,在豆瓣上标记书籍电影音乐。感谢豆瓣。

豆友@蚶墩墩🛴 和她的先生



5. 豆友@白川 的故事


文 | 白川


说来也巧,最近偶然发现“我和豆瓣”这个账号,看了几篇大家写的同豆瓣的渊源的故事。有的人因为豆瓣出书,有的人因为豆瓣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人因豆瓣能够得以继续写喜欢的文字、从而从日常乏味的上班族生活中解放出来,有的人则因为一群欣赏她的粉丝而熬过人生低谷。


在一个在豆瓣十年的用户来说,看到这些故事,觉得格外的励志与温暖。虽然我在豆瓣没有收获到他们的这些机会和成果,但是我由此认识了我的男友(partner)。


我们于2009年10月在豆瓣相识,2015年4月于新西兰基督城注册结婚,目前定居于悉尼。

他跳伞时候写在手上,后来拿照片给我看来求婚(虽然要结婚是之前就计划好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