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内部价值链而言,外部价值链有着更为复杂的内容,
包含了上游供应商及下游患者的纵向价值链,以及行业竞争对手方面的横向价值链.
通过对纵向、横向价值链分析可以加大医院在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可控范围,同时也更利于医院准确了解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降低经营成本.
对三级公立医院而言,药品、卫生耗材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根据价值链理论,三级公立医院外部上游价值链应按照“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卫生材料消耗”和“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三级指标进行管理,
旨在引导医院在满足医疗需求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药品、卫生耗材使用成本,降低药品、卫生材料消耗,避免过度医疗,降低次均费用,降低医院以及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
1)供应商价值链分析:
供应商价值链位于医院产业价值链的上游.医院采购包括药品、仪器设备、卫生耗材及行政办公用品的采购,其中药品和医疗设备的采购是医院采购成本管理的主要环节.随着药耗零加成政策出台,医院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医院需更注重对药品、卫生耗材及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成本的控制,如通过优化物资采购流程和物资供配流程,减少采购非价值增值环节,将采购成本降到最低;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效率;其次,通过对供应商的产能、价格、盈利能力、产品与服务质量等进行调查,评估供应商价值链与医院价值链的联系的合理性,寻求战略改进行动,达成供应商价值链与医院价值链的合理对接.医院与供应商之间还可以建立药品采购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从而降低库存成本.
2)患者价值链分析:
患者价值链位于医院产业价值链的下游,医院内部医疗服务通过患者价值反映,患者通过就医前、就医中及就医后医疗服务与医院发生了交易活动和关系活动,最终形成患者对医院的感知价值.对公立医院而言,患者感知价值就是价值链的核心内容.患者价值链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如何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及提高患者就医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疗信誉.医院的价值增值环节医院吸引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医院的竞争优势所在.对于地理位置优越、有熟悉或信任的医生、服务态度好、隐私保护好、收费合理、医疗质量好、看病手续简便、标示指引清楚等价值增值环节,应该予以整合.医院的非价值增值环节则应予以清理或重整,如缺少重点专科、仪器设备不够先进、等待时间长、就诊环境一般等.
3)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
医院在识别医院竞争者价值链和价值作业的基础上,通过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调查、分析和模拟,测算竞争对手的成本,找出与其他医院成本之间的差异,客观评价本医院的成本优势和劣势,以及这种优势和劣势的成因,从而明确医院的战略方针,优化与调整医院价值链,有的放矢制定扬长避短的策略,消除成本劣势,取得成本领先优势.激烈竞争条件下,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外部环境、自身条件的变化,随时随地地不断调整.因此,医院可借助金字塔模型等工具,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竞争地位和战略的变化,对竞争对手价值链的信息进行跟踪分析,从而制定相关竞争策略,促使医院学习竞争对手、改善自己的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