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hiphell
www.chiphell.com -- 分享与交流用户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日报  ·  今早突发,2人身亡!刚刚当地通报 ·  10 小时前  
杭州交通918  ·  突发!秋涛路一建筑内发生火情 ·  11 小时前  
钱江晚报  ·  贾玲发文:恭喜! ·  3 天前  
三峡小微  ·  7天11万游客!春节假期三峡大坝旅游人气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hiphell

[专业MOD组] [第十届机王争霸赛]MOD组—— 影金暴徒 by marsxiang1230

Chiphell  · 公众号  ·  · 2025-02-05 14:00

正文

CHH ID:marsxiang1230

CHH第十届机王争霸赛

作为机王争霸赛的新人,我从第二届开始就一直关注着大赛动态(从曾经老账号到现在的新号)。奈何之前这么多年每一次都非常巧妙地错过了比赛,深深感觉遗憾!不是距离大赛开始的半年前就已经完成全部的装机,就是大赛结束了才开始采购、装机。作为浪迹在分体水冷界十多年的“野生”菜鸟,终于逮到了这次机会可以让我在众多大佬面前卖弄卖弄了,并且终于也可以新建文件夹了!

为什么说自己是水冷界的“野生”菜鸟,是因为自玩分体的十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埋头发烧、研究方案,从没加入过任何交流群。给朋友装机也是线下默默地进行。又因为完全是自己研究,所以就算玩了十多年,但自己还是觉得自己像个菜鸟。

言归正传!本次我参加MOD组的比赛,给大家带来了我的MATX小钢炮作品。我称此作品为:

影金暴徒

我们先来快速解读一下命名由来:

影金: 作品围绕黑金色作为主色,所以称其为影金。低调但又显得贵气!
暴徒: 此作品的配置接近目前市面上最高配置,体积小但又狂暴!

来看一组完工后的照片吧

看完这组照片就能理解 影金 暴徒 的含义了:





















ROG显卡送的支撑杆,logo怎么都拧不正,强迫症看了好难受










我们来解开 影金暴徒 的详细配置吧。配置单中详细地列出了整套分体水冷配件的型号和数量。一般情况下,我会留非常充足的预算在新机器上。因为我总是觉得,一步到位是最省钱的,而且要装就装装好,配件也选用料最好的。



这里肯定有人会问:” 都到这个时候了,为什么不等明年年初的9950X3D和5090?“
“野生”菜鸟:” 就算没多久就会迎来9950X3D和5090,但这也不影响我现在再买一套4090的配置啊。早买早享受,晚买等折扣。想着要装了但还要花时间等,我心里膈应得很。我可等不及要到明年才能动手装机!“

开箱前来一组配置全家福:


分享一下配置选择的原由:

主板以及CPU, 玩了这么多年的分体水冷,一直在ATX和EATX之间来回折腾。这次突然想挑战一下在一个极致的小空间里能不能做出一套分体水冷。所以,我选择了ITX的主板搭配23.5L体积的机箱。因为Intel CPU缩杠的问题,不想折腾也不想降频。所以CPU我选择了AMD 9950X,主板我选择了ROG的X670E-i。因为我采购的时候,X870i刚刚发售,价格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由于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不想等了,而且X870i提升的并不太多,我也不用WiFi(WiFi 7对我用处不大),所以我选择了X670E-i。性能不弱,并且价格也香。

内存不用多说, 市面上支持AMD EXPO的内存条也就那几款。我选择了芝奇的焰峰戟64GB(32GBX2) DDR5 6000/C30。AMD的架构不需要高频内存来解决延迟问题,所以EXPO到6000已经足以。购买的时候皇家戟也发布了EXPO的版本,可惜目前看只有16GB x 2 套装在JD发售,所以暂时不考虑更换成皇家戟。要做Cache所以内存需要大一些。

显卡, 不用多说肯定是4090/4090D了。因为在装这台机器之前,我已经有一台4090的机器了,所以新机器我选择了ROG猛禽4090D。虽然最后要改成分体水冷头,看不出ROG得元素。但是,这也阻挡不了ROG全家桶得心。

电源, 因为机箱是MATX规格,为了更合理的利用空间,所以我选择使用了SFX的电源。我在海韵和ROG之间纠结了一下,但想着主板,显卡都是ROG了,那我电源没道理不上ROG。最后,电源选择了ROG洛基1200W的SFX-L电源。

机箱, 种草Deng Studio的工作室铝坨坨机箱很久了。正好借此机会体验一把,我选择了F15 Max机箱。虽然工作室机箱比较贵很多人觉得没必要,但真的拿到手后,我真觉得他值这个价。从照片看很难看出他的做工有多精致,这个真的得亲眼见到和亲手摸到后才能下定论。从主框架到几块盖板,甚至再到沉头螺丝,做工、质感是真的一流。这款机箱正好默认也是黑金搭配,非常符合我的颜色主题,就像是量身打造一般!

分体水冷配件: 各类接头,快拧,CPU和显卡的水冷头不用考虑,闭眼EKWB和BitsPower。因为是小机箱,所以我选择了上下两个240mm普通30mm厚度的冷排。首先买来了EKWB和Bitspower的240mm冷排,在实机安装上仔细测量了一下,发现受限于机箱的尺寸,冷排长了一点点导致没有足够的空间塞下泵箱。其实就长了大概5毫米,但就因为差这个5毫米导致泵箱塞不进去。最后,再次仔细斟酌研究后,选择了Alphacool(OCool) HPE系列的冷排。因为参考了官方参数后发现长度刚刚好。水冷管采用金属铜管。论质感还得是金属管,并且也一定程度上防止爆管的风险。泵箱一体我基本没得选择,最佳方案就是EKWB FLT 80小水箱配上DDC水泵,尺寸刚刚好。

风扇, 因为这台机器不需要特别多的灯光(要低调,而且也早就看腻了RGB光污染),所以无光风扇是最佳选择。那毋庸置疑,无光风扇中猫头鹰的NF A12x25 就是最佳选择。chromax.black纯黑外观完美融合进了这台机器得色调中。NF也算是猫扇中散热好又安静的最佳之选了。正常情况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贴近听能听到非常催眠的白噪音 —— 呼呼的风声。

打住!又要报流水账了! 那,我们边看照片,边讲解分享组装过程吧:

首当其中,Deng Studio F15 Max铝坨坨机箱:

前面板开关出那一处金色装饰呼应了影金暴徒,真·量身定制!



内部空间,想要在这么极限的空间来完成分体水冷确实挑战是蛮大的!

Deng Studio背部铭牌也是金色:

质感真的无敌!

这里有一个蛮有意思的设计:开关按钮是一个机械键盘的轴体,默认配的类似ROG的蓝轴,有段落感。这个开关轴体可以自己更换喜欢的轴。



主板、CPU以及SSD开箱和组装:

X670芯片组唯一一块ITX主板,特别符合我的审美。虽然是败家之眼,但是这块主板没有灯,这正是我想要的。





这块主板因为空间有限,所以把主板开机自检状态灯移到了这个外接Hub上。通过定制针脚的USB练到主板背面专用USB接口上。


并且SATA,clear BIOS, CPU over Voltage和电源键的跳针也都移到下面这个扩展卡上了,通过两个USB-C口与主板对接:


先安上4T的990Pro


英睿达PCIe5的2T SSD:



CPU方面,直接上到9950X,不上9800X3D的原因是核心数太少:









快速装上主板后来一张:


4090D快速开箱:


ROG猛禽正面,因为之前一台主机上的4090是MSI的超龙,所以我自己其实也没见过更没摸过4090猛禽。真的好看,为了提升散热,使用了全金属散热框架,集颜值、性能于一身。





视频输出接口比我手上的MSI超龙多了一个HDMI


ROG洛基 1200W电源开箱:


不亏是SFX电源,真的非常的小巧,同时也比ATX电源轻了很多。下单的时候ROG的销售经理还反复询问我你电源确定是SFX哦?哈哈,可能他觉得按照惯例我怎么也得上雷神才是。





这款电源接口丰富还提供了两个12V的显卡供电。据说5090可能有两根12V供电了,这是给未来预留了口了吗?哈哈。因为我电源不需要灯光,所以ARGB的电源和控制线我后面不会安装。


芝奇焰峰戟内存开箱:

内存不多介绍了,中规中矩6000 C30,EXPO内存。因为我需要高兼容性和稳定性,所以我只会挑EXPO内存而不是XMP兼容内存。上机照片我会放在后面







基本配置全部齐全,开始“乞丐版”装机进行初次点亮,安装系统以及各组件的测试:


内存的光效,因为还没装系统所以灯光目前无法调整

显卡上长了一块主板啦!哈哈哈!显卡比主板大好多!







因为在初次点亮测试阶段,CPU散热用了一个非常便宜也没什么散热性能的风冷散热。所以初次点亮进系统后并没有做过多的压力测试,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稳定性测试确保各个部件正常工作。跑分以及一些测试会放在全部装完后进行。

装完系统,稳定性测试通过后。我便开始最重要的环节了:开始装水冷头、进机箱开始设计水路!

CPU冷头开箱以及组装:






放心!我记得撕膜!哈哈哈!

涂完硅脂与主板合体!


CPU冷头我原本想上EKWB X670E-i的主板冷头,奈何主板冷头只有亚克力透明的,只能选择AM5的冷头了。

4090D猛禽显卡冷头开箱以及组装:

显卡冷头选择了和CPU冷头一样非透明黑色,确保外观的统一。因为不需要特别多的光所以不需要亚克力透明款。


开始拆卸显卡风冷散热模块:

AD102核心!

拆下来的散热壳,据说可以卖不少钱。哈哈哈

与主板PCB合体!这个EK的logo可谓是除ROG以外第二个信仰标了!



对接连接座,快拧配件:

半个全家福,因为我是一边收集帖子素材一边装机,所以在拍照的过程中快拧、连接座这些只到了一半。自己设计安装没办法,一定得多买,不然没办法测试各种方案。这里真的羡慕水冷装机店,有完整配件随时可以测试各种方案!

EK的量子快拧





BitsPower的90°快拧,Logo是真的好看!


接头快拧配件种类很多,就挑了几个颜值好看的拍了点细节图。

水冷泵箱,冷排,风扇以及定制线:

EKWB FLT 80水箱配上自家的DDC水泵,这个泵箱一体非常适合紧凑型小机箱使用







Alphacool(OCool) HPE 240冷排:






猫头鹰NF风扇,chromax黑色版本真的好看且百搭:






为了匹配黑金风格,从Deng Studio家一起定制了一套黑金相间配色的包网线:


所有东西准备就绪,开始上机箱组装,测量以及水路设计!

先来聊聊泵箱一体的空间,在先前的文字中有提到选择OCool 240mm冷排的原因,来看下面一组照片:




从上面两张照片就可以很容易看明白为什么EKWB以及BitsPower就长了一点点也导致泵箱子塞不下的原因了,泵箱已经完全贴紧机箱前面板了。使用OCool冷排后,这个泵箱便可以严丝合缝地塞进右下的空间中。原本这个泵箱的固定方式是需要安装支架后固定在12cm的风扇位,但是因为空间受限,安装固定支架后太厚塞不进机箱里,所以最后水泵的固定方式是底部使用3M透明无痕胶贴在机箱上。虽然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但是实际效果很好也很牢固。

先前提到水管我使用的是金属铜管。因为不像亚克力管加热一下就能弯管,所以我买了90°预弯的铜管来解决拐弯的情况。买的是Barrow他们家的管子。管子的切割直接可以用旋转切割工具,然后利用90°预弯的部分当手柄很容易的就能进行切割:



由于FLT 80的水箱特别小,不利于散热。所以我另外与发烧友水冷老板一起完成了水道板的设计。这也是我第一次和大佬一起探讨方案哈哈。

使用水道板的几个好处:

1. 增加储水量便于散热;

2. 简化水路设计;

3. 美观;

先使用老板给的小样品模拟测量和定位快拧的孔位。因为发来的样品不适配这个机箱的尺寸,所以在后续的仔细测量期间,按照机箱,显卡安装距离让水冷老板帮忙做了一个适配的样板:

一边研究水道板,一边把其他水管和接头也一起完成

在设计水路期间原本只想加一个水流计,但是发现加再顶部冷排出水位置不太理想。因为购买的这个水流计有一定重量,管子比较长的情况可能会影响美观。就是水流计的重量可能会导致这块地方有点弯曲不直。所以我换成了Bykski的OLED电子水流计。做到这,大概的雏形就已经出来了。

水路loop的循环走向是:
FLT80 出水 --> 上方冷排 --> 水道板进水 --> CPU --> 水道板 --> 显卡 --> 下方冷排 --> FLT 80回水

水路设计确定后,我便开始和发烧友水冷老板完成正式水道板的制作了:

经过反复测量快拧孔位以及水道板固定孔位后,水道板的尺寸,孔位距离数据就都出来了:

数据全部确定后,就剩下上机器CNC了:

水道板完工照:

拿到水道板后,开干!一口气全部装完:

在安装最后一根水管之前先做一个气密性测试。照片中SSD位置,我把主板的散热盔甲拿走了,原因是散热盔甲挡住了水道板,导致水道板无法放置到固定位置(这里就是因为经验不足在测量期间没注意到主板的SSD散热马甲有一块地方是凸出来的)

拿走主板的散热马甲后,装上了EKWB的SSD散热马甲,整机的信仰值又拉高一层哈哈!

气密性测试两小时确保都没问题。把最后一根水管安装上后,成品如图

影金暴徒 的样子终于浮现出来了!呀!实际效果要比我想象中的好看太多了!黑色主题与些许金色点缀光真的太好看了!


后续的一些调整:

Deng Studio的这个机箱侧面玻璃默认发的是标准全透。全透缺少了一些高级感。所以联系了Deng Studio定制了一块暗光玻璃。老板一直建议我上亚克力吧,但亚克力无论光泽和质感与玻璃差的还是蛮多的。所以一再坚持下定做了暗光玻璃。这下质感又一次得到了提升。在暗光玻璃内隐隐约约闪着一些金色光, 这谁看了不爱!哈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