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人
从这里开始自由的理解政治,自由的感悟政治。在这里为学术与公共生活搭建起平台。你的公民身份从这里再一次启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打卡!时政小测验 ·  4 天前  
半月谈  ·  资料分析从“小白”到“满分” ·  5 天前  
政事儿  ·  韩国:责任完全在于朝鲜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人

赠书|和这本书一起穿越到古代君臣间的权力场

政治学人  · 公众号  · 政治  · 2024-10-17 09:49

正文


本书简介




《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作者:王瑞来


2024年7月

浙江人民出版社

书号:978-7-213-11537-0

定价:98元


北宋真宗朝在历史上除了澶渊之盟,戏剧性事件很少,但在王瑞来先生看来,这看似平平无奇的二十几年,却是中国政治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典型年代。宋太宗大规模开科取士,积累了能量巨大的士大夫阶层。到了宋真宗朝,士大夫政治全面登场,让皇帝的行政实权趋于虚化,演变出士大夫主导下的君臣共治这一历史形态。皇权在历史上权力结构中的角色,由此被重新定位

本书是一部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结构的微观考察著作,以北宋真宗朝为剖面,完成了对中国历史上皇权问题的一次总体观察。书中讲述的真宗朝五位宰相,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宰相的基本类型,真宗朝所奠定的制度基础和权力结构,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政治走向。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成的精神基因,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知识人。

本书文字通俗典雅,立论严谨,资料翔实,刻画生动,论述君臣关系细致入微,剖析权力场斗智角力精彩纷呈,综观中国历史上的皇权问题,高屋建瓴,深入精微,指出了伴随行政制度的完善,皇权逐渐走向象征化这一趋势,道前人所未道,被日本学者评价为颠覆了学界通行的“君主独裁制说”,是一本雅俗共赏、不可多得的历史学著作。



作者简介

王瑞来

王瑞来,史学博士,现为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并执教于早稻田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出版《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等中日文版学术研究和古籍整理著作三十余部,发表论文近三百篇。专注于士大夫政治和宋元变革论两大议题的研究。



精彩样章

第五章 宋代权相第一人:

“罔上弄权”的丁谓(试读)

丁谓的出身虽非显宦,但在他未入仕时,其父已经为他攀上了新贵,让丁谓做了后来成为参知政事的窦偁的女婿。尽管窦偁在太平兴国七年(982) 仅仅做了半年参知政事就去世了,但作为执政大臣,应当说影响还是在的,这无疑是丁谓入仕后可以利用的资源。丁谓受知于王禹偁,固然是由于孙何的引荐和自身的才能,但也不能说与他是窦偁女婿的背景全然无关。入仕前的士人,流行把自己的作品托门路拿给高官或名人指点,以求得到赏识,这在当时叫“贽文”。一旦得到赏识,也就等于投到这个人的名下,成为其门生。而作为“座主”的人,则有义务提携门生。

在士大夫社会里,人们以关系的亲疏远近,形成了一个个关系网。这种关系网,犹如石子投入池中形成的涟漪,从核心开始,一圈圈向外扩张。即使是朋友的朋友,也会互相扶持。入仕前的丁谓,不仅得到了窦偁和王禹偁的赏识,还得到一个以文学自负的知州龚颖的器重。这些人的揄扬,在士大夫圈内形成一种舆论,这种舆论先声夺人,直接帮助丁谓在仕途上脱颖而出。

丁谓由于进士及第的名次在前十名,所以直接被任命为大理评事、饶州通判,而未经历县一级的职事。不像寇准,及第后被派到遥远的巴东县,一干就是几年。丁谓也真是幸运,在他进士及第的第二年,朝廷就下令“京朝官未历知县不得任知州、通判”,他在饶州刚刚逾年,就被召入朝,做了直史馆。没多久,以太子中允充任福建采访,被派遣出去。丁谓做调查很尽职,还朝后,“上茶盐利害”,大约让太宗很满意,便被超迁,再度派往福建,担任福建转运使。

入仕后仅三年多就做到了位于知州之上的封疆大吏转运使,这在宋代是很少见的。不过,这也反映了宋初转运使不限资序的事实。担任转运使需要有一定的级别,则是仁宗朝以后才有的事。《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二记载富弼的议论:“祖宗朝转运使并是朝廷先择举主,举主择转运使。惟材堪者为之,不限资序。今来转运使只是依资循例,又不由举主,所以大半不才,致州县之不治也。”

从富弼的话看,当时任命转运使需要有举主推荐。究竟是谁推荐了丁谓,文献没有记载。估计是对丁谓极为欣赏的王禹偁,因为当时常常让近臣推荐担任转运使的人选。在前面引述的《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二富弼的议论之上,就是“诏三司使、学士、两省、尚书丞郎、知杂御史,各于常参官内举材堪转运使者”的记载。王禹偁《送丁谓之再奉使闽中》一诗的注云:“予在西掖尝举谓之。”当时,正值王禹偁再度出任知制诰并继而升任翰林学士,因而与其自注“在西掖”相合。

可以推测,王禹偁的推荐得到了时任参知政事的寇准的支持。因为在王禹偁的揄扬下,寇准对丁谓也很欣赏。朝廷的人事任免大多是几方面的合力所形成,而不可能是皇帝或宰相等个人的独断。

在太宗驾崩、真宗即位的至道三年(997),丁谓还朝,担任三司户部判官。又隔一年,因“峡路蛮扰边”,丁谓被派往四川,“至西川及峡路体量公事”。刚刚即位不久的真宗不大可能了解丁谓,这项任务当是朝廷所委派。丁谓很卖力,“还奏称旨”,即还朝后的汇报让真宗很满意,当然也让朝廷很满意,于是很快又被任命为峡路转运使派往四川。不久,川峡分为四路,丁谓被改任为夔州路转运使,继续留在四川。这一留就是五年,直到朝廷和真宗都觉得有些对不住丁谓时,才让他举官自代,使其得以还朝。

迟迟不让丁谓还朝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干得太好了。当然,丁谓被长期留在四川,也有客观原因。丁谓在四川期间,发生了王均兵变,波及的地域很广,朝廷花费不少时间和兵力才将兵变平息下去。为了稳定平乱后的四川局势,朝廷也需要丁谓这样能干的要员继续留在四川。不仅如此,在平定王均兵变之后,朝廷还把翰林学士王钦若、知制诰梁灏等皇帝的近臣作为安抚使派往四川,处理平乱后的各种善后问题。而丁谓的作为也的确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首先,丁谓对骚扰边境的蛮族酋长“谕以祸福”,使其“作誓刻石立蛮境上”,“不敢犯边”。接着,丁谓以盐易粟,既安抚了因缺盐而骚乱的边地民族,又解决了边境驻军粮食不足的问题。丁谓在四川的五年间,边境一直比较宁静。

真宗大概很惊讶于丁谓的本事,于是“手诏问夔州路转运使丁谓,如何得边防久远宁帖,蛮人不敢为非”,丁谓上书回答:“若所委之官,不邀功,不生事,以安静为胜,凡所制置,一依前后诏条,则群蛮必不敢抵冒,妄干天诛矣。”可以说丁谓说到了点子上。历代中原王朝在处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上,许多纠纷是由于边将邀功生事造成的,所以丁谓务为安静,使双方得益。丁谓的处置方式,使他在边民中获得极大的好评。

为了让丁谓安心守边,朝廷以皇帝的名义对丁谓升官赐钱。尽管丁谓安边有功,但其实有些功劳也并不属于丁谓。

在贪他人之功为己有这一点上,丁谓和被称为“五鬼”之首的王钦若的行为并无二致。在真宗即位之初,王钦若就把别人提出的蠲免天下逃赋的建议,抢先向真宗汇报,而赢得了真宗的好感。这件事只是使丁谓奸狡的一面微露苗头,而他毕竟在危险且艰苦的边地坚守了五年。丁谓的这些苦劳与功劳,再加上以前任福建转运使时的贡茶功绩,最终使他在还朝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



编辑推荐

本书的五大看点:

1.看似平平无奇的北宋真宗朝二十几年,为什么是中国政治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典型年代

2.颠覆学界通行“君主独裁制说”,力揭随行政制度完善,皇权逐渐走向象征化这一趋势

3.宋真宗朝五位宰相,如何囊括了中国古代宰相的基本类型

4.令人怀念的宋朝士大夫政治下君臣共治的政治秩序,究竟如何产生与运作

5.至今影响中国知识人的那些精神基因,如何肇始于宋代士大夫政治


阅读本书,至少为你带来的五大收获:

1. 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理解宋代君臣共治与士大夫政治形成的全过程

2. 从君主与宰相两个视角洞察传统社会权力结构演变中产生的动态平衡

3. 从对上与对下两个位置探掘权力场中人性的幽暗与光明、权谋与策略

4. 商场、官场、办公室政治甚至情场,有人的地方,就有权力场,找准位置,才能控场


读者人群

覆盖人群(目标读者):

1. 高校人文社科学者、高校学生

2. 中国史、宋史爱好者

3. 白领、公务员等对办公室政治敏感者


目  录


引言  写在书前的后记——感言与寄语

................................................ I

第一章  定位皇权,肇始宰辅专政:

“圣相”李沆

一 何以选择李沆

................................................ 3

二 真宗及其时代

................................................ 4

三 “首蒙大用” 

.............................................. 19

四 太子之师帝王友

.............................................. 26

五 “总文武大政”

.............................................. 29

六 “最得大臣体”

.............................................. 33

七 时人的评价与李沆的意义

.............................................. 44

第二章 寻常作为,塑造皇权

“平世之良相”王旦

一 平淡无奇的平世循吏

.............................................. 49

二 一朝宰相

.............................................. 50

三 三槐成荫

.............................................. 52

四 “朕心所属” 

.............................................. 56

五 “堪任大事” 

.............................................. 58

六 “务行故事” 

.............................................. 61

七 “有谤不校” 

.............................................. 65

八 “进贤退不肖”

.............................................. 68

九 “事无大小,非旦言不决” 

.............................................. 75

十 宰铺专政:君臣协作的合力

.............................................. 84

第三章  左右天子为大忠:“使气之寇准”

一 政界的另类

.............................................. 89

二 君臣际会

.............................................. 91

三 左右天子

............................................ 103

四 政界沉浮

............................................ 117

五 重掌相印

............................................ 126

六 从政争到政变

............................................ 132

七 “面折廷争,素有风采” 

............................................ 145

第四章  佞臣如何左右皇权:“瘿相”王钦若

一 被忽视的“恶的历史”

............................................ 149

二 以才干结主知

............................................ 153

三 以鬼蜮中伤人

............................................ 170

四 以阴柔顺主意

............................................ 184

五 以昏佞愚主智

............................................ 190

六 以智术保善终

............................................ 199

七 阴柔如水:王钦若模式.

............................................... 212

第五章  宋代权相第一人:“罔上弄权”的丁谓

一 士大夫政治的另一面

............................................... 219

二 才子与能吏

............................................... 222

三 “大计有余”与“东封西祀”

............................................... 233

四 权臣独裁的秘密

............................................... 249

五 宋代权相第一人

............................................... 279

第六章  代王言者:真宗朝的翰林学士

一 高级“刀笔吏”

............................................... 285

二 翰林学士制度与真宗朝的若干数据

............................................... 287

三 士大夫阶层的翘楚

............................................... 291

四 翰林学士与皇帝、宰执之关系

............................................... 294

五 派系政治下的翰林学士

............................................... 308

六 介于皇权、相权之间

............................................... 317

第七章  从具体到集约

一 集约的理由

............................................... 323

二 皇帝在位三阶段:俯瞰真宗朝

............................................... 323

三 宰相类型:真宗五友

............................................... 329

四 真宗朝的意义

............................................... 330

延伸阅读  写在书后的前言——皇权论综述

一 皇权研究的历史回顾:我与学界

............................................... 337

二 基本概念的说明

............................................... 344

三 思想史视野下的考察

............................................... 354

四 政治史视野下的考察

............................................... 392

五 走向象征化的皇权

............................................... 422

参考文献

一 典籍史料

............................................... 434

二 今人论著

............................................... 441



少年翻开,读宋代君臣故事与历史掌故

成人翻开,识人际网络运作与权力法则

学者翻开,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史学论断

任何人翻开,

都获得一张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结构的考察蓝图

与一场惊心动魄酣畅淋漓的史学经典阅读之旅







赠书规则


注:

①赠书获奖者需要关注政治学人公众号一个月以上;


②读者每30天内最多只能获得一次赠书;


③截至2024年10月22日18:00时,本推文留言点赞数前2名读者获得赠书1册,另外将精选1条评论获得赠书1册,本次共计赠书3册。




 图文编辑:王芊雅

 审      核:罗来庆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