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个字 阅读时长:3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我很早就是某为的用户,3G时代的时候,当时公共Wifi还不普及,我就开始用它家的移动路由器,当时流量很贵,机子也不便宜,体验很不错。
再之后,某为的名声越来越大,我却再也没用过它家的产品。
倒不是觉得产品不好,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觉得某为的技术一流,产品设计也在线:
这可能也不是某为的错,时代遭遇,拥趸狂热,把一个商业科技产品阴差阳错的变成了不可置喙的情怀信仰正确。
说实话,每次去商场路过某为的门店,我都要加快脚步,因为我一停下来就会想起网上某为粉丝们歇斯底里的样子,生怕被人误认为是那样的人。
因为被制裁和打压,某为的国际2B业务遭遇了困难,不得不在国内的2C市场上来寻求突破。
因为2C市场的策略跟2B不同,营销很重要,但当时某为正遭遇制裁,没法用5G芯片,看着友商纷纷上骁龙,不能坐以待毙
,性能不足技术来补:
造车之后,严格来说是做国产车技系统之后,遥遥领先更是成了口头禅,成为每次发布会的必备串场词。
这本来是不得已而剑走偏锋,现在反而成了某为的标志。
其实在营销上不是特别好,大嘴巴老罗都只敢说自己的手机是北半球第二好用,也不敢说遥遥领先:
1、对一个技术见长的公司来说,靠的还是以实力说话,而不是营销,天天把遥遥领先挂在嘴边,很容易滋生骄躁的情绪。
2、对市场良性竞争不好,一直以俯视的态度怼天怼地,友商心里怎么想,大家都是吃过见过的,也不是无脑粉丝。
3、最后,外部还在打压呢,各种制裁还没解除,天天喊遥遥领先,是不是让人觉得制裁没有效果,还得再加点力度?
对一家技术公司来说,遥遥领先不是自己喊的,而是别人认可的。
据说,不但撤回了遥遥领先的商标申请,还禁止再说遥遥领先。
此举不但可以让某为聚焦技术创新,而且务实的宣传也可以赢得更多人的好感。
大佬很敢讲,信息量很大。
上周,有位大佬发表了
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讲话
,他的家族传承三代,历经时代波澜,掌握的信息、观察角度和人生经验超出绝大多数人。
信息量很大,也说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