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邃瞳科学云
邃瞳科学云是一个百家争鸣的个性化学术传播平台。依托新媒体矩阵,小程序及APP等完整产品线,在开展专业性的学术活动的同时,还致力于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更自由、重分享。 格物致知,光被遐荒。Meet Your Scienc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邃瞳科学云

山东大学吴昊教授团队AEM: “结构决定活性”,无序结构PdAuCuIrCo高熵合金平衡CO₂和*NO₂吸附提高电合成尿素选择性

邃瞳科学云  · 公众号  ·  · 2025-03-26 09:4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第一作者:陈小康

通讯作者:吴昊教授

通讯单位:山东大学

论文DOI: 10.1002/aenm.202500872




全文速览
有序金属间化合物是增强电催化活性的最有效合金化方法之一,可为单一催化反应中的中间体吸附提供更多活性位点。然而,对于涉及多种起始材料的催化(例如从 CO 2 和 NO 3 共催化合成尿素,urea),通常不满足多种中间体共同有利吸附,导致倾向于单一催化,不利于有效的 C-N 偶联。作为概念验证,合成了 AuCuIrCo 中等熵金属间化合物 (MEI) 并使用 Pd 打破有序排列,实现了 PdAuCuIrCo 高熵合金 (HEA),用于研究共催化尿素合成。




背景介绍
传统尿素合成所依赖的高能耗的Bosch-Meiser工艺正日益显现出其不可持续性的问题。相比之下,利用CO 2 和NO 3 进行电化学C-N偶联反应,可在常温条件下实现尿素合成,同时还兼具有固定碳和净化含NO 3 废水的双重功效,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替代方案。然而,这种电催化CO 2 /NO 3 偶联并合成尿素技术涉及16电子转移,其可能受到动力学的迟滞、析氢(HER)副反应的竞争以及C-N偶联效率低等问题的阻碍,进而导致尿素的产率不理想且易生成NH 3 等副产物的结果。因此,为了提高尿素的选择性,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平衡关键反应中间体(尤其是NO 3 还原产生的*NO 2 和*CO 2 )的吸附强度,从而精准调控反应路径向尿素生成方向选择,并抑制副反应的发生。




本文亮点

1. 本工作率先合成了AuCuIrCo MEI,随后利用 Pd 打破了MEI中的有序排列,合成出 PdAuCuIrCo HEA。

2. DFT计算表明,结构转变使*NO 2 吸附能(E ads )从−1.88 eV(MEI)降低到−1.52 eV (HEA),表明*NO 2 和*CO 2 的平衡共吸附发生了有利的转变。

3. HEA表现出优异的尿素电合成性能,显著优于MEI。此外MEI倾向于单一反应物体系的NO 3 RR生成NH 3 ,强调了结构上的变化对催化选择性的影响。

4. 原位光谱和DFT计算证实,HEA比MEI更能促进C-N偶联和随后的尿素电合成加氢过程。




图文解析
图1:分别表现为高度原子有序结构的MEI和无序的固溶体结构的HEA,圆圈内表示的是*NO 2 吸附模型。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构建了无Pd的中熵金属间化合物(Pd-free medium entropy intermetallic,MEI)和含Pd的HEA(Pd-containing HEA)的结构模型。这种原子结构的转变可以使*NO 2 的吸附能(E ads )从MEI的-1.88 eV降低至HEA的-1.52 eV,表明含Pd的HEA固溶体体系更有利于达到*NO 2 与CO 2 的共吸附平衡。HEA中被弱化的*NO 2 吸附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NO 2 过度积累在催化剂表面,还可以使吸附到的*NO 2 与CO 2 发生耦合并生成尿素电合成中的关键中间体*CO 2 NO 2


图2:MEI和HEA的XRD,HAADF-STEM以及原子级EDS mapping图像。

如图2a所示,MEI和HEA的XRD衍射峰分别对应于AuCu的体心立方相( bcc )和Pd的面心立方相( fcc )。图2b和2c显示了MEI表面的晶格间距为2.30 Å,与AuCu的(111)面相似,证实了合成的MEI为原子有序的金属间化合物。图2d-2f为HEA的HAADF-STEM和相应的EDS mapping图。如图所示,HEA表面暴露的是明显与Pd fcc相相似的(200)和(111)晶面。另外,Pd、Au、Cu、Ir和Co在表面的均匀分布,进一步证实了Pd基HEA的形成。


图3:MEI和HEA的XPS对比谱图。

图3对比了MEI和HEA样品的XPS。发现引入Pd后,HEA中的Au和Cu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负移,而Ir则向能量更高的方向偏移,表明Pd的额外引入引发了电子从Ir向Au和Cu的转移。


图4:MEI和HEA的电合成尿素性能对比图。

图4a和4b对比了两种催化剂的电合成尿素性能。如图所示,HEA表现出优异的电合成尿素性能,在-0.9 V(vs RHE,后续涉及到的V均为vs RHE)的工作电位下,HEA催化剂可以达到52.43 mmol h -1 g -1 的尿素产率和22.57%的FE,性能指标显著优于MEI。图4c对比了利用核磁共振( 1 H NMR)和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得到的电合成尿素性能,发现HEA在-0.8 V条件下,得到的尿素产率和FE基本相同,验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同时,HEA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图4d)。随后对两种催化剂在电合成尿素和NO 3 RR过程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对比发现,HEA表现出更高的尿素和NO 2 ,而MEI在合成NH 3 的选择性上更有优势。


图5:MEI和HEA在电合成尿素过程中的原位红外光谱和原位拉曼光谱。

通过对原位红外和拉曼光谱的结果分析(图5),发现原子高度有序的 bcc -MEI更倾向于催化NO 3 RR来生成NH 3 ,而具有固溶体结构的 fcc -HEA则能更有效地促进C-N偶联以及后续加氢反应的发生。


图6:DFT计算。

态密度结果发现,HEA中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比MEI更强(图6a)。随后,通过预测晶体轨道汉密尔顿族(COHP)分析了两种催化剂表面吸附的*CO 2 和*NO 2 之间的相互作用。综合COHP (ICOHP)值是衡量碳氮耦合相互作用的指标,ICOHP值越负,表明碳氮耦合能力越强。如图6b所示,HEA的ICOHP为-7.46,高于MEI的-6.46。这些结果证实了HEA比MEI更有利于C-N的耦合,与实验的观察结果一致。最后,通过DFT计算对比分析了两种催化剂在尿素电合成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谱。如图6c所示,HEA的C-N偶联步骤(*NO 2 + *CO 2 → *CO 2 NO 2 )是尿素合成的速率决定步骤(RDS),其吉布斯自由能变(∆G)为0.37 eV,低于MEI的0.51 eV。另外,MEI的RDS高达0.71 eV,对应的是后续的加氢步骤(*CO 2 NH 2 + *H → *COOHNO 2 )。因此,进一步验证了Pd的存在也显著降低了HEA中加氢步骤的反应能垒,也说明HEA中存在的原子无序结构导致了比原子有序的bcc-MEI更强的C-N偶联反应动力学。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证实,含有Pd的面心立方相结构高熵合金(HEA)在电催化CO 2 与NO 3 共还原合成尿素中性能显著优于体心立方相结构金属间化合物(MEI)。HEA的原子无序排列特性通过优化对*NO 2 中间体的吸附强度,使其与CO 2 中间体能有效地共吸附,打破了电合成尿素中C-N偶联的瓶颈。因此,HEA实现了尿素产率(52.43 mmol·h −1 ·g −1 )和FE(22.57%)的突破性提升,较MEI分别提高3.2倍以上。相比之下,原子有序的 bcc -MEI则更倾向于驱动单一体系的NO 3 RR生成NH 3 ,这也凸显了结构差异对催化体系选择性的决定性影响。另外,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原位光谱分析表明了,HEA的催化表面可以稳定C-N键的形成,同时Pd元素的存在能显著促进CO 2 NH 2 中间体氢化为COOHNH 2 。DFT计算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发现,表明与MEI相比,HEA在C-N偶联和随后的氢化反应中表现出更低的能垒。该工作不仅揭示了*NO 2 吸附调控在尿素电合成中的核心作用,更为设计多反应物共活化电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介绍
陈小康 ,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吴昊教授)。研究方向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氮循环研究,在Adv. Energy Mater.、J. Energy Chem.、Appl. Catal. B Environ. En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


吴昊 ,化学与化工学院-前沿化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主要从事电催化与能源化学相关研究。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Adv.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篇,被引4100余次(h因子:31)。2次获评Nano Research年度“Top Paper”。授权专利3项。担任ACS Fall 2023、2024分会主席,国际期刊《EcoEnergy》、《eScience》青年编委。诚招能源化学方向博士后,有意者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邃瞳科学云”直播服务


“邃瞳科学云”推出专业的自然科学直播服务啦!不仅 直播团队专业,直播画面出色, 而且传播渠道多,宣传效果佳。
“邃瞳科学云"平台正在收集、整理各类学术会议信息,欢迎学会、期刊、会议组织方择优在邃瞳平台上进行线上直播,希望藉此帮助广大科研人员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自由、畅通地交流互动。欢迎老师同学们提供会议信息(会有礼品赠送),学会、期刊、会议组织方商谈合作,均请联系18612651915(微信同)。


投稿、荐稿、爆料:[email protected]

扫描二维码下载

邃瞳科学云APP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