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
2020区域品牌发展国际论坛
在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举行。本次论坛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第八届学术周联合举办,由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由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城市传播研究中心、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承办,一点资讯共同协办。
经济全球化带来人才资本、劳动力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城市被卷入到激烈的竞争中,这种竞争不仅仅是经济和文化的竞争,更是一种全球吸引力的竞争,城市需要营造并保持自身特色。同时,智能化技术促使传播领域内容生产、分发和消费发生变革,城市传播的主体、受众与策略处于不断变化与创新的过程中。在这种背景之下,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合作·共生 城市品牌的协同发展”,邀请了来自中国、英国、希腊等14位城市规划、城市品牌、城市营销、城市传播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理解·城市”“遇见·城市”“风物·城市”“城市品牌的协同发展”等几个话题展开交流探讨,探索区域品牌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趋势,分享城市规划、区域发展、文化旅游、人文地理、数据挖掘等领域的最新成果,通过学界、业界精英共同参与,打造中国区域品牌领域协同发展的平台。
文春英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教授
亚洲传媒研究中心 常务副主任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 副院长
中国传媒大学城市传播研究中心 联合发起人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城市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人文春英教授主持了论坛的开幕式,她首先回顾了论坛的创办和发展,以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和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携手合作的历程。2017年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成立全国第一家“区域品牌实验室”,2018年创办区域品牌发展国际论坛,2019年“区域品牌实验室”升级为中国传媒大学的校级科研创新平台“城市传播研究中心”,继续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实践应用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积极探索与合作。文春英教授还介绍了双方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学术出版、项目合作等领域共同取得的成果。
袁 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常务理事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副会长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在致辞中表示,我国城镇化经历了由振兴乡村到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从中心城市到现代化的都市圈、再到城市群的多形态繁荣发展的阶段。随着发展资源要素的流动性加强,城市发展需要更加深入的挖掘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明确自己的分工和未来发展方向,确立合作关系,找到合作伙伴。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多年合作,探讨如何借助新的媒介形态塑造区域品牌的技术逻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后,袁昕院长表达了对本次论坛如何启迪城市品牌的塑造、促进城市协同发展的期待,希望清华同衡和传媒大学合作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范 红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
国际区域品牌协会(IPBA)常务理事
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城市品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国际区域品牌协会(IPBA)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城市品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范红发表了题为《城市品牌建设:理念、方法与路径》的演讲,她认为城市品牌塑造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宜居城市(Livable City)”,并提出了“4D”工作模型方法和“5S”整合营销的城市品牌建设路径。
米哈利斯•卡瓦拉齐斯(英国):《区域品牌:更好的区域创造更好的社区》
米哈利斯•卡瓦拉齐斯(英国)
英国莱斯特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 副教授
国际区域品牌协会 创始理事会成员
英国莱斯特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副教授、国际区域品牌协会创始理事会成员米哈利斯•卡瓦拉齐斯(英国)围绕《区域品牌:更好的区域创造更好的社区》做了分享,他提出区域品牌化的三级传播模型,该模型包括空间及物理属性层面的无意识传播、运用营销组合的主动传播和基于身份认同的口碑传播。他还提出了“ATLAS”(Ask, Think, Listen, Act, Speak)区域品牌化实施流程。
刘彦平:《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的城市品牌韧性:反思与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彦平研究员发表了题为《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的城市品牌韧性:反思与展望》的演讲,他指出在疫情的重大冲击下,城市品牌建设对城市韧性的忽视暴露了出来,打造城市品牌韧性需要实现优化城市治理格局、提升基层治理韧性、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强化品牌形象韧性的转变和转型。
文春英:《城市品牌化的目标与终极目标兼论城市品牌化的范式之变》
文春英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教授
亚洲传媒研究中心 常务副主任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 副院长
中国传媒大学城市传播研究中心 联合发起人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文春英做了题为《城市品牌化的目标与终极目标兼论城市品牌化的范式之变》的演讲,她指出,当下,城市品牌建设的动因从以往的经济逻辑、竞争逻辑逐渐转向了社会逻辑和文化逻辑。城市品牌的终极目标是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生活。未来,城市品牌化的实践将从宣传导向、传播导向向参与导向、体验导向转变,城市品牌化的理念将从产品导向、营销导向向品牌导向转变,城市品牌化的核心也将实现由城市形象到城市身份认同的转变。
康 进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 所长
中国传媒大学城市传播研究中心 联合发起人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研究所所长、中国传媒大学城市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人康进主持了接下来的论坛。
在“遇见·城市”板块中,一点资讯高级副总裁金治发表了题为《内容共创 区域品牌新“沸点”》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在强媒体属性的内容分发平台,用户通过内容共创能够让区域品牌得到有效传播。
接着,主持人康进所长介绍了由一点资讯沸点视频与中国传媒大学城市传播研究中心以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营销所联合发起的“沸点·城市暖新计划”,并邀请一点资讯高级副总裁金治与文春英教授共同为“沸点·城市暖新计划”启动仪式揭幕。活动将于2021年在各个城市的重点区域落地,希望通过一点资讯汇聚的全球拍客视角形成真实暖新的故事,传递城市公益正能量。
孙 瑞
《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 执行秘书长
随后,《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执行秘书长孙瑞发表了题为《城市营商环境的差异化与城市品牌生态优化》的演讲,认为要推动营商环境从“强基础、补短板”向“扬优势、促发展”转型,积极培育“区域营商环境差异化竞争力”,为城市品牌建设营造创新土壤,放大差异化,并提出了五个塑造城市品牌增长的基因元素。
刘昕:《高端智库助力区域和城市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刘 昕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高级经济分析师、记者、主任编辑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高级经济分析师、记者、主任编辑刘昕就《高端智库助力区域和城市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发表看法,他从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三个维度探讨了如何促进区域品牌建设,认为区域品牌发展要紧扣国家战略,突出时代过程,在未来实现产业特性向文化特性转变,传统要素向现代要素转变。
第三个板块“风物·城市”中,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发表了题为《长城文化与城市品牌》的演讲,他认为在中华文明传承过程中,长城作为国家的品牌、作为城市的品牌都有深入挖掘的空间,期望今后可以通过对长城文化的挖掘,把文化作为城市品牌的属性凸显出来。
亚历山大•莫迪亚诺(希腊):《“无旅游”时期后疫情城市的品牌化》
亚历山大•莫迪亚诺(希腊)
东西方城市治理研究所 董事会主席
雅典 前副市长
东西方城市治理研究所董事会主席、雅典前副市长亚历山大•莫迪亚诺(希腊)做了题为《“无旅游”时期后疫情城市的品牌化》的演讲,他探讨了疫情之下人们出行受限期间的城市品牌建设,疫情加速了社会的数字化转向,城市将进入一个大重组的阶段,城市品牌建设也应该接纳这些变化,拥抱未来。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首席商务官林少波围绕《水生苏州:见证一个江河湖海里的中国》发表演讲,从地道风物营造的苏式生活这一案例,展示了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内容创新平台对城市品牌营销和城市推广服务的积极价值。
方塘智库创始人叶一剑发表了题为《图书出版与城市的价值营销》的演讲,探讨了方塘智库推出的城市中国丛书、文旅中国丛书对城市营销的战略咨询价值、营销平台价值和公共表达价值。
最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主持了“城市品牌的协同发展”的主题对话,文春英、范红、刘彦平、董耀会、刘昕、孙瑞、叶一剑等嘉宾参与了对话。袁牧院长提出了“城市如何发现自己,城市管理者如何与专家学者协同合作?”的议题,各位专家学者在讨论中达成共识,认为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城市已经有了城市品牌意识的觉醒,城市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专业机构应秉承着共同目标,成为一体,紧密合作,为城市发现自身的差异性与独特性,走向真正的城市品牌化。
本届论坛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开展,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北京商报、《北京规划建设》杂志、一点资讯、清华同衡播报和Citube城市传播研究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同时在哔哩哔哩、国匠城等各大网络平台进行直播。截止发稿当下,已获两万行业关注。
区域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于2018年由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办,旨在打造中国区域品牌协同发展平台,推动区域品牌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分别以“共享·共创 区域品牌的价值”“融合·互鉴 城市传播的进路”“合作·共生 城市品牌的协同发展”为主题,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泰国、中国、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嘉宾共同参与,得到了学界与业界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同衡廿年暨学术周专题网页已上线啦
专题网页将以学术周期间各主分论坛信息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同步呈现、实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