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HR赋能工坊(ID:HR-empowerment)
薪酬资源是企业最稀缺且宝贵的资源,而且具有极强的导向性,
奖金发放时,重视市场,订单就会多一些,重视技术,专利就多一些。
薪酬又是专业且繁杂的,薪酬调研、薪酬总额、薪酬模式、岗位评估、薪酬核算、薪酬发放、薪酬调整、薪酬总结,
薪酬也不能一成不变,隔三五年,薪酬体系就应该优化和升级,
在改革时,有哪些雷区?又该如何避免?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外部公平性,
在完全公允的市场环境中,是有对标价值的。
要素稍微发生变化,就失去了公允,比如,地域、行业、企业属性、规模、盈利能力等,
所以绝对的外部公平性,只有参考价值,没有实际意义。
更要考虑不同单位的工作强度、工作产出等维度,
多方位开展,
内部公平性
,不是薪酬分配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
通过寻求内部认同的准绳,明确企业内部核心骨干对于岗位的价值排序,
还要
构建业绩管理体系,创造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内部公平氛围,
薪酬资源优先向核心岗位-价值创造者-持续奋斗者倾斜。
民营企业也有自身支付能力的限制,都要建立例行的薪酬总额管理体系。
还是要外看,
薪酬总额要建立业绩联动机制,鼓励做大蛋糕,盈亏同源。
按照5:2:3的比例确定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和年终奖。
降低30%的年终奖比例(甚至停发),以保证薪酬总额不超标。
建议做好奖金递延支付,以丰补歉
,不浪费任何激励机会和资源。
将增量资源向核心岗位和骨干倾斜,体现战略和价值导向。
薪酬总额没有增量的前提下,做结构化调整,改变固浮比,
将原有浮动部分额度增加至固定部分,即可实现明升暗降。
调整为6:4后,张三固定5.5万,奖金3.67万,
没有增量,将通用性和辅助性人才的薪酬总额水平降低,
但是,切忌降低固定工资,实在需要降低,要做好充分的风险防控准备。
固定工资的决定因素是岗位价值、个人能力和上年度的业绩完成情况,
和年中绩效和年底绩效直接相关,导向员工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
绩效考核结果,转化为系数后,直接影响薪酬模块中的相关基数,
另外,薪酬总额同业绩也是强联动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企业发展初期,资源匮乏,有效的资金都应投入到事业发展中,
可以多发奖金,避免后续“拉车人”和“坐车人”之间的矛盾。
对于能够长期同步成长和发展的人才,要配套中长期激励手段,
对于一般性人才,短期激励可以有效降低“实际成本”。
总部管规则主要包括几点,薪酬总额的核算规则、集团整体薪酬体系和薪点表的确定、薪酬结构和发放规则的确定、薪酬绩效联动方式的确定、薪酬调整的规则确定。
分子公司做好个性化应用,共性和个性问题就不是问题。
新老员工因为入职的节点不同,可能出现新员工高于老员工的工资,
不懂得人,会说因为市场薪酬水平发生变化导致倒挂现象严重。
懂的人则知道,薪酬难道不应该随着市场水平不断调整薪点表么?
一种思路
是在改革时,一步到位,将老员工的工资涨上来,皆大欢喜,
但是唯独老板不欢喜,因为会额外多出很多薪酬的成本,不可取。
第二种思路
,构建薪酬体系,在动态中平衡,在系统中平衡。
所以涨薪优先给老员工涨薪,慢慢拉近差距,甚至超越新员工。
还有
绩效考核结果,还有年终奖系数,还有特殊奖励计划,还有中长期激励,
还有,
非物质激励
,让老员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认可,
任何人都是讲道理的,关键看你讲的是不是真正的道理。
树立意见领袖,引导薪酬改革的员工呼声为有利的呼声,
3%-5%的误差是合理范围内的误差(+3%或5%,而非-3%或5%)。
一方面
,有利于原有体系和新的薪酬体系的模糊匹配,
另一方面
,可以尝试增加一部分薪酬总额,苍蝇肉也是肉。
可以做到,反复测算,全员信息梳理,找寻合理的套级套档标准,
可能会增加薪酬阻力,提高薪酬方案的设计难度,得不偿失。
学会向员工介绍整体薪酬和人工成本概念,学会带着员工一起算账。
我拿了100块,但是你付出了200块,我就稍微开心些,
薪酬设计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正因为它的复杂性,才让它成为HR职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目前一位薪酬绩效总监的月薪已经到了平均4W-5W左右。
如果你也想快速掌握薪酬核心技能,强烈推荐来参与我们的
《薪酬体系设计方案班》
公开课,我们将带领大家动手设计一套与企业战略高度匹配的薪酬沙盘。
这套课程最贴心的地方在于真实场景的实战模拟。
我们专门准备了不同层级岗位的实战案例拆解,从总经理到车间工人,从程序员到销售冠军,每个角色都有量身定制的薪酬方案参考。
很多HR都头疼的人工成本问题,这次课程给出了清晰的解题思路。
就像搭积木一样,手把手教大家拆解薪酬预算模块,分析人力成本结构,最后组装出既合理又省钱的薪酬方案。
即便是刚接触薪酬模块的HR,也能快速掌握控制人力成本的秘诀。
课程讲师
夏智老师
,拥有20年+国企/名企项目经验,从战略解码到薪酬激励全覆盖。
学完这门课你会发现,原本让人头大的薪酬分析报表,其实就像解数学题一样有章可循。
再也不用对着复杂的薪资图表发愁,轻轻松松就能从数据里挖出管理问题的金矿。从此在老板眼里,你就是既懂业务又懂数据的宝藏HR。
🔥2025年课程排期:
4月18-19日 深圳(火热报名中!)
5月23-24日 北京(火热报名中!)
6月27-28日 上海(火热报名中!)
7月18-19日 深圳
8月15-16日 北京
⚠️ 席位有限!企业内训可定制,满员即封班!
👇👇👇点击阅读原文
,咨询专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