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提示 ·  昨天  
人民日报  ·  晚安,灯火里的中国! ·  昨天  
央视新闻  ·  8个人生之答,让人醍醐灌顶 ·  4 天前  
人民日报  ·  太厉害!亲姐弟隔十年双双上清华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这东西很像糖…”3岁女童被父母喂了280颗“水宝宝”!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2-04 10:23

正文

宿迁沭阳一位年轻母亲外出买糖果,错将色彩斑斓的“水宝宝”当成五彩糖,爸爸自己也没尝,给3岁的女儿喂糖吃,直到一瓶喂到最后,家人才发现女儿吃的是“水宝宝”,于是急忙将孩子送往医院救治。

左边瓶子里色彩斑斓的“水宝宝”看起来很像五彩糖,

右边瓶子里是浸泡3个小时后的“水宝宝”。


妈妈误买爸爸误喂 孩子把水宝宝当糖吃


我买了好多种糖果,没想到其中会有一瓶里面装的是‘水宝宝’”,昨天下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房,对于女儿误吃“水宝宝”,小欣的母亲言语之间充满内疚。据其介绍,1日下午,她外出购物,出门时答应女儿买糖给她吃,于是在家门口小超市,她购买了许多种糖果,她当时拿瓶装的水宝宝时,发现很像女儿平时喜欢吃的五彩糖。超市老板因为忙的缘故,也没有告诉她这是“水宝宝”。


回到家后,她开始做家务,丈夫负责喂女儿吃糖果。“就把‘水宝宝’倒在手心,一把一把地喂”,小欣母亲告诉记者,直到女儿吃完了,她发现地上有一颗,于是捡起来放到嘴里,不甜,而且很硬,吐出来仔细一看,她才发觉原来不是五彩糖,而是“水宝宝”。“我们也知道,‘水宝宝’遇水会迅速膨胀”,小欣母亲告诉记者,他们立刻将孩子送往沭阳县医院,后又连夜转至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


280颗水宝宝预计再过一天可全部排出


由于一瓶“水宝宝”都已被女儿吃完,到底吃下多少颗,小欣妈妈也不清楚。于是她请婆婆到超市又买一瓶一模一样的“水宝宝”回来,仔细一数,280多颗。“女儿竟然一下子吃了280多颗‘水宝宝’,我们知道后当时就被吓得不轻。”

  “小欣来时没有明显异样,这说明水宝宝在其体内还没有膨胀到一定地步,”据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夏顺林介绍,当他看到为小欣检查所拍的片子时,着实吓了他们一跳,胃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球状物体。但好在就医及时,对孩子胃部没有造成伤害,毒性方面的影响基本上也不用担心。院方建议保守治疗,即通过药物促进小欣的肠蠕动,然后自行排出。


拍片检查显示,3岁小欣的胃里都是密密麻麻的“水宝宝”。


果不其然,服用药物后,当天夜里,小欣就排出10度颗已开始膨胀的“水宝宝”,小欣每次排便后,她的家人都会用手机拍下来,然后把照片放大,仔细清点“水宝宝”的数量,截至3日中午,小欣体内的“水宝宝”已排出200多颗,剩余的估计在24小时内能全部自行排出。


“其实小欣这几天在医院也蛮受罪的”,小欣父亲告诉记者,因为“水宝宝”遇水会膨胀,所以不能喝水,只能靠输液来补充所需水分,而且也不能吃东西,只好输营养液保持营养,再通过服药促进肠蠕动、排便。


近年,孩子误食“水宝宝”的新闻屡见不鲜:

2016年10月8日,淮安1岁男童误食玩具“水宝宝”,家人是在孩子误食两天后送至医院的,孩子不但出现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而且已因脱水而失去知觉,好在医护人员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手术,顺利取出一枚已膨胀如乒乓球大小的“水宝宝”。



“水宝宝”,这些小如米粒一般的玩具直径约为2毫米,在将其放入水中浸泡约5分钟后,这些“水宝宝”就开始膨胀,个头慢慢长大如玩具手枪的子弹一样大小。约1个小时后,膨胀至直径约1厘米,晶莹剔透,摸起来非常柔软、很有弹性的小圆球;4个小时后,个头又大了一些,跟弹珠大小一般,直径达2厘米。


水泡前,“水宝宝”如米粒一般大小。

水泡后,“水宝宝”直径增加10倍。

记者带着变大后的“水宝宝”来到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化工系,该院姚大虎博士告诉记者,这种“水宝宝”其实是一种吸水性树脂,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酸钠,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遇水就会膨胀,而且吸水性特别强。这种材料吸水后,会迅速膨胀,能够吸收自身体积的几百倍到几千倍,主要应用在一些工程堵漏、防渗等方面。


家中有3岁以下的宝宝,最好将家中小物件放好,由于这个阶段的宝宝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好奇心强,防范意识薄弱,最易误吞东西。所以,很多在成年人眼里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就很有可能成为伤害宝宝的致命“武器”。应经常提醒孩子不要随意吞食东西,尽量让孩子避免接触体积小的物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丨扬子晚报记者 朱鼎兆 通讯员 王文婷 刘威

编辑丨 赵雯

部分内容综合 大河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