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生物大分子,如遗传物质、抗体、生长因子和酶,为神经疾病和障碍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治疗选择。与传统疗法相比,后者主要基于小分子量药物来缓解这些疾病的症状,治疗性生物大分子能够减少不良副作用并靶向特定的病理途径,从而为个性化医疗铺平道路。然而,这些生物大分子在生理环境中会经历降解/变性过程,并且穿越血脑屏障(BBB)的能力较差。因此,它们很少以活性形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CNS)。
有鉴于此,
来自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的Aitor Larrañaga团队
概述了几种可以保护并传递治疗性生物大分子跨越BBB的聚合物纳米载体。
本文要点:
(1)首先根据其结构(可生物降解的固体纳米颗粒、纳米凝胶、树枝状大分子、自组装纳米粒子)对聚合物纳米载体进行分类,这最终决定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
(2)然后深入分析可用的聚合物配方,特别关注那些确保生物大分子在其封装过程中稳定性的策略,并通过控制其物理(例如机械性能、尺寸、表面电荷)和化学(例如表面功能基团、靶向模体)特性来促进它们穿越BBB。
(3)因此,这篇综述提供了关于聚合物纳米载体用于传递治疗性生物大分子跨越BBB的独特视角,是一种简洁、完整且易于遵循的指南,这将对化学家、材料科学家、药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具有高度兴趣。此外,它还提供了对这些系统有限临床转化的批判性观点。
参考资料:
https://doi.org/10.1016/j.actbio.2025.02.065
来源:
EngineeringForLife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用于研究用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