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问: 大师,如果茅台和房产成了一个时代最保值增值的商 品,历史将如何记载和描述这个时代?
大师: 茅房时代。
1、房价上涨会掩盖很多问题,所以长期来看这个价格依然会持续攀升上去。
2、
但是房价上涨不代表财富就属于你,
财产交割环节一定是征掉核心利润空间。
3、买房暴富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但是买房依然可以增值,这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逻辑。
4、我不建议我的朋友同时持有3套以上房产,2套房尚且有改善需求托底,3套以上一定是政策的重点打压对象。
5、一切决策,顺应时代很重要,看清楚政府对于房产的态度,
从来没有逆天的存在。
在《爱情公寓》中,吕子乔说的这一段话,真是一语道破房价玄机,从前有一个劫匪劫了一群人,让大家排队交钱,第一个交一百,第二个交两百,以此类推,第一个人得意地说,哥交的比你们都少,于是大家纷纷排队,最后大家争先恐后地交钱,连反抗都忘了。
现实生活中更残酷的不是一个劫匪,而是一群劫匪,而作为思想已经被劫持的一代人,抢房子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人们思想被劫持了到哪一步呢?
没有房子就不算成功,没有房子就结不了婚,没有房子就没有安全感,没有房子就没有前途,世界上最值钱的是房子……最成功的人往往是做房地产,或者先干别的赚钱准备去做房地产的,连徐静蕾那样的才女也说自己最值钱的房子。
而更现实的是没有反抗的理由?
年轻时的诗和远方,现在只想买房,准确的说是抢房子。雄安新区一出,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去抢房子,当年深圳特区一出,有志青年的第一反应是去大展宏图。小编也是有志青年,但是家人的第一反应是踏实工作攒钱买房不要折腾了。
所以不反抗,每个人只有一种期盼“房价等我买了再涨”?
越来越多的调控政策的出台,就是为了控制房价慢点涨,让有房的人越来越多,贫富落差不那么大。任何一个有房的人都不希望房价暴跌。在雄安新区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多美好的一句话,但血淋淋的事实上,你去看一下股市雄安概念股是多么的火热,而且聪明的人知道慢慢炒以后必定大富。
之前我写过一段话:“房价面前,抱怨的人,烦心地工作,怒骂高房价,盼望着暴富。房价面前,实在的人,接受成功学,相信天道酬勤,全家齐心协力地攒钱买房。房价面前,乐观的人,愿意先结婚,住蜗居,一起努力为了下一代。房价面前,精明的人,开始在房产操作的路上摸爬滚打,买房兴家。房价面前,大富的人,一直招揽一些员工,做着更精明的算术题。”是无奈的,就像这“房价等我买了再涨”是多少人的心里话,其根本也是无奈的,是因为我们斗不过那一群劫匪。
刚需买房要抛弃一个永远正确的观点
房价一定会跌。任何一个城市的房子都不可能永远保持上涨的态势,这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这个拐点什么时候来,你能不能等到那个时候,时间成本是否能够赚回来?
1、在楼市中,90%以上的时间都在涨,5%的时间可能是横盘,只有5%的时间是在跌。
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深圳的南边,他们的房地产都出现过了明显的拐点,但你看这些案例能出现几次,我们分析特殊性是为了警示自己,这么说吧,特殊性的警示作用更强,普遍性的指导作用更强。就买房来说,特殊性的意义在于买房不要过度透支自己,避免让自己被负债给压垮,我们所要做的是在90%的周期中尽自己能力承当风险并博取收益。这里的收益有很多,包括那些以房子作为必要条件的收益,就好比房子不是刚需,房子背后的需求才是刚需一样。
2、房子肯定会有便宜的时候,但你能不能买得到又是另一回事
只要是商品,它就不可能永远保持涨势,越成熟的房地产,越容易看到波动周期,即使我们这样的房地产,虽然足够坚挺,也不可能例外。不要忘了,我们的房地产才多少年,房地产的周期又是多长?时间足够长的周期,对于买房来说几乎没有指导意义,换句话说,开发商不比购房者聪明,他们到现在还在买地,买越来越贵的地。周期并不可怕,未来的房子肯定比现在便宜,可怕的是你不能不能买到便宜的房子,真正便宜的时候,你又敢不敢出手?
记住一点,房子有可能在1年时间跌回去,而在这之前,更可能的是房子已经连续涨了10年时间。10年和1年,你觉得应该如何选择?
3、担心周期就不买房,是因噎废食
房子永远是普通人的最优选择,它不需要多么专业的知识,而且是唯一可以借一大笔钱就能买到的商品,要知道,负债才是更高明的选择,没有负债,老老实实靠工资赚的钱永远赶不上。负债玩的是资产增值,工资是劳动换收入,很显然资产增值到一定阶段,收益要远远大于劳动所得,这也是为什么靠劳动可以到温饱、小康很容易,但晋升到中产和富裕阶段,却要靠资产增值。马云有多少钱来自于工资?富人有很多的投资渠道,普通人最优选择就是买房了。
至于周期,我们都承认有,但几乎所有的案例都表明,房子涨1倍很容易,跌却不可能跌这么多。担心这个就选择什么都不干,非常不可取。反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钱攥在手里,购买力一直在缩水。
当然,我不是要鼓励大家买房,现在的房子的确不便宜,我所坚持的是买房不要过度被外界因素干扰,自己有需求,担得起,能抵抗风险,就应该买。这就好比买1套房和买10套房,前者是真需求,后者则是伪需求,是搅局者,任何市场都不欢迎搅局者,这跟周期没有关系。
什么时候房地产有大风险
政府对于房地产最极端的调控出现征兆:
二套房不允许按揭,这种情况如果出现也就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基本上处于用户完全接盘的状态。
二套房不给按揭如果再加上限购以及限售这两个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对用户资金的封存。
而这个时候如果启动房产税,或许就是城市财富大转移的过程,从过去依赖企业税收+土地款(依然是企业收入)的模式变成从个人收税的模式。
此时的房地产调控起来会更加容易,因为银行介入的不深,政府可以采取更有力度的手段。
这个时候如果搭配房价一直在涨的趋势,这样的财富转移则更加的理所当然,而且民愤也会小很多。
转自geman生活家
管理员微信号fdctz8888,加我微信的朋友请说明来意、身份,通过好友后请发名片给我、
本人是职业投资者,在投资机构,主做上市公司并购定增、股权投资和一二线城市地产项目投资、融资,
不闲聊不闲聊、有事情直接说直接说
,
互相理解
。 QQ:290143182
文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QQ:838355301删除或支付稿费。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