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恩数据
艺恩是泛娱乐大数据平台领航者,从电影数据情报为起始,并将产品与服务逐步渗透至泛娱乐产业;通过数据洞察驱动行业变革;整合多屏终端消费数据,为市场洞察、项目孵化投资、营销发行、渠道经营提供策略支持和运营辅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数据文摘  ·  Grok 3第一个破圈的场景,居然是写小黄文。 ·  4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刚刚,「诺奖风向标」2025年斯隆奖出炉:2 ... ·  5 天前  
数据派THU  ·  李飞飞巴黎演讲:如果 AI ...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ICLR2025】VEVO:基于自监督解耦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恩数据

《复联3》不敌《红海行动》 灭霸响指也打不倒中国海军

艺恩数据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8-05-31 12:50

正文

截止5月31日早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票房已经达到了21.7亿。从目前票房走势来看,已经进入强弩之末,即使密钥延期,最终票房应该大概率不会破30亿,停留在25亿之内的可能性最大。

不只是《复联3》,目前没有任何一部进口片在国内票房超过30亿。如今进口片的最好成绩是2017年4月在国内上映的《速度与激情8》,票房为26.7亿。历史票房总榜单上超过30亿的“选手”一共有4位,一水的“国货”。其中位居第二的就是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红海行动》,票房为36.5亿。

将《复联3》和《红海行动》进行对比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两者都是动作片,男性向,视效酷炫;都是讲述一群英雄保护人民安全的故事,只不过前者是虚构的,后者是以现实为背景的。

最终,两部电影票房相差10亿,那么,这10亿的差距到底出在哪?看《复联3》跟看《红海行动》的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档期并非主要原因

首先看票房不能脱离时间维度,时间维度包括通常意义的物理时间和一年内的不同档期。从通常意义的上映时间维度来看,二者都是2018年上映的,相隔不过3个月,大盘容量变化对票房的影响不大。从档期来看,一个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春节档,一个处于非五一、非暑期的普通档期,看似好像《复联3》更吃亏。但这可能并不是《复联3》票房低于《红海行动》的主要原因。

其实5月份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弱,从2015-2017年月度票房分布来看,5月份票房通常高于3月、9月和11月,与1月、4月和6月波动持平。《速度与激情》的7和8超20亿的票房都诞生在4月中这个一个普普通通的档期内。所以有理由相信,只要片子质量过硬,这一档期不会限制影片的票房发挥。

而且,从《复联3》和《红海行动》在各自档期内的票房占比来看,《复联3》对档期的利用已经非常充分,远高于《红海行动》对档期的利用程度,首周六票房占比逼近95%,几乎承包这一天的大盘收入。而反观《红海行动》,票房占比最高时也不才50%,档期竞争谁更激烈一目了然。

那么,不是档期因素,是什么限制了《复联3》的票房生长呢?

《复联3 》缺乏三四线城市观影基础

由于受教育程度、文化氛围、信息渠道等的不同影响,一二线城市与三四五线城市观影群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审美偏好差异。对于漫威漫画这样的舶来文化品,一二线城市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要高于三四五线城市。

而对于《红海行动》这种国防、军事题材的本土电影,全国上下的认知差别并不大。

这可以从数据中很容易的看出来,《红海行动》的三四五线城市票房占比为47%,而《复联3》的三四五线票房占比仅为36%。其中一线城市占比差距最大,《复联3》的一线票房占比为22%,而《红海行动》仅为15%。

“洋气”的上海人民最爱《复联3

同样是一线城市,内部也有观影偏好的差异。从省份票房的对比中也能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数字,本来由于两部电影总票房的不同,理想状态下,两条票房曲线会按照相似斜率保持一个上下平行的关系。然而实际上,《复联3》的票房出现了明显的几个起伏点,包括北京、上海和天津,这证明,《复联3》的票房在这几个城市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跟上一条的结论是一致的。

最有趣的是上海,大盘上相差10多亿的两部电影,在上海的票房几乎是持平的,这证明,上海人对《复联3》的喜爱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再一次验证了洋气的上海与众不同的审美。

《复联3 》缺乏中年群体支持

从人群结构角度分析,二者的主要受众都是男性。根据艺恩的性格偏好度TGI指数可以看出,二者在男性中均高于110,即对男性吸引高于平均水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