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天,在和一个新客户的团队谈到这个品牌策划话题的时候,我们交流了比较多的内容是品牌老化的问题,正好分享下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消费升级,品牌老化需要重视!
这几年,随着消费升级和互联网的渗透,品牌市场洗牌加快。原本经营多年的品牌商们开始担心是否患上了衰老症。
于是,各种特效药,比如改造包装、跨界品牌合作、借势营销、社交媒体娱乐化,开始大行其道,呈现一派“重返二十岁”的景象。但品牌老化的呼声似乎从没有减弱。
第二个观点:产品老化还是品牌老化,都是企业要面对的问题
品牌老化的特效药最畅销可能是“外形重新包装”。比如有人提出了这样的案例:
卫龙改掉以前肮脏简陋的包装,换上高档零食的外衣,刷新了品牌形象。
第三个观点:互联网时代,每个产品都值得做一遍
互联网时代,各种品牌也伴着互联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各品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与残酷,以致盲目的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适得其反。由此看来,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哪怕当年名极一时,不可一世,但在发展过程中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品牌老化”、“品牌延伸”等那些中国品牌集体所犯的错误中。
互联网迅速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品牌建设和营销传播的模式,并改变着消费者与品牌对话和沟通的方式,今天的品牌,已经无法回避互联网,企业如果不能用新的视角来对待自己的消费者和品牌,在互联网时代,将可能面临极大的挑战。
第四个观点:让消费者变成生产者,才是不老化的根本原因
在过去,企业对于产品的研发、营销的传播和服务的改善,更多是依靠企业自身建立的系统来完成的,企业单向进行产品和服务创造,然后提供给消费者。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模式已经很难保证一个企业能够取得绝对竞争优势。互联网时代信息趋向透明化,来自任何一个角落的消费者都可能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消费者希望与企业进行互动,并希望他的意见得到即时的重视。
在传统企业中,企业的理念是“我生产什么样的你就买什么样的”,而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变成“你想买什么样的我就生产什么样的”供需理念的转换,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通过建立收集消费者智慧的社区和平台,将产品或活动的设计、执行,甚至传播让更多的网友来参与,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政策维持参与者的兴趣,这样的模式不仅可以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让消费者可以成为价值创造者。
第五个观点:
娱乐化的品牌沟通方式
,
加快品牌的渗透
传统媒体和传统通路中的企业品牌,通常以一种权威的、严肃的身份在存在,在于消费者沟通时通常是一种说教的形式,而在互联网时代,更多的年轻人对此表示,“你若端着,我就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