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小红小明去吃饭,小红指着路上的一辆凌渡问我“茶茶这车是3.3T的呀?”还没等我开口,小明认真的解释道“当然不是啦,你看错了,这写的不是3.3T是330TSI,不过也不可能是330T啊,大众什么时候造出这种逆天排量的车了茶茶?”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是小红和小明遇到过,想当年50TFSI的奥迪A6L不知吓坏了多少人,不少朋友开始猜测这到底是车主装逼私自改的大排量尾标呢?还是A6L开始出5.0的排量了?结果只是奥迪把排量标识用G值代替了,那么G值是什么?
G值是用来表现车型的整体加速度感,数字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是车辆完成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数值(a)再乘以10。
加速G值:时速0-100公里能够用多少时间达到,时间越短G值越大
减速G值:时速100公里完全制动停止需要多少时间完成,时间越短G值越大
例如:新奥迪A8L 3.0TFSI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2 s,那它完成百公里加速的平均加速度为a=v/t=(100 000/3 600)/6.2=4.48 m/s2,G=4.48*10=44.8,四舍五入为45,因此奥迪A8L 3.0TFSI的新尾标为45TFSI。
上面这个例子不是哥算的,是哥在网上找的,哥的数学不允许哥做这么简单的运算。好了大家别关注哥的算术水平了,接下来我们看看除了G值以外的迷魂阵。
看见自家的奥迪把大家迷的“神魂颠倒”完全搞不清多少排量后,大众坐不住了,在2014年广州车展上,大众开启了全新的尾标迷魂阵——采用车辆发动机的扭矩来定义的尾标(包括斯柯达品牌),在这之后大众所有的涡轮增压车型的尾标(GTi车型除外)都是以此方式命名。
大众针对涡轮增压车型,不再直接以排量命名尾标,而是以“以牛·米为单位的扭矩等级标记值+发动机技术类型”, 将汽车发动机的扭矩值划分为若干个“扭矩等级”,间隔差值为50牛·米,每个“扭矩等级”采用一个“标记值”,由该等级平均扭矩值四舍五入后得出。这看上去比奥迪的G值计算法简单不少,不过哥依旧是无法运算这种简单的题型,所以直接给大家列出来了:
330、380不是空客吗?大众这是要起飞的节奏啊!再过几年是不是准备拿下波音,新增737、757的尾标?真是厉害了大众!
你以为这个阵法只有大众会玩吗?太天真了,自从新思域开始,本田也加入了阵法大营,不过它另辟蹊径开出了一条扭矩+Turbo的新路线。
1.5T的新思域并没有采用排量标示,而是采用了扭矩+Turbo字样标示(220Turbo),未来1.0T则是180Turbo字样。很少人关注扭矩,所以能想到用扭矩来命名尾标也算是出奇制胜。
要说本田作为日系尾标的创新“品牌”,那美系当属“福克斯”的马力尾标了。
福克斯在1.5T和1.0T车型上采用马力替代了曾经的排量,1.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2kW(125PS),命名为EcoBoost 125;而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3kW(181PS),命名为EcoBoost 180。
其实早在大众之后,本田和福克斯之前还有另一大品牌把尾标玩的炉火纯青,这个品牌就是通用。
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通用更狠,把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命名方式也改了,连自然吸气车型也不用排量了,例如1.5L的英朗被命名为15N,1.5L的威朗则命名为15S,而1.4T的英朗被命名为18T,1.5T的威朗则被命名为20T。不过通用的命名方式压根无迹可寻,属于想叫什么看我心情。
前有奥迪、大众和通用,后有本田、福克斯,大家这么拼搏的在尾标创新路上行走到底为了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品牌抛弃传统的排量尾标呢?茶哥个人觉得大家普遍认为数字越大越厉害,感觉不仅牛逼而且大气。并且还能让小排量发动机的尾标看上去很有气势,例如福克斯1.0T换成125或180后,瞬间就大气了;大众的1.4T换成230或280后,感觉也不一样了,逼格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