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sDaily
Ins是一种扑捉和分享世界每一精彩瞬间的简单方式。你可以每天拍些照片和视频,将它们转换为精美的艺术与亲朋好友分享。超过6亿用户共同的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提醒】今天起,可以查分了→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最新】故意杀人案,警方悬赏缉凶!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迎春花开了!附近很多地方都有,你看过了吗? ·  2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2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nsDaily

80后情侣在香港深山过了5年“原始生活”,被拍成记录片后爆红外网:这就是千万“社畜”梦想的生活吧……

InsDaily  · 公众号  ·  · 2023-02-26 23:00

正文

如果有这么两个选项摆在你面前:


A: 一线都市 ,有份体面的工作, 工资丰厚 ,但每天都 被工作填满 ,只有周末能喘息;


B: 乡郊村庄 ,有份自在的工作, 工资微薄 ,可每天 有充裕的时间 做自己想做的


你会选A还是B ?


来自香港的三秒,选择了一条和常人不同的路。



三秒(Samuel)是一个土生土长的80后港男。


他现在和女友小燕一起住在 大屿山番鬼塘村


大屿山岛是香港最大的岛屿,比香港岛还要大一倍。


由于过去交通不便、远离香港市区,致使不少土地未开发,人烟稀少。


但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让这里成了香港的一隅世外桃源。


大屿山风光


6年前的三秒,还是一个 在香港闹市租着劏房,天天996的平面设计师。


某个 加班到凌晨12点半 的夜晚,他在公司楼下等出租车时候,突然 被路过的警察查身份证


那天 恰巧也是他的生日


三秒的心里突然生出一个疑问: 为什么我会这么惨呢,我的生活不该是这样的。



三秒之前去过澳洲working hoilday,回到香港以后,他非常向往在澳洲骑着单车露营的生活。


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辞掉工作,搬到香港偏僻的村庄居住!


2018年,三秒就搬到了大屿山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现在这间位于番鬼塘村的村屋,已经是他在大屿山住过的第四个房子了。



因为早年有不少荷兰人来香港经商时居住于此,加上附近有很多水塘。


所以当地人都叫这里为番鬼塘村。


村子很小,现在也只有30多个人住在这里。


刚刚找到这栋老房子时 ,周边都长满了杂草,里面到处都是老鼠屎和蜘蛛网。



但三秒却对这间充满历史感的旧房子充满了兴趣。


虽然因为年久失修、没有住人,这儿显得有些破败。


可房屋的整体结构,包括瓦片和木制横梁都很美。



租下这间房子以后,他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清理成现在的样子。


整间房子没有空调,没有电视。


但是这种老式的传统吊扇对房子的对流通风很有帮助。


即使是夏天,也非常凉爽。



冬天的时候,三秒就用街坊们送来的火炉烧柴取暖。


靠山吃山,在满山遍野拾取的木材成为了他取之不尽的燃料。



现在,三秒将这间房子变成了一间近百平的工作室和生活空间。


他在这里成立了一间 “大屿文化工作室” 将和大屿山有关的文物和生活用品都收集保存起来。



文化工作室的收入有限。


在香港这个随便吃碗云吞面都要30港币的地方, 三秒和女友每月各自的平均收入只有5、6千港币。


但好在村屋很便宜,他俩每人的月房租支出不到3000港币。


和市区一个人花8000港币却只能租到小小的劏房对比,性价比极高。



三秒现在和女友一直贯彻低消费、低物欲的生活模式。


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是自己做饭吃。


他俩在菜园种了很多蔬果,街坊们也会经常分享食材给他们。


连面包披萨都是自己用面粉做出来的。


每天只需要30-50元,就可以解决三餐。



整间房子里面,只有这张红色沙发是用钱买的。



其他的家具用品,要么是 回收旧物改造 ,要么就是街坊邻居不要的二手货。



三秒非常擅长变废为宝。


比如这张茶几,是用街坊家不要的海棠玻璃、床板和床脚拼凑而成。



屋子里最瞩目的大木桌,是由街坊家的门改造来的。


这道门本该被送到废品回收站, 三秒却觉得非常有灵魂 ,丢掉的话实在太可惜了。



门制成的桌子,还另有玄机,一打开,里面是一张香港大屿山的地图。


这些地图是一个很热爱大屿山的英国律师在几十年前用黑英泥和石膏制作的。



隐居深山多年,三秒也学会了很多以前从未想过的技能。


比如盖房子。


从挖泥烧砖开始,所有的东西都自己动手。


将不同的泥土混合,再加上一些糯米,然后赤脚将它们踩到一起制成泥球。



村里的老房子,就都是以前阿婆阿公像这样一手一脚盖出来的。


香港如今高楼林立,但是建筑却变得千篇一律起来。


三秒觉得既然在村里生活,他就要了解这里传统,融入这里的生活。



三秒直言,在香港这座城市,人人讲效率,讲赚钱。


但是做份还可以的工作,是不是就真的能够赚到钱呢?


假设你赚2万块,房租交通餐饮的消费至少就花掉1.5万,还只能租一个十分逼耸狭小的房间。



仔细算算,抛去生活成本,三秒觉得现在赚到的是比之前要多的。


因为他现在每天多了很多时间。


与其用忙忙忙碌碌、加班加点赚到的钱,去供养高昂的生活成本, 不如自由自在地把时间留给自己。


在外界看来,他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好像很蠢,但是他却过得非常开心。



以前女友小燕的妈妈还会经常叫她去找份正经工作。


但最近一两年,妈妈逐渐感受到女儿现在的生活是真的开心,也不再多管。



这对隐居山林的情侣,形容他们现在的生活,是10分钟生活圈。


可以10分钟下海,10分钟上山,10分钟坐到巴士,10分钟见到海豚。


想要过对岸,就直接拉个独木舟下海划过去。


但在城市里,是不可能拥有这样的生活模式的。



搬来大屿山之前,三秒的的个性非常自闭,很少和人交流。


特别是在香港的快节奏氛围下,一天到头他可以不用和人说话。


但是在这里,他开始变得喜欢和人沟通。


村里的师奶阿叔们经常早上7点就叫他喝茶,每个人都很和善、热情。



对于三秒和小燕而言, 海洋和人就是连接大屿山最重要的两样东西。


去年三秒的文化工作室开始了一年的海洋之约计划,其中的一项活动就是组织大屿山的街坊们一起学独木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