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发证券研究
推送研究所的最新报告和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DeepSeek 影响几何(三)|国君热点研究 ·  昨天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元宵节|华灯如昼,福满元夕 ·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降费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AI最强黑马!6个交易日涨超260%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公主请发财”……黄金手机贴火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发证券研究

广发建筑 | 建筑行业低空经济专题报告:羽翼待丰,基建先行

广发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4-02 23:01

正文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从发展驱动看,基建规划叠加生产运营企业补贴,双轮驱动低空经济发展。从竞争格局看,通用机场需求广阔,设计企业率先受益。从市场空间看,预计2024-2030年见通用机场投资总量达3054亿元。从政策端看,当前处于低空经济前期筑基阶段,相关基础建设需求或率先放量,重视相关业务板块布局企业。




摘 要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该概念最早提出于2010年,2021年首次被写入国家级规划,2023年下半年以来被中央会议、文件高频率提及。

发展驱动:基建规划叠加生产运营企业补贴,双轮驱动低空经济发展。 基建端,多地明确规划通用机场数量,广东、江苏、浙江建设进展快意愿强,安徽省积极响应。生产运营端,深圳、珠海等地方政府通过一次性+常态化补贴,对于低空行业企业发展进行全方位、全流程支持。

竞争格局:通用机场需求广阔,设计企业率先受益。 通用机场为低空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看,法国、美国、巴西、加拿大通用机场密度远高于我国。发展趋势看,2023年全国通用机场以跑道型机场为主,占比达44%;随着eVTOL技术标准落地,未来垂直起降场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可观。资质需求看,具备民航设计、监理资质及专项承包资质,且拥有相关业绩的企业数量稀少,我们认为中短期民航工程竞争环境较好。

市场空间:预计2024-2030年见通用机场投资总量达3054亿元。 根据民航新型智库,2030年,全国通用机场数量将达到2058个。我们预计2024-2030年通用机场投资额为3054亿元,年均投资额436亿元。通用机场设计规划市场空间总额146亿元,年均市场空间20.8亿元。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从政策端看,当前处于低空经济前期筑基阶段,相关基础建设需求或率先放量,重视4大业务板块布局企业: (1)具有区位优势+专业资质+项目业绩的民航设计、数智化服务企业;(2)具有项目经验的民航工程建设企业;(3)民航板块检验检测企业;(4)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企业。

风险提示

项目落地不及预期、规划实施不及预期、市场空间测算偏差。


正 文


一、概念篇:以航空器为载体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一)产业链条:航空器制造、基础设施构成中游支撑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和“综合性经济形态”为低空经济的核心。 关于“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 强调以各种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载体,依其辐射带动制造、保障等上下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于“综合性经济形态”, 强调涉及民用、警用和军用等多个领域,横贯一、二、三产和上中下游整个发展链条,具有“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特点。

(1)主要载体: 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eVTOL)和传统航空器。

(2)场地: 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以及相关的试验和测试设施。

(3)产业类别: 维修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保障。其中运营保障涉及空中交通管理、飞行安全监控、飞行服务站等多方面内容。

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别由原材料零部件供给、集成制造及基建支撑、综合性应用组成。 其中,上游涉及机身部件,包括机体结构和供能部件所需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电机等;系统控制包括飞行系统和控制组件所需的操作系统、导航系统主控芯片、陀螺仪等。 中游涉及:(1)集成制造,具体表现为: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传统航空器等;(2) 基础设施,具体表现为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台,及由此衍生的规划设计咨询、土建施工、机电安装、空域管控系统、飞行信息系统。 下游涉及低空经济的综合性应用,以及低空经济所衍生出的一系列新兴产业经济。

(二)政策驱动:新质生产力代表,基建规划叠加多元补贴全力支持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发展低空经济,可有效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有利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1)中央政策:定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写入国家级规划

“十四五”初正式布局,近期中央会议多次提及。 “低空经济”概念最早提出于2010年,2021年2月,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国家级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总书记再提鼓励发展低空经济。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新空域分类方法出台,有望强效催化低空经济发展。 2023年12月,由国家空管委组织制定的《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发布,新规定相较于2004年《民用航空使用空域方法》,由A、B、C、D四类划分扩充为A、B、C、D、E、G、W七类,其中G类和W类为非管制空域。G类空域可供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

(2)地方政策:着力点为基础设施,规划通用机场建设

多地明确规划通用机场数量,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进展较快,安徽省积极响应。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其中南京市和苏州市率先发布发展低空经济的政策,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3月13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提出,计划到2027年建设20个左右通用机场,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800亿元。深圳市近年来多次发布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其中2024年1月3日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成为全国首部低空经济法规。 各地方政府通用机场建设规划通常始于2016-2021年,从规划数和2023年已有数来看,广东、江苏、浙江通用机场建设较快,意愿较强。

(3)补贴层面:一次性、常态化补贴双驱,全过程鼓励中下游企业布局

多地低空经济补贴政策发布,支持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看,低空经济对于航空器制造和运营企业端的补贴方式主要有三种。 适航取证补贴: 航空器产品取得相关证书时给予一次性补贴; 运营规模成长补贴: 新航线开设、运营量增加时给予补贴; 运营架次补贴: 特定领域运营根据架次进行常态化补贴。产业链环节涉及航空器制造、航空器运营产业,方式上呈现一次性+常态化补贴并举,对于低空行业企业发展进行全方位、全流程支持。

二、市场篇:通用机场需求广阔,设计企业率先受益

(一)基建空间:通用机场+管理系统构建低空经济保障网

低空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地面保障和新型基础设施两类。 地面保障基础设施以各类通航、直升机起降基础设施设备为主;新型基础设施以低空智联网和能源基础设施为主。 低空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辐射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点,且受国家及地方政策推动,我们认为低空基础设施板块或优先受益。

起降、通信、充电等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 2024年3月,两会《关于推动开展低空空域利用,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提出加大低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规划通讯导航、充电储能等新型专用基础设施,聚焦建设低空飞行“四张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提高空域资源供给能力,支撑具有“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特征的低空飞行活动。2024年1月,深圳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产业促进专项法规,旨在规范低空飞行的空域协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飞行服务平台等,并将“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分为四个类别。

航空基建发展空间大,通用机场建设需求强。 由于起步时间和航空业发展格局等原因,我国通用航空机场数量与规模较其他通用航空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根据通航圈,截至2023年末,全国在册通用机场已达449个,其中取得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的机场106个,每10万平方公里通用机场数量仅有4.7个。据GAAIP通用机场信息平台,截止2020年6月底,而在国际市场方面,在法国、美国、巴西、加拿大等国家,该数量分别是420个、211个、48个、17个,远高于我国2023年数据。

技术标准落地,垂直起降场基础设施或构成主要增量。 2022年9月,FAA发布首部《垂直起降场设计标准及相应的工程指南》,是FAA将eVTOL有可能使用屋顶起降场的情况考虑进去的第一份垂直起降场设计标准,其中包括垂直起降着陆和起飞区域的尺寸、进近和离场路径所需的额外空域以及承载能力等。2023年11月,《eVTOL起降场建设技术标准》已获中国机场协会团体标准立项。从机场类型统计数据来看, 2023年全国通用机场仍以跑道型机场为主,占比达44%;其次为表面直升机场,占比为30%,随着eVTOL技术标准落地,未来垂直起降场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可观。

(二)设计先行: 民航工程资质稀缺,中短期看竞争环境较好

低空经济建设主要涉及工程设计民航行业、工程监理航天航空工程专业等资质。 根据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工程设计民航行业资质:甲级共3家、乙级共17家。工程监理航天航空工程专业资质:甲级共13家、乙级共59家。此外,获得例如机场场道工程专业承包、民航空管工程级机场弱点系统工程专业承包、机场目视助航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等专项承包资质的企业均较少。业绩方面,具有民航专业工程设计业绩的综甲企业共有4家,具有民航专业工程监理业绩的综合资质企业有4家。 从资质角度看,当前民航工程竞争环境较好。

(三)空间广阔:通用机场规划设计市场空间达125亿元

目前民航局尚未出台专门针对通用机场工程概算编制规程。现阶段实际执行中往往参考《运输机场工程概算编制规程》,一个通用机场前期费用主要包括:选址、立项(代可研)、飞行程序设计、工程设计和其他专项研究。从《运输机场工程概算编制规程》内容可知,一个总投资在3000万元左右的小规模跑道型通用机场,若按照相同标准,前期费用将达到:120(选址)+36(立项代可研)+400(飞行程序设计)+103.8(工程设计)=659.8万元(不考虑专项研究费用),约占总投资规模20%左右。实际项目中会根据项目情况对部分费用上浮,部分费用下浮,总体看取费率随投资规模提升而降低。直升机场目前也未出台专门的工程概算编制规程,按照类似的方法取费。

直升机场: 投资规模较小,投资额约1000万-1亿元,根据上述测算规划设计费用约20%左右。

跑道型机场: 投资规模较大,投资额约2-10亿元,以湖州南太湖(吴兴)跑道型通用机场为例,总投资额为4.1亿元,全过程服务及产业园总规中标金额为1287万元,规划设计费用占比约3%。

根据民航新型智库,2030年,全国通用机场数量将达到2058个。2023年,全国通用机场共449个,全年增长50个,其中直升机场增长33个,占比66%,跑道型机场17个,占比34%。我们假设:

(1)2024-2030年新建通用机场1609个

(2)通用机场的增量结构与2023年相同,即直升机场/跑道型机场数量在增量中占比分别为66%/34%;

(3)直升机场/跑道型机场平均投资额为3000万/5亿元;

(4)直升机场/跑道型机场设计费率为20%/3%;

根据假设,我们预计2024-2030年通用机场投资额为3054亿元,年均投资额436亿元。通用机场设计规划市场空间总额146亿元,年均市场空间20.83亿元。

我们认为从政策端看,当前处于低空经济前期筑基阶段,基础设施需求或率先放量,重视4大业务板块布局企业:

(1)具有区位优势+专业资质+项目业绩的民航设计、数智化服务企业;

(2)具有项目经验的民航工程建设企业;

(3)民航板块检验检测企业;

(4)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企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DeepSeek 影响几何(三)|国君热点研究
昨天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元宵节|华灯如昼,福满元夕
昨天
中国证券报  ·  降费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AI最强黑马!6个交易日涨超260%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公主请发财”……黄金手机贴火了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