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伏們
光伏們,连接你們、我們、他們。光伏行业专业媒体,专注光伏行业内容原创。唤醒阳光,传递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 看齐 l  ·  热搜第一!明星夫妻​官宣离婚 ·  9 小时前  
l 看齐 l  ·  热搜第一!明星夫妻​官宣离婚 ·  9 小时前  
福州新闻网  ·  太突然!又一对演员夫妻​官宣离婚 ·  11 小时前  
福州新闻网  ·  太突然!又一对演员夫妻​官宣离婚 ·  11 小时前  
资中交警  ·  平安春运 交警同行 | ... ·  17 小时前  
资中交警  ·  平安春运 交警同行 | ... ·  17 小时前  
芋道源码  ·  一款轻量级的服务器监控神器,开箱即用!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光伏們

半年亏200亿,光伏企业还能亏多久?

光伏們  · 公众号  ·  · 2024-08-12 20:41

正文


7月以来,光伏各上市企业半年业绩预告陆续出炉。在光伏组件产业链相关的制造环节,从硅料到组件以及辅材环节,几乎90%的企业预亏。相比一季度而言,亏损企业范围扩大,亏损数额也在持续增加,个别企业半年亏损额达50亿,这场自去年4季度开始的行业寒冬仍在蔓延。


这场行业周期带来的波动正在持续影响行业,除了企业普遍预亏,上半年还有近10家光伏企业被ST,三家光伏企业被强制退市。破产退市、百亿亏损、裁员降薪、产线关停等几乎贯穿了2024上半年的光伏行业。


更让行业无奈的是,截至目前,行业价格战仍在继续,悲观情绪持续放大,尚未看到转好的曙光。在7月2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办的光伏行业2024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多家企业高管提到,行业的持续亏损会影响到了企业对先进技术以及高标准产品研发与制造的追求,进一步导致产业生态的恶化。


上半年预亏近200亿,行业压力骤增


自去年以来,光伏行业组件环节的价格战已经持续了三个季度,头部企业报价从1元/W逐渐降至0.8X元/瓦的成本线,而近期公开的一部分项目定标价则进一步降至0.7X元/瓦附近,个别头部企业的经销商报价更是降至0.6X元/瓦。


组件环节不断压价向上游传导的同时,叠加硅产业各环节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各大光伏企业在本轮的产业周期波动中均陷入了亏损境地。


目前,已经陆续有近25家光伏企业或跨界企业披露了上半年业绩经营预告,所有企业的净利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了大幅下降,个别企业降幅高达1600%以上。更为严重的是,在近25家企业中,预亏的企业占比高达90%左右,仅2~3家企业预盈利,总体亏损逼近200亿。



在剖析上半年预亏原因时,大部分光伏企业在业绩预告中提到,主要原因系光伏行业整体供需错配、各环节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产品价格受供应集中快速增长带来的市场竞争加剧冲击。


从企业涉及到的具体环节来看,硅料、硅片环节相应的亏损也最为严重,仅4家龙头企业的亏损额便已达到近120亿元,几乎占据上述企业亏损金额的60%以上。其次为电池片、组件环节,头部企业平均亏损额则达到了10亿元附近。另外,各环节二线企业的平均亏损也均达到5~10亿元左右。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2024年光伏行业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报告中提到的数据来看,上半年多晶硅、硅片价格下滑超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15%。




据行业人士介绍,目前能低于0.8元/瓦的组件价格,产业链至少有0.1元/瓦的亏损需要承担,叠加质保金、交付周期、回款周期等,企业从财务数据上势必是亏损的。


但这场产业周期的调整究竟还要持续多久,上述行业人士认为,可能要看到2025年二季度。


根据东吴证券对2024年1季度光伏企业财务数据测算,部分企业1年内净现金将转负,考虑当前价格下经营性现金进一步持续流出,价格战或难超1年。


实际上,产业的周期性动荡正进一步影响行业。今年以来,爱康、江苏阳光已先后被强制退市,聆达、嘉寓、中利等企业被ST,企业重整已经在推进中。


对应的停工、停产、项目延期等也越来越频繁。CPIA报告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新投产能同比减少75%,超20个项目终止或延期,产业链各环节开工率一降再降。

例如,晶澳7月初发布公告称包头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延期;海源复材15GW电池、3GW组件项目终止;向日葵10GW电池项目终止并注销项目公司……


相较之下,虽然跨界企业亏损金额绝对值较小,但同比降幅却最为惨烈。有行业人士指出,“传统头部光伏企业通过近几年的储备,在迎接产业周期时相对更有底气,而跨界企业如果没有前瞻的战略布局、技术底蕴等,错判行业竞争形势,会成为最先出局的一批企业。”


譬如,沐邦高科、聆达、泉为、皇氏、海源复材、中科云网……越来越多的跨界企业纷纷叫停此前大手笔的产能布局或直接退出了整个光伏行业。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光伏企业也在以多种方式“求变”,应对行业的周期性波动。从战略方向到业务布局,“活下来”已经成为今年光伏企业的重中之重。


各自布局,寻找“生机”


“十四五”以来,光伏行业突出的盈利水平以及顶层政策的支持使得光伏产业被视为极具发展前景的制造产业,由此也吸引了海量的社会资本以及地方国资的入局,叠加N、P技术迭代期的窗口出现,庞大的新老产能叠加下,光伏陷入供过于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本轮产业周期波动。


随着价格战的不断恶化,光伏企业也在通过各方面的措施来应对行业下行周期,创新管理、出海设厂、多元化布局、挖掘细分市场都成为当下光伏企业优化降本的方向。


在光伏行业2024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多家企业高管提到,面对当下的严峻形势,创新管理制度、实现数字化管理等,进一步从内部降低管理成本,正成为比产品创新更重要的手段。


在业务布局层面,以阿特斯为例,除了组件业务之外,阿特斯常年深耕海外电站业务,储能业务预计全年出货可达6~6.5GWH,相比去年将增长500%以上。多个业务点赋予了阿特斯面对行业下行周期时更充足的应对底气。


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布局,海外光伏组件业务盈利能力相对较好,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抵御产业的周期性风险。根据2023年各大光伏企业年报显示,其境内销售的光伏组件毛利率平均水平在10%左右,而各企业境外组件销售毛利率则可达20%左右。


“十四五”以来,正泰、中盛、协鑫、尚德等一系列企业纷纷出海东南亚建设了相关产能,而晶科、天合、中环等头部企业则是开始走向更广阔的中东地区。日前,晶科、中环分别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全资子公司RELC签署合作协议,将在沙特本地搭建光伏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投资额总计超过30亿美元。除此外,协鑫、钧达、安泰等光伏企业也均有相关产能落子中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