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静塾文化
中国最大最权威的NLP实用心理学培训机构,华人世界国际NLP大师,中国NLP导师之父,开创了NLP第三排序——系统动力派。畅销书籍《重塑心灵》、《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上、下)、《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爱上双人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静塾文化

每天学点儿童心理学--你还在和孩子“尬聊”吗?

静塾文化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8-19 19: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亲子交流越来越成为了问题。“尬聊”成为许多家庭聊天的主旋律,“尬”就意味着“冷”,在最亲的亲子关系之间,为何聊天都变得“冷”了呢?



在许多家庭中,大部分家长在扮演着“说”的角色,孩子扮演着“听”的角色,于是,父母越来越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自己沟通了。但与此同时,父母又发现孩子只是不愿与他们沟通而已,对有些谈得来的老师朋友却愿意敞开心扉,畅谈自己的苦恼和喜悦。父母更加困惑,这是为什么?


尤其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孩子回家什么都不跟我说,多问一句还可能发火,我们都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亲子关系冷漠从聊天不畅开始。

“我要买这个”

“不要那个,要这个”

“可是...”

"可是什么,你懂什么啊,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听我的。”

......

尬聊第一原因,“不平等”对话:从牙牙学语开始,父母在说,孩子在学,父母再根据孩子的回应回复,父母在不停征求孩子的意见“你是想要这个吗?你想去哪?”,因此,尽管那个时候的孩子还不太会说话,可是“我是有话语权的”。


随着日渐长大,孩子的话语权却越来越弱,“你穿这件衣服,不要吃哪种零食,不要去那危险...”孩子变成了单向接受,这时候沟通的天平已经不平衡了,但是碍于家长的权威,孩子只能听着。


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到了顶峰,各种反抗也就爆发了,你说这样,我偏那样,由于多年被训导的压抑,我就是要跟你反着说话,我不再遵从你的话,我就觉得我跟你是平等的了,叛逆就这样形成了。


还有一种原因是平等意识不那么强烈,但是家长没话和孩子说

“今天学习怎么样”

“还行吧”

“嗯”

“吃饭吧”

“嗯”

据统计“嗯”“哦”“啊”“呵呵”,是最能把天聊死的字眼,这几个字眼一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父母要想和孩子有和谐的沟通,就要活在孩子的世界里,经常关注孩子关注的事物,你了解他在看什么在想什么,你才有办法和他有话题有内容的聊天,这要付出的努力远远不是父母一句“有代沟”就该逃避的。


或许家长都改好好考虑一下,究竟该怎么样能和孩子像好朋友一样沟通,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在孩子成长路上给予有效的指引。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你的孩子回应你了吗?是有效回应吗?时刻自我觉察,深思,反省。

推荐阅读

控制不住脾气的妈妈:这个“综合症”才是罪魁祸首

王炳梅家庭系统排列保定工作坊第二期开始报名啦!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