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十倍速增长
一、缘起
我们这个号,既不是牛哥的主业,也不是牛哥的副业,只是一个业余的兴趣爱好。
最初,只是在网上遇到了一群朋友,恰好那段时间牛哥比较有空,就在群里多说了几句。大家就问了,牛哥你都财务自由了,能不能介绍点经验?
于是,我就讲,房产还是有机会的,互联网也是可以做做副业的。当时,我就说大家可以先一起做个公众号,有些经验后再开展其它的副业,我个人可以作为嘉宾投稿,但是恐怕没有精力运营,需要找个人来运营。
后来,这件事情其实就没有开展起来,也许大家都觉得我就是说说而已,觉得困难。
牛哥看这个事情没有开展起来,就心想「你们还是不信呗,那我自己做一个给你们看看」。
做大V,根本不是牛哥的梦想,而是要验证一下这个事情。
最开始起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几个粉丝,别说做到10W+,就算做到几百阅读量,都是白日做梦。
其实如果上一些互联网的手段,也许速度会快一些,几次都想用,都忍住了。
为什么呢?
因为,最开始写的时候,牛哥就定下了一个规矩,不上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必须是以普通人的方式。因为普通人并不会编程、裂变这些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所以这些方式并不具备普适性,没有说服力啊。
困难不困难,当然困难。
这是实操,绝不是像有些人看了几本书,嘴皮子一翻,就觉得自己马上能挣几千万。
如果你让他自己上,他就开始强调各种客观困难。
强调困难有什么用?
你有困难,别人也有困难,谁没有困难?
牛哥自己虽然是做互联网的,但是并不是做自媒体的,也没有任何自媒体的经验。大家可以看看我们早期的文章,是完全没有任何排版的,文章也写得很短。
由于早期牛哥到处飞来飞去,所以很多文章都是先用手机写好要点,然后再用电脑发出来的,有一些就是在等飞机的时候写的。整个过程确实是痛苦不堪的,因为牛哥不止这一件事情。
早期的朋友应该知道,牛哥经常发朋友圈或群里,说,今天要装修,明天要运家具。这些朋友现在应该都还在,是没法撒谎的。
这个号,就在这种忙忙碌碌中起航了。
二、10万+
做自媒体的,大家都应该知道10万+是什么概念。
特别是在微信流量逐步下沉,文章打开率日趋下降的这个时期。
有的人专业做自媒体,一直就没有写出过10万+的文章。
有一些大号,经常是一个团队,策划一月时间,大家思维碰撞,集中团队的智慧,标题几十个中选一个,从题材到标题都策划好,才有可能上10W+。
记住,只是有可能。
除非你的号是很大很大的号,比如200W粉丝,那才有可能轻松上10W+。
还有一个,就是渠道非常多,流量非常大,说白了就是要花钱买流量。
但是这样的大号,那可能投入是不少的。
而牛哥这里,就只有一个人,还是个粉丝不多的号。
平地起高楼,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就是所谓极小概率事件。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就算一个人,那也不能放弃啊。
我们这个号,平常也就是5000阅读,但是我们上一篇文章,就一举突破了10W+。
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可以说是平常的20倍,是20倍速增长。
一篇胜过所有篇。
到目前为止,有70多个媒体转载,其中不少是大号,比如21世纪经济报道、新财富杂志、格上财富等,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中小号转载后也获得了不错的增长。
这里面,离不开各界朋友帮助,包括互联网、理财圈、雅房系、水库系、卡圈、币圈各位朋友的转发,在此表示感谢。
包括最近批评我的朋友,也为本文做了贡献,也感谢你们的参与,是真诚的。
(微博都是闹着玩的,不必介意,我这人是周星驰的粉丝,很无厘头的)
这里重点要提一提我的铁杆读者们,你们才是最牛的,我知道你们都是转发好多次的。
有一位朋友,说,我这里有个号,才1500粉丝,虽然是
微小的力量,也是可以一战
的。
其实这篇文章,我们也没有任何广告,即使10W+,也是根本不赚钱的。
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参与进来?
因为大家都希望见证一下奇迹。
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奇迹了。
三、十倍速增长
如果真的说,我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的话,其实我在前面一篇「草根的抢滩登陆战」中大部分已经分享了。
我只是不知道,从理论到得到验证,来得这么快。
唯一要补充的一点,是对门槛的理解。
其实之前从很多事情里面都有这个感觉,但是说起来就好像老生常谈一样。
别人会说,你说的我都知道?
真的都知道吗?
这次有了互联网上可以直接呈现的成果,结合来看,应该说服力应该要强一些。
门槛之下,无数人厮杀,利润很薄,比如3%的理财。
门槛之上,利润暴增,比如房产,有钱的没经验,有经验的没钱。
如果你积累了一些资金和经验,可能几年赚得都不是很多,但是可能有一天,突然来了点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