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分享学术信息,整合学术资源,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进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小镇青年们”为何选择拼多多? ·  2 天前  
每日人物  ·  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  2 天前  
百姓关注  ·  热搜第一!微信又上新功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社学术圈

研究揭示北周武帝的真实容貌及死因; 美国年轻人不太想当博士后了 | 学界速递

知社学术圈  · 公众号  ·  · 2024-04-02 11:30

正文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速  览


  1. 研究揭示北周武帝的真正死因及容貌

  2. 韩国即将加入“欧洲地平线”研究计划

  3. 美国年轻人不太想当博士后了

  4. 形成长期记忆需要损伤脑部DNA

  5. 对野火的“零容忍”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学界头条



1. 研究揭示北周武帝的真正死因及容貌


北周是南北朝时期由鲜卑人建立的朝代之一,其第三位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43至578年)在位期间,大举实行军政改革,并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78年,亲征突厥途中,年仅36岁的北周武帝(下文简称“武帝”)突发恶疾、英年早逝。


近日,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生命科学学院金力团队联合厦门大学王传超团队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团队以颅骨CT扫描技术对武帝进行了初步面貌复原。通过分析控制头发、皮肤和瞳孔色素相关的基因位点后,可以推测出武帝是黑色头发、黄色皮肤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东北亚、东亚人长相。


左下为北周武帝面貌复原图,右下为阎立本在《历代帝王图》中对北周武帝的描绘


通过遗传学分析,团队发现,武帝与古代契丹人、黑水靺鞨人以及现代达斡尔人、蒙古人存在最近的遗传关系,并估计武帝血统有六成源于古代黑龙江流域的东北亚人群,三成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武帝家族谱系表明他的祖母王氏可能是北方汉人,所以,武帝约三分之一的古代黄河流域血统极可能是鲜卑与汉族长期通婚的结果。”


同时,武帝的死因也是一个千古之谜,因为他当时只有36岁,正值盛年。对武帝遗骸股骨样本中33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后,团队发现,其体内砷(As)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时期古代平民和贵族的平均水平。据史料记载,公元 575 年至 578年四年间,武帝数次发病,生病时“疠气内蒸,身疮外发(身体内部的病症不断积累,在皮肤表面爆发出来”“身生癞疮,恶疾而死(由于身体上长疮,生重病而死)”,反映出其病痛以皮肤病为代表特征。在研究团队看来,这符合慢性砷中毒的病理表现。


参考来源:

https://www.fudan.edu.cn/2024/0328/c24a139733/page.htm



2. 韩国即将加入“欧洲地平线”研究计划

“欧洲地平线”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研究和创新项目,于2021年正式启动,主要致力于气候变化、癌症、海洋和其他水体、智慧城市、土壤和粮食等重点领域,主要参与国家是欧盟的27个成员国,欧盟以外的合作方包括英国、新西兰、加拿大等。作为第一个非西方传统的亚洲国家,韩国与欧盟达成一致,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加入这一计划,开展更多的科研合作。


欧盟委员会在新闻稿中宣布,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长李钟镐(Lee Jong-Ho)和欧盟创新、研究、文化、教育和青年专员伊利亚娜·伊万诺娃(Iliana Ivanova)于3月25日结束了谈判。韩国将参与“欧洲地平线”的第二支柱,该支柱侧重于“共同的全球挑战”,包括“气候、能源、数字经济和健康”。韩国政府将在今年晚些时候签署相关协议,并于2025年成为联系国,使韩国研究人员和机构能够获得“ 欧洲地平线 ”的资助。


参考来源: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south-korea-agrees-deal-join-horizon-europe




学界动态



3. 美国年轻人不太想当博士后了

图源: pixabay.com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新数据,美国公民在博士后职位上的工作人数出现了急剧下降,尤其是在生物和生物医学科学领域。数据来源于NSF的“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和博士后调查”,2022年秋季,美国机构雇佣了62750名博士后,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1%。但是如果单看有美国国籍和绿卡的博士后,人数从29755人下降到了27289人,降幅达到8%。这是1980年有该数据统计以来最大幅度的下降。


当然,这些博士们并没有失业,只是更多前往了企业界工作,因为相比于NIH等机构规定的六七万美元的年薪,生物科技公司给出的待遇显然更具吸引力。而这些博士后缺口基本上都由持有临时工作签证的外国博士填补了,提供高等教育科学培训专业知识的咨询公司Lightoller LLC的首席执行官Gary McDowell认为这很正常:根据我的个人经验,美国人总是不太愿意忍受像我这样的外国人所不得不忍受的条件。” McDowell曾从英国移居到美国进行生物医学博士后研究。


(延伸阅读: 大洋彼岸的烦恼:有资金有项目的PI们却找不到足够的博士后


参考来源: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fewer-u-s-scientists-are-pursuing-postdoc-positions-new-data-show





前沿研究



4 . 形成长期记忆需要损伤脑部DNA


图源 :the Radulovic lab

生活中人们如果遭遇外伤或者脑部疾病,可能会会出现短暂的失忆现象,损伤脑部会影响记忆好像顺理成章,但是发表在 Nature 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形成记忆也需要损伤脑部,包括炎症和DNA损伤。


大脑活动通常会在几分钟内诱导DNA中产生小的断裂,这些断裂会被修复。但在小鼠感受到电击刺激的海马神经元中,DNA损伤似乎更为严重且持久。进一步分析显示,DNA碎片以及其他由DNA损伤产生的分子从细胞核中释放出来,然后神经元的TLR9炎症通路被激活;这一通路进一步在一个不寻常的位置——中心体处——刺激了DNA修复复合物的形成。而在完成炎症过程所需的一周内,小鼠记忆编码神经元被发现以各种方式发生了变化,包括对新的或类似的环境刺激变得更强的抵抗力。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 Radulovic 博士认为,海马神经元似乎已经采用了这种基于免疫的记忆机制,将免疫反应的DNA感应TLR9通路与DNA修复中心体功能相结合,形成记忆而不进行细胞分裂。

参考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220-7



5. 对野火的“零容忍”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图源: pixabay.com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