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饮食上,在小说阅读中,同样存在。这也是我们在阅读国外小说时,为啥觉得「想读,但读不进」的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破除这种差异,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论,便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议题。
文章稍长,库管建议各位小伙伴收藏,或者直接「Send to Kindle」精读。
提到外国小说,很多读者表示,想读,但读不进。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就像中国人跑到国外,饮食方面大多都有些不适应。毕竟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
对于习惯阅读中国小说,初次尝试外国小说的读者,主要问题大致包括:
1、人名太长,记不住。有时同一个人名字还不一样,多种昵称和乳名;
2、地理位置分不清;
3、语言风格与中国小说迥异,很多小说“废话”偏多;
4、文字读起来毫无美感;
5、缺乏代入感;
6、心理描写过多,看得昏昏欲睡。
7、情节拖沓,连篇景物描写,影响阅读节奏。
难道是外国小说真的比中国小说差?
当然不是,各有各的特色。
况且,外国小说也不能一概而论。欧洲、美国、东欧、中亚、日本、南美、非洲,它们的风格特点迥异;即便是欧洲,各个不同时期,小说的文字表现形式,也有相当大的差别。
譬如说:一位女性读者,爱看言情小说,上来直接看《简爱》,基本是云里雾里,不知所然。
道理很简单,《简爱》是一部文学作品,具有深层次的涵义,在没有阅读基础和对当时欧洲有初步了解的情况下,一知半解是正常现象;就像让小学生学习微积分,能看懂才怪。
阅读外国小说,循序渐进是相当有必要的,尤其是选择第一本书,更为重要;选择不当,往往对外国小说产生抵触和偏执。
小说的选择
选择很重要,对于初读者来说,尽量挑选通俗易懂的小说,通过剧情跌宕,引起阅读兴趣。在这里我为大家推荐以下作品:
言情类:《乱世佳人》(飘)《呼啸山庄》《蝴蝶梦》;
剧情类:《基督山伯爵》《哈利波特》、月亮和六便士》;
探险类:《鲁滨孙历险记》(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金银岛》。
这些作品相对情节紧凑、起伏,具有一定的代入感,令初读者读来不觉乏味。
(所有作品的译本很重要。译本的选择,网上都有,可以去搜。)
人名和地名
——好长的人名,猜猜是谁?
外国人名与中国人名差异巨大,每个国家的人名结构也不尽相同。
上述入门书籍,可通过扫读的方式快速阅读。尽管《呼啸山庄》叙事艺术及常人难以企及的灵魂高度俱皆讳莫如深,《蝴蝶梦》堪称第一人称小说典范,但这些可暂不考虑。
以剧情为导向,权且把它们当作通俗小说来读,以培养阅读兴趣。
所以,看到人名和地名,快速扫过即可,不必全部记下,脑中有个大致印象就好。当同一人名在后面反复出现后,大脑自然会记住他们。
哪怕看完一整本书,人名依然没记住,也没有关系。我们看的是情节,和人名没关系。
通常陌生的地名,会有注释,一扫而过即可,也不用全然记下,大致了解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就够了。
但要注意的一点是,欧洲各国曾长期混战,有些地名归属与现在不同。譬如说:《基督山伯爵》中的科西嘉岛,是拿破仑的故乡,曾经一度是热那亚共和国的(意大利的前身)。在这片领土的归属上,两国一直有分歧,但在如今的确是属于法国领土。
所以,不同的小说,在科西嘉岛的归属上,有不同的定义。
语言文字
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
例如《乱世佳人》(飘)是浪漫主义,语言热情洋溢,感情深切,但对中国读者而言,可能会感觉废话比较多;
《蝴蝶梦》是现实主义,叙述冷静,第一人称,带入感强,语言风格接近现实。
至于文字美感上,中国小说讲究“韵”,主要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凸现意境,引起读者的联想,感受文字的美感;
但在欧美小说,更讲究细致化,心理描写是重点,通过内心描述与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在读到心理描写部分,尽量放慢阅读速度,让文字描写融入读者的意识,跟着人物心理的变化而变化。
此外,在景物描写中,中国小说里,往往指一朵花,一头鹿,一件外套。
但外国小说就要复杂得多,它们会将其具体化——譬如:一朵蓝色的鸢尾花,一头岩鹿,一件红色南京布开衫(南京布是指清朝的高档布料,通过南京口岸输送欧洲,深得贵族喜爱,因而得名)。
这些不用太过在意,瞄一眼知道它大概是什么就行了,看不懂衣着可能影响对人物的刻画,但并不影响剧情。
——看了这个就不难理解两者差异了,这方面的差异体现在中西方的宏观与微观思维。
举例来说:大象、猴子、香蕉。若要选两个有关联的,我们通常会选猴子和香蕉;但微观思维会选大象和猴子,因为他们认为前面两种是动物。
序和后记
——序很重要。
后记未必每本书都有,但序肯定有。不论是作者序、译者序、出版社序,都没关系。
读完小说后,仔细看一遍序和后记(一定要读完后马上看),因为通篇读完,初读者的潜意识中,正在回顾小说的情节,引发某种联想,感受某些情节或人物命运。
所以要趁这些意识还在脑中残留,看一遍序,从中把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捋顺,根据序的叙事,判断自己对小说的感受有无差别和偏离,并加深印象。
然后再看序中对小说的点评,作品的风格、出彩之处、深刻涵义。
当读到深刻涵义时,脑子里再大致过一遍剧情,结合序中的辅助引导,大致了解作品的深意。
若没有感受到深意,也不必太在意。阅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读下本书时,自然会在阅读当中,或多或少引发某种对深意的联想和思考。
读者进阶
读过三五本通俗易懂的小说后,初读者大致对外国小说引起了兴趣,但不是绝对的。若只是一个爱看网文,只喜欢“爽”和“萌”的人来说,硬着头皮读效果也不大,倒不如放弃,老老实实回去看网文。
一般来说,具有简单阅读基础的读者,可以考虑些通俗易懂,且具有较高文学性的书籍。譬如:
言情类:《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洛丽塔》;
剧情类:《雾都孤儿》《永别了,武器》《了不起的盖茨比》;
历史类:《双城记》《凯旋门》《巴黎圣母院》。
(必须是默读!)
人名结构
这时初读者已对西方小说引发一定兴趣,也有了浅层次的阅读基础,可以考虑简单了解西方的人名结构。
譬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纳特、班纳特太太、菲茨威廉·罗伯森·达西。
英国人名字结构为:名+教名+姓。
伊丽莎白是教名,班纳特是姓,达西也是姓。通常小说叙说的人名基本是教名,但也有用姓的。
可在对话中就未必是这样。初次见面或不熟悉的,以姓称呼;彼此熟悉的,用名或昵称称呼。这是西方社交的礼仪。
譬如:
班纳特太太称呼二女儿,称伊丽莎白;
达西初次与伊丽莎白见面,称班纳特小姐;
两人感谢稳定后,达西便改称伊丽莎白。
而当伊丽莎白嫁给达西后,她的姓后面必须贯夫姓,变成伊丽莎白·班纳特·达西,外人称她为达西夫人。这和班纳特太太是一样的道理。
贵族分辨
西方小说往往涉及贵族,尤其是经典、名著之类。贵族很容易辨别。
依旧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达西全名为菲茨威廉·罗伯森·亨利·达西。
名字结构为名+教名+爵位+姓,亨利便是他的爵位。
不同国家的贵族,爵位特征都有所不同,除了英国以封地或爵位比较复杂难辨外,其他国家都非常好记。
有“德”字的是法国或意大利贵族;
有“冯”字的是德国贵族;
有“范”字的是荷兰贵族;
有“唐”字的是西班牙贵族。
时代背景
严肃小说的文学性是与时代无法割舍的。
读作品前,先看一遍序,根据序中讲述的时代背景,在百度百科中草草浏览一遍,知道概况即可;然后再去读小说,有助于深意和内涵的理解与吸收。
艺术表现形式
这个说起来就太多了。除非经过专业学习,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即便同样是现实批判主义,不同的作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甚至有些作品,根本无法确切界定它的表现形式,又或者是多表现形式的复调呈现。
只能通过大量阅读后的体会,结合序和各种深刻书评,方能揣摩。
加深理解
差不多阅读五十本文学作品后,读者已然在不觉间摘掉了初读者的帽子,逐步对严肃小说的阅读有基础鉴赏力。
这个时候,有两种选择:
一是回过头去,把没看懂的作品回顾一下,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二是尝试阅读中短篇小说。
前者加深巩固,后者加深理解。
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推荐中短篇小说呢?
因为但凡能流传下来的中短篇小说,都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一个连人名都没搞清楚的初读者,显然无法领会其精髓,顶多是一知半解地停留在故事情节的解读上。
深入了解
经过回顾或阅读中短篇小说,读者已具有不错的文学鉴赏能力,可以考虑看些更深层次的书籍,如:
俄罗斯文学,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俄罗斯文学的特征是长篇累牍的心理描写,还不分段,相当考验耐心;
英国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作品。前者无须赘言,后者是集通俗与文学为一体的变形金刚;
法国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的作品。雨果修辞手法如火纯清;司汤达刻画深入骨髓;巴尔扎克朴实却意义深远;
神话及宗教作品。《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圣经》《神曲》等。
通过上述这些作品,我们对西方文学的理解,就不仅仅是停留在外部文学(时代和社会意义)上了;对内部文学(文体、结构、修辞、语言、节奏)都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能达到这个阶段的,对业余文学爱好者而言,少之又少。可以说,具有相当的阅读功底,基本一眼就能分辨90%文章的好坏,并指出优劣。
学习强化
在此阶段,读者同样有两条路选择:
1、迎难而上,极度自虐;
2、广泛阅读,俯瞰世界。
前者无疑指的是阅读表现主义、意识流、象征主义,三大疑难杂症,如:
表现主义的卡夫卡所有作品;伍尔夫、普鲁斯特、乔伊斯的意识流(切记按人名的作品顺序阅读,由浅入深);叶芝、艾略特的象征主义作品。
以上所有作品切记一个字,“慢”!
读这类小说,考验的是耐心和毅力,有时一段话要读和想十分钟,有时一天顶多看一页,直到把它大致搞懂。否则还不如不读。
另一种就是尝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说风格,捷克、以色列、印度、日本、南美、非洲的小说。
通过这些小说,不但增长见闻,更能领略异样的美,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学的特点。
从中不难发现,有些作品并不比欧美文学差,它们的小众仅仅是不在欧美文学的主流世界中,就像中国小说在世界文学界的地位。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不推荐现代作品呢?
不是现代作品和畅销书不好。任何一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其他价值,很大程度是经过时间的沉淀,逐步显现它的价值,不同的时期,所挖掘的价值深浅差别很大。
就拿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来说,小说面世之际,销量尚可,评价一般。因为他讲述的是美国迷惘一代,出版时美国尚处于这个时代,世人辨识不清。
当经济大萧条来临,它的价值被逐步挖掘和体现,终而成为一部不朽的名作,渊远流长。
感悟人生
当一个人通晓各类文学作品的精髓,再去扩大阅读量,显然没有意义,也不合口味;
好书基本看尽,剩下的或多或少总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倒不如针对某种风格、或某个人的作品,又或是某一本书深耕细读,如同品茶一般悠然自得,感悟不一样的体会,感悟不一样的人生。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一辈的人,一生只看一本红楼梦的缘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THE END —
來源简书作者「文盲读书1」;公众号「文盲读书」,库管经授权转载。
#今日话题#
你读过最晦涩难懂的国外小说是___
1.季羡林的读书方法:看似平淡、实则最切实可行
2.最适合成人在信息海啸中,这3种能力能让你独善其身
3.拒绝「变味」的翻译!这里有一份实用的英文原版书阅读指南
4.“学渣”是如何读完30万字英文原著的 | 干货
5.屏读时代,英文原版书的最佳阅读方法,你落伍了吗?
6.干诱人的「电子书套餐」真的适合你吗?| 让你不吃亏的3个电子书阅读策略
7.干货3招教会你10分钟找到适合自己的好书
快戳我!你的书荒由我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