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枢密院十号
挖掘解密全球最新军武动态
51好读  ›  专栏  ›  枢密院十号

德尔塔-4落幕,美国航天一个时代的结束?

枢密院十号  · 公众号  ·  · 2024-04-13 23:44

正文

当地时间 4 9 日,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最后一枚重型德尔塔 -4 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自首枚德尔塔运载火箭发射 60多 后,德尔塔系列运载火箭的落幕。 由于德尔塔系列运载火箭在美国的航天发射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媒体感慨“ 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不过 个人认为 ,这只 意味着传统航天发射公司依靠垄断“躺着赚钱的时代”结束了。

曾经的世界第一箭

美国东部时间 4 9 日下午 12 53 分,联合发射联盟的最后一枚德尔塔 -4 运载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部队基地的 37 号航天发射场( SLC-37 )发射升空,随后将美国国家侦察局( NRO )的机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这是重型德尔塔 -4 运载火箭第 16 次发射,也是德尔塔 -4 系列火箭的第 45 次升空和第 35 次从佛罗里达州起飞,也是自 1960 年以来,德尔塔运载火箭家族的第 389 次发射(其中 294 架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

16枚重型德尔塔 -4 运载火箭中的一半用于发射 NRO 的有效载荷。该火箭以及德尔塔 -4 系列的其他火箭还用于发射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 )、美国空军的载荷以及商业有效载荷。

德尔塔运载火箭家族在美国的航天发射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航天”网站称它“改变了美国将卫星、行星际探测器等航天器送入地球轨道的方式”。

1960 5 13 日,德尔塔运载火箭首次发射,试图将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实验卫星送入太空,但由于火箭的姿态控制推进器未能点火而未能成功。德尔塔最初是作为雷神弹道导弹上的第二级,因此该火箭被称为雷神—德尔塔。 3 个月后,雷神—德尔塔将 Echo IA 卫星发射到轨道上,这颗卫星第一次成功实现了地球上两点之间通过太空进行双向通信。在这一成功之后,又发射了第二颗气象卫星和 Telstar-1 卫星,后者使第一次跨大西洋电视直播成为可能。接下来是德尔塔 -B ,它是雷神—德尔塔的衍生产品,其飞行包括 1963 7 月发射的 Syncom-2 ,这是地球同步轨道上的第一颗卫星。后来又发展了德尔塔 -C/D/E/M/N 等型号。这之后德尔塔系列又 繁衍迭代了多代产品,满足航天发射的需求。

而德尔塔 -4 是在美国空军的“改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 EELV )计划下开发的,根据使用的助推器不同,有多个构型。重型德尔塔 -4 运载火箭是德尔塔 -4 系列中运力最强的型号, 2004 年首飞,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过 28 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 14.2 吨。在重型猎鹰首飞前,它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本世纪正在服役的火箭中运力最强的型号(不算退役的)。而且重型德尔塔 -4 还是一枚全液氢液氧火箭。它使用的RS-68发动机是推力最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相较于其他燃料的发动机,液氢液氧发动机通常比冲更高。德尔塔 -4 和重型德尔塔 -4 成为发射美国军用有效载荷的主要火箭。

一个时代的结束?

德尔塔 -4 的最后一次发射让一些美国人有些百感交集。联合发射联盟首席执行官托里·布鲁诺表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悲喜参半的时刻。” 他表示,“它只是有一个传奇的遗产,它为我们的国家做了伟大的事情。我们非常自豪能够参与其中。 而美国 CBS 新闻网称,这 意味着美国火箭技术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实际上,结束的不仅仅是德尔塔 -4 运载火箭。联合发射联盟的另外一款火箭——宇宙生 -5 运载火箭也计划在 2029 年退役。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价格昂贵。重型德尔塔 -4 运载火箭的发射费用超过 3 亿美元,甚至达到 4 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 -9 运载火箭目前的一次发射报价是 6700 万美元,之前更低;而重型猎鹰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报价是 1.5 亿美元,重复使用的版本报价约 9700 万美元。猎鹰 -9 和重型猎鹰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分别是 22.8 吨和 63.8 吨。

美国一些人感慨“一个时代的落幕”,实际上是一个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的落幕。德尔塔 -4 是技术保守加行业垄断,面临更加有活力和创新的新一代火箭的失败。 美国在上世纪 60 年代实现了登月,当时使用的土星 -5 运载火箭无疑是 个时代运载火箭的巅峰之作,甚至有些超越时代。 而上世纪 80 年代出现的航天飞机,让美国成功突破了火箭重复使用难题。特别是航天飞机主发动机 SSME ), 也就是普惠公司洛克达因分部研制的 RS-25 ,是一种分级燃烧高压补燃液氢液氧发动机。 即便放在今天,其一些技术指标仍然是非常亮眼的,它仍然是目前推力最大的分级燃烧液氢液氧发动机,并用于美国宇航局的登月火箭 SLS 。它的高压补燃技术,使其获得了很高的比冲,而且还能重复使用 150 次。但是航天飞机没有实现最初预想的低成本入轨,因为它的重复使用太麻烦。

而德尔塔 -4 运载火箭,在发动机技术方面“有些倒退”。 虽然它使用的 RS-68 液氢液氧发动机推力更大,但是使用了相对简单的燃气发生器循环,比冲低一些。 试图使用更加简约的方式降低单次发射成本。但是现实是,其成本仍然非常高。 当时美国的企业完全可以探索火箭回收复用技术,火箭发动机的复用技术已经没有难题。 美国企业没有通过更大的创新来降低成本,原因之一在于用这种保险的方式,照样也能安全 挣钱。

航天飞机的RS-25发动机

而“改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计划的另一个产物,宇宙神 -5 运载火箭,干脆采购物美价廉的俄罗斯 RD-180 发动机作为第一级,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尽管美国自己也有这种发动机的知识产权。虽然“渐进一次性火箭”计划为了避免垄断,而催生了两种运载火箭,但本质上,这种发射都垄断在美国的少数传统防务企业中,也就是兼并了麦道的波音和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后来这两家公司干脆组建了“联合发射联盟”,一起发射这两种火箭,虽然打的旗号是“拯救生命、探索宇宙、连接世界”,但做得 却是 垄断发射、坐地起价的事。 不过,最终这种垄断被美国崛起的商业航天企业打破。

火神能否继承衣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