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1980)》展览中,有不少立体派抽象派作品,面对这些作品,不少观众很迷茫,点彩派还有个形,认不出形的作品怎么欣赏呢?
让-米歇尔·阿特朗的作品《无题》是一幅抽象画。欣赏这样的作品需要依靠自己的想象与体悟:画家画的是只大鸟?还是变形的人物?这些不那么重要。观者只需用心去感受,真诚感受到了,有所触动就很好了,不需用语言说清楚,感受就是作品的主题。抽象派绘画没有能够辨识的具体形象,也就没有了文字主题。抽象画使用形式语言,因此只有形式主题。形式主题不可言传,只能体会。不少抽象作品无题,或标明作品第几号,如同西欧古典交响乐许多只有标号一样。我们欣赏交响乐,感受到或优雅、或激昂、或哀伤即可,能够将优雅、激昂、哀伤说清楚吗?说不清楚的,这便是抽象艺术的最大特点。
让-米歇尔·阿特朗的作品《无题》
既然不必在意画的是什么,那么应该关注什么呢?形式语言。
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是通过形与色的节奏来表达的。我们欣赏这幅作品,粗看只是红、黄、灰、黑四色,其实内含丰富。黄有两种,土黄与草绿;灰色变化丰富,有倾向蓝的,有倾向淡玫红的,还有倾向草黄、柠黄的;这幅作品中的黑色如定海神针,它将各色分割,又使不同色和谐相处;用黑色造型,变化多端,有线的粗细对比,有线与面的对比,还有线的走向产生的韵律……
人的视知觉会将相同或相似的形或色组织起来同时感觉,这样每个颜色、每根线、每个点或面的大小、分布与间隔就会产生节奏感;画面形色整体观赏时就会产生各种呼应、“和弦”,如同音乐交响节律感。这种交响节律感因人而异,大致相似,喜恶由自己判定,喜欢的会有较深的心理生理“反应”,类似共鸣一般,不喜欢的会立即放弃观赏。欣赏抽象绘画的历程大致如此。
画面中什么是节律呢?节律怎么产生的?
我们又要回到点彩派了。点彩派画家实质是用手工制作的(现代)点阵图,这个伟大的创造在现代数码科技的帮助下实现精细化,极小的一个点中还能区分成十个等级不同的大小,丰富了层次;点阵图,即单位面积中点的数量,每个点光的强弱与波长不一样,点与点之间就会产生比例关系,它们都能用数来表达,于是,组成点阵图的差异比可以用数码显示。
这是反向推演。正过来说,数码图像就是依靠点的差异比产生的;差异比可以产生图像,却不一定产生美,美与不美在于特定的差异比关系。有数码技术的支撑,我们应该很容易将世界名画图像输入计算机中,记录下它们特定的差异比关系,这些便是美的关系的数码显示,人类第一次可以用科学数据确定美的关系。大量记录、存储,并且使用函数运算改变形与色,保持美的关系不变,这样大师们的珍贵遗产不仅仅供后人观赏,还能帮助后人大规模美化生活,进入实际运用领域。信息时代的造型艺术由此将带来革命性变化。
这个差异比无处不在,只是在古典油画中被具体形象遮蔽了,我们经常会在绘画中感到节奏与韵律,却始终停留在借用音乐概念的水平上,在绘画中什么是节奏,怎么产生韵律始终说不清楚。是点彩实验成功才将视觉节律的内在状态放大显现出来。
其实具象也要依靠形色的冷暖、浓淡、深浅、大小、阴阳、虚实,交替交织地造型,舍此没有其他方法。所有这些关系都是由差异比产生的。当我们形成节律审美图式,再度观赏写实作品时,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深刻体验和审美享受。
修拉的点彩派与当代数码技术的完美结合完成了一件惊世之事,它证明了古代哲人对美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和比例”;达·芬奇认为“美在比例的和谐”;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这些天才们都提到了比例与关系的问题,但都没提到数。只有公元前的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得最准确,他认为“美是数的比例与和谐”,他的天赋直觉在当代被证实了,由此美学进入了一个由数学模式支撑的崭新阶段,使一个始终处于感觉状态的概念变成可测算量化的科学。
可量化的科学美并不妨碍人们的创造,西欧古典音乐从定音、调性、和弦、对位等等乐理都由感觉转换成科学测定。它揭示了感知的“科学”美。这些对声音感知“科学”美的测定,没有妨碍艺术家的创造,反而大大促进了抽象古典音乐的大繁荣。点彩派也源于科学的光谱与色立体,光谱与色立体成功地帮助感觉创造出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美景。
差异比可以产生图像却不一定产生美。美的标准是什么?是客观的吗?不是,美的标准在人的心中。
现代量子物理学证明:高频振动为人的意识,低频振动为躯体;人有各种生理周期,有复杂的生命律动,五脏六腑不停地向大脑反馈信息,接受“指令”。人的下丘脑汇聚着神经中枢,是有机体自我调节中心,调节着人的生物节律,影响人的心理、情绪,也受心理、情绪的影响,是人的生理与心理信息交汇处。
人通过感官接受环境的声光各种信息,人在适应环境中又将信息通过下丘脑传递至全身,使人的身心做出相应的反应。
阿尔贝托·马涅利《抒情爆炸19号》
生理信息与环境信息长年在心理汇聚积淀成人的好恶、情趣、喜怒哀乐等一系列思维习惯,这些思维习惯中包括审美习惯,我们简称为心理节律。体内一切信息都是通过生物神经脉冲进行的,都是有无、多少、强弱的节律编码。这样,环境、生理、心理,三股节律流相汇时就会发生冲突或和谐的不同反应,也会发生类似音乐“对位”的效果,即引发三者的共鸣。这种共鸣人们便会感到美,也是艺术作品有时能够感人至深的原因。
而决定美与不美的关键在于生理节律,不是环境节律。作为有机体,生物节律不容破坏,它规定了环境节律的形式与尺度,也是艺术创新不可逾越的大限。
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他没有进一步解释。那么人的本质力量是什么?显然是生命力,现代科技已经证明存在生命律动。那么马克思的意思应该是以生命律动为尺度去衡量判断是否美。他的这句话更像是对艺术家说的,即将自身的生命力外化成作品。
苏珊·朗格认为:“美是有生命意味的形式。”她也指明了美的标准在自己心中,可以解释为艺术家用情感方式表现出自身生命节律的作品为美;欣赏者感受到符合生理、心理节律的作品为美!
美学是人学,以人的生存、繁育、身心健康为审美基础。客观世界一切对人不利的事物、变态的人不可能感到美。
审美从具体形象到抽象节律在西欧有一个几十年的过渡期,欣赏者随画家的创新一步一步地适应。
西欧的观众眼看着一个一个画派的诞生,他们从不适应,抵触,到逐步接受,至今也不能说这些流派已经人人接受。
有了节律意识后,我们就可以从一切作品中将形色各要素“提取”出来,形的方圆、线的长短、点的大小、点线面之间的间隔与相互关系;色彩中相同颜色的大小;不同的分布间距;不同颜色的穿插;补色含灰量的不同及呼应,体悟它们的不同感受所产生的节律关系。
欣赏抽象派绘画的最大特点是不同的接受者会有不同的解读,因为不是具体形象,欣赏者会根据自己的阅历、修养去联想,结论自然不同,有时差异还很大。
比如阿梅代·奥占芳的《纯粹主义老静物》,我初看这幅作品感觉是我当年在工厂时工作台上的机器,按照画家的审美用几何形重组,细看又像是瓶子、杯子与吉他琴。再看题目《纯粹主义老静物》,由此,自己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对于不同感受没有对错,只需要用心感受,享受即可。
阿梅代·奥占芳的《纯粹主义老静物》
这需要我们尊重自己的感受,也尊重别人的感受,人的个性、阅历、生命律动都有差异,在节律审美时就会明显地显示出来。
毕加索的这幅《静物:壶、玻璃杯和橙子》很有意思:它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似乎在诠释从具象演绎成抽象的过程,给予当年的欣赏者审美模式的转换一个适应期。这幅作品壶杯都可辨识,同时,毕加索在壶的抽象中显然使用了人化自然的手法,给壶以生命。我觉得这个壶很像一只小鸡,别人也可以有其他想象与联想。
静物:壶、玻璃杯和橙子 巴勃罗‧毕加索 1944
这些抽象的作品既然很难辨识具体物像,只能将形色的冷暖、深浅、艳淡、大小、阴阳、虚实,提取出来欣赏其节律变化,若能从中感受到生命律动,既是作者创造的成功,也是欣赏者审美的成功。
文 | 聂昌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