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响刘老板
和年轻 CEO 一起成长、彼此见证,然后赚大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春城  ·  全红婵,拟被保送! ·  9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马斯克宣布Grok语音模式正式上线#】 ... ·  昨天  
36氪  ·  7万大定的智界R7,贴脸竞争特斯拉 ·  3 天前  
掌上春城  ·  多位iPhone用户遭遇新诈骗,客服建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响刘老板

不要轻易送孩子去美国,会变成陌生人。

群响刘老板  · 公众号  ·  · 2024-07-01 12:14

正文

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764 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不要轻易送孩子去美国,会变成陌生人。


一、

最近疯狂学习全球化,以及疯狂访谈我喜欢的人,他们之前只和我聊业务,现在要和我聊孩子。

真的开心我有了孩子,好像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有孩子和没孩子,是两个世界。

能聊的话题完全不一样,有了孩子哪怕我的孩子只有 2 个月,也有很多很多可以共情的地方了。

自己的生活中的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孩子和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孩子的教 育以及未来的生活,创业者的子女养育。

我这周见了 70 个我很喜欢的国内 CEO 客户,都是有娃或者准备有娃的,在下周的五周年直播前,拉满,收到了滋养,真的开心。

刚刚有个我们 CEO 群里的姐姐,北大师姐,就跟我说了一个武断的命题,

叫: 没有家长陪同,千万不要把孩子过早地送去美国,或者英国,或者新加坡香港,小学、初中绝对不要,高中建议谨慎。

二、

她自己看到很多很多案例, 就是初中送出去,三观尚未建立,深度的中文以及真实的中国社会的纹理还没有建立,

就去接受美国的教育,美国私立高中,然后文理学院,然后美国研究生,然后在美国混个户口,

然后远离父母十几年,从此没有亲子关系的体验。

这都是好的。

最坏的是啥,有两个方向的坏。

一个方向,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失去了全身心无条件关注爱护陪伴交流的对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并不是每逢佳节偷着乐,而是偷着哭。

毕竟是小孩儿,于是就 不断需要要求自己苟延残喘加入所谓的主流文化,变成了一个讨好性人格,不再自信,只能追随和响应。

追随 主流 的范式、 主流 的生活、 主流 的语言,响应 主流 的筛选标准,

用自己作为亚裔最擅长的题海战术,卷死自己、成就一个常青藤,或者一个在中国大陆世俗社会让父母装逼的本科和研究生。

这个就是过得很累,孩子成为美国版的行尸走肉,活生生的美国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三、

更可怕的另外一个极端, 就是成为黄皮白心,不再认可父母、不再倾听和被倾听,成为了一个真正失去家乡的人。

我说这一题我会,在美国、我在澳大利亚、我在英国,都观察过他们小孩儿的中文和生活方式,彻头彻尾的昂撒化,

因为人是媒介的反应器,在哪里就是哪里的内核。

很小在那边出生的华人,不 是中国人,也不懂中国的语境、文化、族群、议题,以及价值观,他们都不懂,也不想懂。

他们就勉强可以和父母说说中文,然后和父母吵架要用英文的黄香蕉。

师姐说这类人还行,毕竟父母也选择了那边生活,入乡随俗嘛。

最可怕的是父母不在身边,然后自己的孩子还没有确定三观,

就接受了一种,远离中国、漠视中文、敌视中国大陆的一种默认氛围。

这种氛围是西方世界的媒介空气,在这样的空气中长大,他们会不断加深对中国的离心力。

一旦觉得中国是傻逼,那么在中国生活的父母、朋友以及曾经的一切都是傻逼。

这无关政治和意识形态,这就是族群、阶层、文化、种族的复杂差异。

所以底层的精神内核不稳定,真的很难很难说,可以保证孩子以后毕业还是你的孩子。

四、

师姐进一步跟我说了很多很多八卦,我真的感慨精英教育有毒啊啊啊啊啊。

精英教育 对于普通人来说 最大的毒药 ,就是让自己作为普通人的父母患上一种 捷径思维。

养育是 18 年的旅程,亲子关系更需要持续一生,没有一蹴而就。

所谓精英教育,让教养成为一种方法论,一种公式,一种论述,一种路径。

可是, 你自己都是无产阶级啊,你凭啥要求你孩子要成为一个人上人啊。
可是, 孩子他自己除了你的痕迹之外,他还有自己的性格啊偏好啊天赋啊。
可是, 孩子首先是你孩子,孩子本身看到的世界需要你去和他一起啊。

过早地送出去,然后以为是在金丝雀笼子里孕育一个金丝雀,结果交出来,一个四不像。

没有族群认同、没有亲子羁绊、没有深度母语、没有核心价值观的稳定内核,
ta 是精英又如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