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审计署
由审计署办公厅主办,第一时间权威发布审计新闻、重要政策文件、审计结果公告、重要会议活动等政务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审计署

逐梦之光丨“90后”审计追梦人

审计署  · 公众号  ·  · 2025-04-01 11: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审计署成都特派办,有一群青年审计干部,他们意气风发,激情拼搏,用青春铸就审计利剑;他们心怀理想,脚踏实地,用实干彰显青年担当。罗宗良,这位脱颖而出的90后小伙,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近年来,他凭借出色的表现,先后两次考核优秀,获得个人嘉奖;2023年获评审计署“优秀审计案例先进个人”、审计署机关团委“优秀共青团干部”;3次被评为成都特派办“青年标兵”,1次被评为成都特派办“理论研究能手”。2024年12月,他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表彰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


从他7年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学习、实践、奋斗、努力”正是他的青春密码。他身上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劲和“久久为功不停滞”的勤劲。正是这些特质,加上常年奋战在企业审计一线的历练,使他从一名青涩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审计业务骨干。他以青春的热情奔赴审计之约,勇敢迎接每一个挑战。




初识审计:坚定初心审计人


2018年,怀揣着对审计事业的憧憬,罗宗良踏入审计署成都特派办的大门,开启了他逐梦审计的征程。初入职场的他,面对堆积如山的审计资料和复杂的审计流程,内心既充满兴奋又夹杂着忐忑。兴奋的是,这份工作神圣而充满挑战,忐忑的则是,不知自己能否胜任这份责任重大的工作。


他接到的首个任务,是整理企业审计档案。在旁人看来,这似乎是一项简单的基础工作。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让他吃尽了“苦头”。档案整理中的分类、编号、归档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绝对的严谨细致,容不得半点差错。然而,初出茅庐的他,还是因为一时疏忽,在填写一份重要文件编号时出了岔子,影响了后续文件查找的效率。


虽是一件小事,但当时一位前辈的话深深触动了他:“小罗,审计人的眼里可容不得一粒沙子。这沙子要是漏进档案里,说不定漏掉的就是国家的利益啊!”这句话如同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从那以后,他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更加严谨细致,丝毫不敢懈怠。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步一个脚印,始终坚持学习。初入职场的两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陆续通过了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审计师考试。同时,通过不断实践,逐渐熟悉了审计工作各个环节,掌握了各项审计技能。


在某企业审计项目中,项目负责人的一句话让他受到触动:“审计成果是干出来的、是拼出来的,只有审出问题、审出特色,才能赢得尊重。”如今,他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深知,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不仅仅是查找问题,更重要的是精准反映问题、揭示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审计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管理,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他常说,审计人员好比“画家”,运用专业的审计方法和手段,为被审计单位和事项精准画像。而画像是否准确描绘对象的特征,关键在于审计人员是否真正做到敢审敢严、真审真严。这种对审计工作的深刻认识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更加坚定了他投身审计事业的初心。


遍历山河:抽丝剥茧寻真相


入职仅7年,他已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地图穿梭者”。他常常笑着向同事展示自己的行程图,调侃着说自己的行程轨迹像一朵莲花,还打趣地希望自己的工作也能如同审计足迹那般,开花结果。


审计就是要寻找真相、还原真相。2021年,罗宗良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核查藏区的粮仓建设和储备情况,如果按照常规思路,检查档案资料和仓储台账便可轻松完成任务。但审计一定要眼见为实。为了获取最真实、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他和同事毅然踏上了奔赴雪域高原的征程。


抵达藏区后,他才真切感受到高海拔气候的挑战。在海拔3600米的雪域高原上,每迈出一步,都仿佛耗尽全身的力气,呼吸变得急促而困难。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和同事们背着氧气瓶,手脚并用地爬上陡峭的粮仓台阶,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仓储管理部门负责人看到他们如此认真负责,不禁感叹:“以前总以为审计只是看看报表,没想到你们连仓里的青稞都如此上心”。正是凭借这种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他和同事通过实地全面调查,揭示了粮食管理的相关问题,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促进了藏区粮食加工和仓储设施的配套建设,切实保障了藏区粮食安全。这一次,他们用审计人的责任与担当,在雪域高原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审计就像侦探,需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2021年,在查核某重大问题线索时,为进一步还原问题情节,他和同事面对时间跨度大、文件不完整、数据缺失等困难,深入档案库查阅了跨越20多年的资料。在大量经办人员已退休或离职的情况下,他们走乡串户、多方寻访,与20余名经办人员谈话了解情况,最终真相浮出水面。


审计更是一个不断打磨、坚持不懈的过程。2023年,在查核某问题线索时,面对复杂的疑点和难以闭环的证据链条,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创新性地运用大数据分析,从“业务流、票据流、资金流”三个维度相互印证、层层穿透,最终还原了业务情节。当被问到成功的秘诀时,他总是笑着说:“勤于思考、敢于斗争、不言放弃。”


温暖人心:重任在肩担使命


审计不仅是一组组的数字,更蕴含着审计人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家国情怀。7年来,从无到有,罗宗良说:“这情怀一直是我在审计工作中发光发热的勇气来源。”


2024年,在审计署开展的“关键小事”调研活动中,他结合企业审计经验,深入制造业企业开展调研。通过走访工厂、车间,与工人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及相关情况。他认真梳理企业在工人工作条件、职业发展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建议。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荣获审计署“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活动三等奖,为改善产业工人职业环境提供了有效参考。


这样有温度的调研只是审计工作的一个缩影,每一次审计工作的推动,都是用辛勤付出换来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这也成为他不断精进业务的动力。近年来,在企业审计中,他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国家宏观政策落实、廉洁纪律执行等方面,揭示了部分企业存在贸易业务存在突出风险、违规转让股权、虚假完成改革任务等问题,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目标落实落地,守护了国有资产安全。


业余时间,罗宗良勤于总结,乐于分享。他将审计工作中积累的查核问题方法进行提炼,形成多类问题的标准化审计方法,先后撰写5篇理论文章和案例,并在杂志上发表。他还在办内多次分享重大线索突破的经验和审计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为审计人员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提供帮助,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如今的罗宗良自信而成熟,审计岁月赋予了他沉稳与坚定。青春的故事固然璀璨,但奋斗的历程更加壮阔动人。回望走过的7年审计路,罗宗良坚定地说:“是审计给了我奋斗的底气,我将继续行走在审计这条追梦路上,永不停歇。”


来源: 审计署成都特派办

文字: 高斐、余睿亭

责任编辑:宋超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