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上帝视角
传播真能量,另类视角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图一申万绩优股指数21年见顶之后就一路下跌, ... ·  昨天  
钱币圈  ·  这枚纪念币!火了~ ·  昨天  
央视财经  ·  最新航拍画面!救援正在进行→ ·  3 天前  
央视财经  ·  降息!近五年来首次!这一央行宣布→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上帝视角

市场下沉,黄粱一梦

财经上帝视角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11-03 10:06

正文

今年,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新概念冒了出来 ——“下沉市场”。初闻这个名词时,笔者还是十分纳闷,这到底是啥玩意?后来,在看过几篇江湖上炮制的软文广告、以及听闻一些说书先生讲解后方才恍然大悟。所谓的“下沉市场”就是三四五线低线城市市场,市场下沉就是说把生意做到三四五线去。

“下沉市场”又将是一个伪概念,通过发明一个新名词,包装一个新概念,造出又一个市场风口。借此机会,来看看除了一二线城市外,下面的市场到底是啥样,沉下去会是啥结果。

被高估的小镇青年

如果谈到三四五线城市,避不开的一个群体就是小镇青年。小镇青年其实也是个人造出来的新名词,指的是生活在低线城市享受安逸、不愿奋斗的一批年轻人,但凡有点野心的都前往北上广深打拼了。

小镇青年的特点有这么几个,根据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 “小镇青年中男性、单身比例更高,本科及以上学历不足 3 成。相比于一二线城市青年群体,小镇青年群体男性比例更高( 54.4% VS 53.8% ),单身比例尤其是无恋爱经历者比例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 41.4% VS 33.4% );学历水平较低,高中学历占比最大,本科及以上学历为 29.4% ,低于一二线城市的 43.4%

从小镇青年的画像来看,单身人群占据了大部分,并且,小镇青年普遍学历不高。同时,小镇青年并没有住房压力, 59.4%的小镇青年或是自己与配偶居住,或是与父母一起居住(42.6%的小镇青年与父母居住)。这批人群也许已经彻底放弃了买房,租房居住的人群占比不到10%。 从他们的生活状态看,他们有消费条件、有消费欲望。但是,小镇青年的问题在于缺乏消费能力。

从上述四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小镇青年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大多数人与一二线城市群体一样都属于几乎把每月收入全部花光的类型,剩余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并不多。而且,刚需支出比重过大,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消费支出的空间几乎不存在。(注:这一点与一二线城市青年情况一样,现今很多商家都把年轻人视为消费升级的基础,其实这完全是不顾实际情况一厢情愿的白日梦。)

三四五线城市的潜在消费市场并没有某些人所鼓吹的那么大。小镇经济的低收入限制了消费层次的拓展,况且,消费意识的保守决定了消费习惯,低线城市的市场中,刚需领域占比较大。如果指望培养低线城市消费习惯的话,就得先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就眼下的国内经济形势而言,连人才济济的一线城市的居民收入都难以提升,更何况人才匮乏(整体学历水平不如一线城市)的低线城市。

低线城市中,如果年轻人的消费市场都没希望的话,更不用指望从老一代人身上挖掘需求了。

2018年我国东部10个省市中有7个为人口净流入地区,南方省份净流入人口也高达168.5万。从城市等级来看,人口主要向新一线城市集中,而四五线城市中,有七成城市面临人口净流出。 低线城市的人都在往外跑,这市场都要没了还怎么下沉呢?

实际上,低线城市的整体消费能力本来就无法与主流大城市相比,且消费需求偏向于低附加值的底层刚需,还打算开发下沉市场不是蠢就是坏。

不要祸害农村

如果说低线城市的消费市场十分有限的话,那进一步 “下沉”又怎么样呢?今年提出的“乡村振兴”并非简单喊口号,4月份官方就提出了未来3年引导1000万年轻人去农村的计划。

农村是个较为特殊的市场,一般而言,任何发达国家都不会把农村视为市场,因为农村人口消费能力比低线城市更弱。

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几乎没有。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今精准扶贫的对象基本都是农村,贫困人群中大多数都属于农村人口。农村能够提供多少消费市场呢?

这种 “下沉”恐怕是沉入沼泽无法自拔。农村与城镇不同,农村人口的生活与城镇人口的生活也不同,农村中的市场与城镇中的市场更不同。

观察农村耐用品数据可以发现,很多生活用品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多了。

照相机这种产品对农村而言并非生活必需品,甚至在城镇中,不少家庭也没有一台像样的照相机。由于手机拍照功能的不断完善,对于农村群体而言,根本不需要一台昂贵的相机。

电视机已经达到了每家一台多,也许会存在家庭成员抢电视的现象,但就农村的消费能力而言,电视机对他们的生活而言并不是必需品。

在农村最普及的耐用品 ——手机已经几乎达到了每个家庭2部多。如果按照一个家庭三部手机的标准计算(主要受制于每月的套餐费),手机最多还有20%不到的增长空间。

摩托车是农村中交通工具的一种,可由于摩托车本身的油费及每年保养费对农村居民而言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并非所有农村居民都有条件买得起摩托车。而且,很多农村居民也并非一定要购买摩托车。

其他的脱排油烟机、空调、洗衣机等日常生活耐用品也一样,由于本身所牵涉的衍生费用过高,不能仅仅根据产品本身的价格来衡量农村的需求市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