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平讲平说
勿叹古韵今不再,何代无人振素风;诗酒文章千古事,都付平讲平说中。 关键词:中国国学、传统文化、现代管理学、传道解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平讲平说

教育和管理走温和民主的路线,如果忽略了一件事就容易跑偏

平讲平说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8-05 07: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 | 趙玉平



《水浒传》这本书里有三个打老虎的故事,第一个是武松打虎,那真是打,手脚并用,赤手空拳将老虎打死;第二个是李逵打虎,老虎的数量比较多,连大带小有四只,不过精确来讲应该不是打而是杀,李逵主要使用的是兵器,而且基本都是一招制敌,没有具体的你来我往的格斗;第三个打虎的故事是解珍解宝打虎,不过这个打虎故事应该叫猎虎,基本上跟老虎没有正面接触,都是下了窝弓药箭。那老虎中了毒箭以后带箭逃跑,两个人在后边追杀,老虎掉进了财主毛太公的后院。


这毛太公就动了贪心,想贪这猎虎之功,而且利用自己在官府里面的势力陷害解珍解宝,危机时刻,孙立孙新出头把解珍解宝给救出来了,然后英雄好汉上梁山之前,血洗了毛太公的庄院,一门老小全都被杀死了。


如果当初毛太公在动贪欲的时候,他能知道这事情的结局,我相信他就不会贪那个老虎。真是一念之差,害人害己。这贪心是一个特别可怕的东西。


人的贪心是怎么形成的呢?


说到这个话题,我们要研究一下人的早期成长。在小的时候一个孩子他是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边界的,所以看到好的东西他就想要,看到好的玩具他就想玩,看到好的食物他就想吃。他搞不清楚产权,这个是谁的那个是谁的,他没有产权的概念。 跟别的孩子打交道的过程当中,就需要老师、家长帮他划定边界,及时制止他的行为,甚至压抑他的要求 。这时候孩子就会感到挫败,感到痛苦。在忍耐的过程中,他就会有焦虑,甚至会有歇斯底里。这个过程可以称为叫 社会化


其实很多小孩上幼儿园跟小朋友起纠纷、打架,或者哭着喊着闹事儿不上幼儿园,都跟这种社会化过程中的痛苦有关。真金就需要火炼,经过充分的社会化,人长大以后就有自律,就懂得边界,知道产权,不会轻易侵犯属于别人的东西;如果社会化的不充分,那长大以后就会有贪心,就会有贪念,管不住自己,就想去占有别人的好东西。


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毛太公这个人呐,家里世代都有钱,大财主,官府又有势力,所以小的时候恐怕他的社会化是不充分的。家长对他有溺爱,周围的人都会对他有宠爱,什么要求都满足,所以他占有惯了,剥夺惯了。这样呢,面对解珍解宝的猎物,他也想据为己有,一念之差把全家都给毁了。


由这个案例我们能看到,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社会化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儿,要让他多跟别的小朋友打交道,要让他融入集体当中去,学会跟别人互动,学会跟别人合作,同时练习让步、练习忍耐。而且,老师和家长要给他立规矩,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东西不能拿,什么话不能说。 这种社会化的过程看起来是挺痛苦的,但是对他将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现在有很多家庭都已经不像过去是那种严格严厉的家庭。我们现在很多家庭都走温和、民主、平等的路线,孩子和家长平起平坐,坦诚沟通,这是个好事。 温和民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前提就是一定得立规矩。 如果不立规矩、不提要求,这温和民主恐怕就会成为放纵,这孩子将来可能就会跑偏。


大家看这个晋书司马懿传当中,谈到了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在管理家里的八个儿子的时候,他是怎么管的呢?就是善于立规矩。孩子们在他眼前让坐就坐,不让坐谁都不敢坐。


最后我们给大家一个比喻,一条大河如果它在堤坝之内奔流,那它就是资源;但是如果它冲垮了堤坝,流到外面来,那就是一场灾难。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温和民主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具有很多的能量,每天都在奔腾向前,如果立了规矩,他在河道之内前进,那就是资源;但是如果不立规矩,他冲破了规则,那么这种能量可能对人对己都是一场灾难。


阅读历史,思考人生,学习规律,提升自己。这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应该做的基本动作。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号转载 ,请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

趙玉平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教师, 北京九思书院创始人

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

微信ID:pingjiangpingshu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




《管理之道》

签名版


(点击上图,查看《管理之道》完整前言)


↓下方 “阅读原文” 购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