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公众号“文史e家"(微信ID:wenshiyijia2016)授权转载。
古老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对外往来的门户。宋元以降,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特产,通过中国东海、南海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随帆远播,加强了中国与东亚、东南亚、西亚、北非等地的文明往来。15世纪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中外贸易与交流更加频繁,销往海外的中国产品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追捧,同时出现了根据其要求或来样加工制作的产品。与此同时,域外的科学思想、工艺技术、仪器、医药及香料、宝石等生活用品也漂洋过海,被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其中一些还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宫廷,融入王朝政治和宫廷日常生活。甚至对宫廷产生了影响。
故宫博物院藏有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各类珍品文物,包含陶瓷、书画、图书、玉器、金银器、珐琅器、钟表、科学仪器、武备、家具等门类。这些文物主要来源于明清两代贡使往来的礼品、外国传教士礼物、臣属的进献、宫廷采购与定购、奉旨由宫廷作坊或地方作坊借鉴或仿制舶来之作等。
“扬帆远播”形象地概括了明清宫廷赏赐给各国使臣及传教士的礼品。这些礼品有些是由宫廷造办处制作,有些是由各地臣属敬献,通过皇帝赏赐的方式向域外传播。它们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欧洲并大受追捧,以至于在欧洲掀起强烈的“中国风”,影响深远。
据档案记载,明、清两代皇帝对各国入觐使臣及西洋国教王、宫中传教士给予赏赐,其中赏赐的国家即有:朝鲜、暹罗、安南、俄国、葡萄牙、英国、荷兰等。赏赐礼品虽然相对于大量的民间海外贸易数量甚少,但品类丰富,质量上乘;另一方面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贸易瓷器。其中有完全中式产品,也有符合输入地特色的产品,更有个性订制产品。40余件贸易瓷器浓缩了当年海上商路的繁忙。
雍正青花蕉叶纹壁瓶
明清之际,西洋传教士和有技艺特长之人长期供职于中国宫廷,反映西方科学和文化的物品大量进入宫廷,宫中到处充斥着西洋奇器的身影,构成了中国明清宫廷独特的西洋景观。种类多样的西洋物品既反映出当时西风东渐以及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脚步,也承载着中国宫廷内中、西科学和艺术持续接触、碰撞以及不断交流和融合的历史进程。这一单元展示了西方数学、物理、天文理论书籍,西洋天文仪器,西洋医药,西洋钟表等,这些西洋奇器给中国皇帝和宫廷带来的影响。
清乾隆二十六年《皇清职贡图》
马戛尔尼礼品:自来火西式鸟枪
康熙八年制,银镀金南怀仁款浑天仪
西方科学技术的应用,工艺原料与技法的输入、造型与纹饰的接纳,西洋绘画在宫廷中的传播,是西风东渐在明、清宫廷进一步扩展的结果;西方王室贵族采用中国风格装饰房间,刮起崇尚中式的中国风,亦是东风西渐的体现。展览展示了西方工艺技术(如:金星玻璃、珐琅工艺)及西洋绘画技法在宫廷的借鉴与应用。
乾隆款八方开光画珐琅提梁壶
雍正帝洋发像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航线,更是联系古代中国与世界文明的纽带。故宫收藏的这些文物则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最高端、最奢华的产品代表,它们见证着紫禁城以其至高无上的地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与交流,其中包含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宗教、外交等各个方面,体现出当时最高层次的文化致用。
遥想当年中外使臣执节往返、宗教信徒越洋传教布道,浩瀚海洋上远航的巨帆,船舱中满载着新奇货物,商人、传教士、使者往来穿梭……当年的盛况虽不能再现,但是许多遗迹、遗物仍留存至今,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于凤至的后半生:没了张学良,我依然可以很好
1990年,于凤至在弥留那一刻说:“我死去之后埋在洛杉矶城外的山上,让我看看遥远的故乡……我的墓旁要再挖一个空墓穴,留给你的父亲。”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崇祯即位的N种说法:是刀光剑影还是风平浪静?
历史上,关于崇祯帝上台前的政局,流言四起,议论纷纷,但多不靠谱。他的即位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