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表达寂寞,或许不会有比日本人更厉害的了。大概因为是岛国,又有特定的历史与文化的缘故吧。日本文化之中最重要的观念就是“物哀”与“侘寂”。对这些观念日本人虽然有了种种的解释,但是最终也解释不清,大概因为最难解释的就是人类的情感了。
比如,“物哀”。物,是一个中国化的哲学概念,中国文化将世界两分为“我”与“物”,这里的“物”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而是“我”之外的所有,物质的精神的都是。“哀”,其实,并不是我们中国人所理解的“哀伤”,而是情动于衷,发乎其外的意思。“物哀”,实际上就是内心为外物所感发,有所感叹。不过在诸种情感之中,唯以哀伤为最动人,所以中国人一看到这个词语就自然而然和“哀伤寂寞”联系到了一起。虽然“物哀”的态度,是一切文学的根本,但是明明白白说出来的是本居宣长,他在《源氏物语玉之小栉》里,对于“物之哀”就有了非常明确的表达:“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赏心悦目,知道这樱花赏心悦目,就是知道事物的情致。心中明了这这樱花的赏心悦目,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这感觉就是物之哀。”——所谓触景生情,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在日本,这样的物哀是不必要非到京都或者奈良的,有时候一条小街,酒幌低垂,一灯如豆,照在清净的石板路上……就已经很有物哀的感觉了,在我,一直无法忘怀的,便是镰仓的黄昏,绿皮火车在湘南海岸边穿过夕阳,哐当哐当的声音了……
其实这样的情绪是未必需要到日本去找,在中国的文学里同样也是触目皆是。比如那个有着春日花朵一样的名字的刘希夷(他字“庭芝”),就有一首很有名的诗: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
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
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
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那个“野人”便是一个寂寞的人,从春到冬,活在自己的梦里,与他相伴的,只有春酒、明月和飘零的梅花。初唐时候写诗没有后来那么讲究,但是意境上却不落下风,反倒因为不在雕琢上下功夫,有了浑如璞玉的澄净。刘希夷曾经写过著名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更是一句物哀的诗句,现在却常常被人用来赞美新的一年的到来,每次听到都觉得不是滋味儿。
当然,物哀,与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不完全一样,因为它不仅要抒发自己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体悟“物”的情感。不是“为我”的,而是“无我”的。叶渭渠先生谈“物哀”说有三个层次,一个是对人的感动,二是对世相的感动,三是对自然的感动。既然是“无我”,所以物哀,并不是悲伤,而是恬淡的伤感,也可以说是悲悯。因为具体的悲伤,一定是有原因的,而物哀则或许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功利目的。比如沈从文先生在自己的一本书后面写: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里十分难过,大概就是物哀的意思了。以前,我不能见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吃快餐,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内心就会有一种伤感,大概也是这样的意思了。至于“物哀”中那种简淡,就是“侘寂”了。
说到简淡,其实内里未必不是深情。当年我们在丽江一个白族村子里闲逛,贸然闯入一家正在翻盖新院的人家,居然一坐半天,院子的主人,一位中年的白族汉子还让我们看了自己妻子的遗像,摩挲了好一会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喝他家土灶烧的开水,上面还飘着柴草的焦屑,轻轻地吹开才能喝,但是水温却因为这一吹而正正好好。——那不过是陌生人之间的邂逅与午后的闲聊而已,暮色里送我们到村口,各回自己的生活,但是至今想来,也依然有着寂寞的感伤。这就是简淡,但仔细去体会,能够有的感受却很多很多。说到丽江,自然想起最近读到的纳西族的一则资料,据说元朝之后,纳西人向蒙古人学会了驯鹰,从此迷上放鹰,有人追逐雄鹰一路向前,忘记了一切,离家越来越远,有人竟然就再也不回家了,也有人跑出了很远很远,跑了很久很久,才想起来:“喔,要回家了。”资料上说是十年,我觉得大概也是民间的说法,但是这一声“喔,要回家了”怎么那么像“天凉好个秋”的感觉呢?
日本女诗人加贺千代的儿子因为捉蜻蜓不幸溺亡,在很多年后的某一天,当她看到孩子们欢快地捉蜻蜓的时候,就吟咏出了这样的诗句:“我的爱子啊,今天你又跑到哪里去捉蜻蜓了?”这是很悲伤的诗句了。但是在我读到的日本的俳句里,最寂寞的还是松尾芭蕉的“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