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影视界,《西游记》是经久不衰的“国民IP”,以其为蓝本的中国文化产品历久弥新,其影视作品构成了庞大的谱系;而在其中,上映于1941年的国产动画片《铁扇公主》则在影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铁扇公主》全片耗时18个月,于1941年11月完成,全片耗费了25万余幅画稿,片长近90分钟。作品汲取了中国古典艺术的营养,美轮美奂且趣味横生。这有赖于艺术家坚定而富有远见的创作思路,万籁鸣先生曾在《闲话卡通》中说:“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作为是亚洲首部动画长片和《西游记》题材动画最早的佳作之一,《铁扇公主》想象力丰富,古典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在当时令海内外观众惊为天人,即使将其放在今天看仍然堪称妙不可言。她是中国人乐观和浪漫主义情怀的呈现;同时,作品诞生于最艰苦的抗战岁月,在其中嵌入了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主题,表现出中国动画人无畏的抗争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怀。
2024年,4K修复版《铁扇公主》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容光焕发,再度惊艳世人。此次修复工作由知名游戏公司鹰角网络携手中国电影资料馆共同完成。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段15秒令很多人“大感震撼”,鹰角网络旗下游戏《明日方舟》中的“博士
”小心地举起一张电影胶片,成了电影修复技术人员,游戏迷和影迷都在感慨“破次元了!”铁扇公主这次乘坐明日方舟去往哪里?能走多远呢?
鹰角网络很年轻,2017年1月成立,公司产品《明日方舟》在业内享有盛誉。游戏是新兴产业,电影修复的原则是修旧如旧,游戏公司涉足电影修复这一传统的领域还是首次。这一事件看似突兀,却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碰撞的深层张力。
为了致敬经典,向百年来的电影工作者致敬,鹰角网络与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学者多次深入交流,相互将各自领域优势发挥出来,认真考量,把《铁扇公主》和电影的相关视觉元素加入游戏界面内,在设计皮肤元素上参考了多部经典影片的经典画面,从经典中去创新,既存在着经典的味道,又突出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审美,将传统文化再一次通过被年轻人接受的方式传承。这种创新形式不仅增强了游戏的历史质感,还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品格和思想深度。在上海电影节期间,无论是主题论坛还是“未来影院”等新单元,都显现出“始于电影、不止于电影”的文化追求。文化产品在不同介质的联通衍生中互相赋能。跨媒介是文化消费的常态,比如有不少观众带着原著来看电影,散场后又走进实体书店;也有很多影迷是因为某部电影而喜欢上了某款游戏。
传统文化如今是“国潮”,成为年轻一代所追捧的时尚。鹰角网络在历史深层中寻找灵感,可能来自于未来市场的召唤,更是彰显了其独具慧眼的不凡。游戏产业的竞争激烈,如今的玩家不仅看中游戏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更看重游戏本身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寻找精神得以寄托的空间。所以,游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第九艺术”。近年来来,中国游戏努力探索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均基于中国神话背景和古老文化的丰富积淀。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文化自信”。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电影档案进行数字化后的二次开发与再利用,不仅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而且能够优化我国文化产品的整体性布局,形成全产业链优势,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下只有不断坚持对文化的深度认同和主动实践,才能打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崭新未来。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本身也需要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新兴业态焕发新的生命力。如果鹰角网络使用其部分元素创作新产品,就是给与原作某种新的生长的可能。这种思路是值得肯定的。跨媒介融合的文化表达形式对合作双方的影响往往是双赢。经典文化产品总是具有不断延伸和创新的潜质,《西游记》在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创新表达方式,成为一种“无限延宕”的叙事。《铁扇公主》在当时的演绎其实就已经有许多超出《西游记》原作的设定。比如片中猪八戒把耳朵摘下来当成扇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