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牵头组织编写,是国内首部全面梳理、总结和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闻学与传播学各研究领域发展历程、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图景的著作。
全书分为三编十六章,既有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主干部分的检视,也有对一些分支学科研究进展的评述,还有对新闻传播学组织机构发展状况的描述。
第一章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周俊副教授撰写,第二章由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陈一副教授撰写,第三章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晓锋教授、程河清博士研究生撰写,第四章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海龙教授撰写,第五章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涛教授撰写,第六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曾国华助理研究员撰写,第七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朱鸿军研究员、苗伟山副研究员、孙萍助理研究员撰写,第八章由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张国涛研究员撰写,第九章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牟怡副教授撰写,第十章由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孙美玲副教授撰写,第十一章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陈洁教授撰写,第十二章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张迪副教授、胡百精教授撰写,第十三章由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黄可副教授撰写,第十四章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净教授撰写,第十五章由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晓锋教授、高灵萱博士研究生撰写,第十六章由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吴锋教授撰写。
本书资料翔实,持论公允,成一家言,以期为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第一编新闻传播史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 (3)
第一节汇编式研究 (6)
第二节教材式研究 (12)
第三节论文式研究 (20)
第四节著作式研究 (28)
第二章西方新闻学研究(33)
第一节西方新闻学研究的历程(33)
第二节西方新闻学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核心话题 (41)
第三节西方新闻学研究的启示(48)
第三章中国新闻史研究(52)
第一节中国新闻史研究艰难起步
(1949—1978) (53)
第二节中国新闻史研究逐步恢复(1978—1992) (56)
第三节中国新闻史研究全面开花(1992—2007) (60)
第四节中国新闻史研究多元拓展(2007—2019) (65)
第五节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72)
第四章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历程(81)
第一节第二次引进:从“交通”到“传播” (82)
第二节1978 年以来学术自觉的三个阶段 (88)
第三节70 年来中国传播学发展中的焦点问题(97)
第四节结语:反思与超越 (103)
第五章中国传播学研究概览(106)
第一节理论译介:“传学东渐”的话语进路 (107)
第二节理论发展:基于七大传统的传播学理论(111)
第三节理论批判:传播学理论反思与范式批判 (121)
第四节理论创新: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 (128)
第六章西方传播学的中国本土化(140)
第一节高度内卷化、“赢家通吃”的西方传播理论?(140)
第二节传播理论的正式引入:“科学化”与“本土化”(143)
第三节纵深整合阶段(1998—2019) (152)
第四节讨论与启示(158)
第七章新闻传播学方法研究(161)
第一节新闻传播学科的建制与研究方法的规范演变(163)
第二节共识、争议与核心议题(174)
第三节总结、讨论与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应然图景(183)
第二编新闻传播学分支研究
第八章广播电视学研究(189)
第一节1992 年前:作为新闻学的一个分支(190)
第二节1992—2012 年:与时俱进的广播电视新闻学(198)
第三节2012 年至今:新媒体挑战下的广播电视学(207)
第四节总结(215)
第九章网络与新媒体学研究(217)
第一节网络与新媒体学发展历程(217)
第二节网络与新媒体学研究进程(221)
第三节网络与新媒体学总结与展望(233)
第十章广告学研究 (237)
第一节未曾空白的历史:宣传话语中的广告和
前学科阶段(1949—1977) (238)
第二节去意识形态化:求同存异的研究与
初步的科学构建(1978—1991) (246)
第三节市场逻辑主导下现代广告学的整合发展
(1992—2001) (258)
第四节技术与断裂:转型探索中的广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