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杠铃策略,简单说就是“积极主动加上保守偏执的组合”,但没有中间策略。也就是说,
一面是极端的风险厌恶,即“零风险”,一面是极端的风险偏好,即“积极风险”,而不采取“中等程度”或“温和”的风险态度。
这是因为所谓中等风险是有很大的迷惑性的,很可能会因主观估计的错误随时令风险转化为不可承受的致命风险。而零风险设置的目的,是确保最大限度的安全,免受终极伤害的打击,避免毁灭性灾难。积极风险的设置是为了让有利因素或正面的“黑天鹅”顺其自然地发挥作用,鼓励适当而积极的冒险,以期创造超额收益。杠铃策略的哲学是力求驯化而非消除不确定性。
近期读其所著的《黑天鹅》和《反脆弱》,书中很多观点都让人耳目一新。塔勒布对这个名称有最朴素的认知,可能也是多年来我们自觉和不自觉的在运用的策略。
这里是他在《反脆弱》一文中对“杠铃策略”的阐述:
我用杠铃来形象地描述在某些领域采取极为保守策略(从而在负面的黑天鹅面前保持强韧性),而在其他领域承担较大的风险(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正面的黑天鹅)的双重态度,从而实现反脆弱性。
一面是极端的风险厌恶,一面是极端的风险偏好,而
不采取温和的风险态度,因为这种态度实际上是骗人的把戏,
人们一般都明白高风险和零风险的概念,但中等风险则有很大的迷惑性
,
因为它受巨大的测量误差的影响。
但是,得益于它的结构,杠铃策略有利于消除(极大降低)毁灭性的黑天鹅风险。
这里的理解就是应该选择在保守策略的基础上选择激进冒险的行为,而不是选择中庸的道路,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在不确定性中获益。
例如用90%的资金享受无风险投资,10%的资金选择风险极高的投资项目,损失可控,而收益无上限。
同时要远离要远离中间地带的中度风险+中度收益的策略,这样的策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往往是很脆弱的。
投资组合的策略种类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可能不一定,杠铃策略告诉你最激进策略和最保守策略的动态搭配可能是长期保持净值增长的最佳方案。
举几个例子:
假如你此刻走进一家酒吧,吧台上3个人在独自端坐,似乎都在等你上前搭讪,你会选择谁?(请进行3选2)
基于杠杆策略的原理,智者的答案是1和3(避免平庸和无用功),原因如下:
与底层人交流,让自己避免沦为底层,远离风险;与高端人交流,让自己更快跻身于贵族阶层。总之,坚决避免和平庸的人交流,浪费时间。
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其成功的有利因素,而智者的做法却是首先下大力气减少其失败(带来灭顶之灾的那种,而非小失败)的因素。无论这件事情有多少便利条件和多么美妙的预期收益,如果其中隐含了类似“黑天鹅”(隐喻一旦某件事情出现,整个事情会完全破败)的因素,那么,这件事情本身也是脆弱、不堪一击和不可取的。
一只股票很有可能出现连续涨停,如果你拿出全部资产买进,一周之后你很可能获得暴利;但此事的最坏结果是一旦跌停,你得面临破产和家庭剧烈矛盾的风险,此时、这件事情就具备了脆弱性,智者一定会建议你抽取10%-20%的资产去参与此事,而非冒进。
一个已婚男性在出差时下榻的酒店里邂逅了一个妙龄女郎,似乎她也很欣赏这位已婚男性,两个人的眼神已经一触即发。此时,男性敲开妙龄女郎的房门,很有可能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两人各不相欠,只留美好记忆在心头。当然,也有可能你会被连续敲诈,对方拿着你的照片或视频作为要挟,你终究面临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坚决不能做这种事!接下来我只是讲解杠杆策略:
如果真想上前去敲门的话,智者在这个时候的建议绝对不是“带上香槟”或“洒点儿香水”,而是让你“门口挂上免打扰的牌子”并给你一个设备,这个设备具备的功能是:在进去之后的第一时间屏蔽网络和所有视频设备!
一个励志要当作家的大学毕业生面临择业(其实选择工作就是在选择生活方式),他必须要把最坏结果放在首要位置去考虑:万一书没写成或销量不大怎么办?所以,智者一定会建议他找一份不用加班伤脑子的稳定工作,然后业余时间进行写作。总之,最大限度的安全首当其冲,接下来就是最大限度的投机,努力去接近目标!(职业轨迹一般是:先做最稳妥和安全的工作,再尝试最投机和最冒进的工作)
你反感一个人,究竟该如何处理,杠杆策略告诉我们:要么当他不存在(别让他干扰你的世界),要么灭掉它(让他永远不在你的世界里出现)。总之,别打嘴仗、别和他对骂(这些行为很孕蠢,还会让人笑话)。
你遇到一件事情,要么坚决避免卷入其中,要么就尽全力把它做好(既然选择了远方,咱们就哪怕它风雨兼程)。积极主动和保守谨慎的组合策略就是杠杆策略。
降低飞机事故率的最佳方案是:飞行员注重消极因素,做事风格谨慎小心;空姐们关注积极因素,服务特点开朗活泼。
教育孩子也是抓两头:促使其身体健康、心智成熟(避免高智商低情商的悲剧重演),同时学习一些他人不在意的特殊技能(奥数、英语、绘画、音乐等,越是流行的,越不应考虑)————当别人都去挖金矿的时候,你应该考虑在附近可开家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