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西子湖畔
惠州人都在关注!第一时间掌握惠州热点资讯,每天送上高质量的惠州生活攻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公共DV现场  ·  雷军、刘德华成受害者!最新调查曝光→ ·  昨天  
开平广播电视台  ·  广东河源发生地震,网友:感觉床在晃 ·  3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微信+DeepSeek来了!网友:期待 ·  3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紧急寻人】开平一老人走失!请帮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西子湖畔

晚报 ▌惠州多路段设置“触摸式红绿灯”,想绿就绿!

西子湖畔  · 公众号  · 广东  · 2017-05-11 20:07

正文


行人按钮等10秒 机动车停让你行


厉害了!行人要过街,只需用手指按一下路旁信号灯灯柱的按钮,稍加等待,红灯随即变成绿灯,机动车道的绿灯则变成红灯,市民可安全通过马路。 近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市区江北东江二路(富力万丽酒店路口)启用“触摸式红绿灯”,既大大方便行人过马路,也提高了道路的使用效率和机动车的通行能力。 接下来,该自助式交通装置有望在全市推广。


触摸式红绿灯究竟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功能?昨日,记者前往市区东江二路探访。从外表看,“触摸式红绿灯”与普通信号灯并无两样,但仔细观察发现灯柱上多了一个按钮——— “行人过街请按钮”的操作键。 记者按下按钮,等待约10秒钟左右,该路段过街红绿灯即变成绿灯,并有语音提示行人;但机动车道恢复通行后,第二次按下按钮,则需要等待1分钟左右。


“行人要过街时,按一下按钮,等待10多秒后亮起绿灯,机动车道的绿灯则变成红灯。”该负责人说, 当市民按了按钮后,行人过街的绿灯将亮20~30秒,第二次操作要在1分多钟左右(供机动车通行)之后才能生效,不同路口设置的等候时间则有所不同。 记者了解到,市公安交警部门目前已在惠博大道、三环北路、东江二路等路段设置了“触摸式红绿灯”,接下来计划在市区龙湖大道再安装一组,以满足行人安全过街的需求。该设备现还处于调试和试用阶段,若试用效果好,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 via.惠州日报



惠东海域又出现罕见奇观!大家都争相去看!现场视频曝光!


日前,网友@独D寒江雪 又发帖称, 惠东海域真的有海豚出现。 刚进入休渔期,几名钓友在惠东海域发现一群戏水海豚,场面震撼。


时间:2017年5月6日
地点:惠东海域(大青针)
视频提供:港一船家根叔、老友钓具阿星


话不多说,看视频(时长约44秒)


目睹者这样说 “我们在大青针(即针头岩)看到的,这种机会很难得。”昨天,终于联系上目睹海豚群的黄先生。他是一个旅游公司的负责人,管理着多条船。6日下午三四时许,他带着多位游客到针头岩附近钓鱼,突然看见海豚群在戏水。 “几百条海豚,我们四条船的人都看到了,当时很惊讶。” 黄先生介绍,海洋有海豚不奇怪,但一下子有数百条海豚戏水就不是经常性出现的。 他和游客都赶紧拿出手机拍照和录像。据他介绍,他在五六年前也曾在惠东海域看过海豚群,不过只有一两百条,这次比较震撼。


部门:确有其事。 “经向视频拍摄人核实,确有其事。”省渔政总队惠州支队指挥中心主任陈晋强介绍,他在海上执法10多年来没遇见过海豚群,如此大规模的出现更是没听说过。 不过,执法人员平时巡航的海域以近海为主,比较少到外海。同时,据老渔政人员介绍,海豚群十几二十年前较常见。 “海豚群的出现应该跟水质有关,这些年惠州海域水质改善了很多。”陈晋强介绍。


“我们渔政执法人员驾驶快艇路过大辣甲至三门岛海域时,偶尔会看到一条海豚跃出海面玩耍的。” 省渔政总队惠州支队44603渔政船指挥长魏远志介绍,针头岩是惠州市的一个国家领海基点,已经相对很靠“外海”了,那个地方出现海豚应该不稀奇,只要不是集体冲滩或死亡等异常现象,应该是正常现象。 陈晋强呼吁,如果过往船舶发现海豚群,要注意避让。如遇误捕海豚的,要及时向渔政部门报告。 via.今日惠州网


惠州第八次组团 亮相深圳文博会


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深圳文博会”)今天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惠州第八次以城市组团形式参展。 本次惠州参展主题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市直及7个县区110家文化企业携创意文化产品或项目集中参展呈现新亮点新风采。


笔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 惠州精心组织各个县区最具传统或现代特色的创意文化产品参展深圳文博会,110家文化企业200多种文化产品集体亮相,其中40余家进行现场产品展销,10余家企业现场展演,50余家企业进行项目招商推介。 受到中外客商喜爱和关注的罗浮山百草油、东平窑瓷、龙门十大旅游手信、海龟系列文创产品和海洋文化玉雕摆件全系列衍生文创产品等惠州县区特色文化产品今年将悉数亮相深圳文博会。


本次惠州展区位于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文化产业综合馆内, 展位面积为300平方米。惠州团展位设计主要以“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为主题,运用现代与科技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充分展现惠州“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的生态魅力及惠州历史名城的悠久文化。而在色彩运用上,展区主要使用翠绿色和湖蓝色相结合,用绿色引领发展,清水带来生机的寓意,使惠州成为文博会的绿色“亮点”,更好地体现出惠州优越的投资环境。 via.南方日报


第三东江大桥钢围堰成功下水


市区第三东江大桥建设又有新进展啦! 昨日上午,备受市民关注的第三东江大桥首节双壁钢围堰成功下水,填补了我市市政工程在该领域的施工空白,同时也标志着该座连通市区江北、下角与梅湖的跨江大桥正式进入水下承台施工阶段。 至此,第三东江大桥全线关键控制性节点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作为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PPP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东江大桥位于京九铁路跨江铁路桥往南、合生大桥往北,一侧连着江北片区的惠博大道和三环北路,另一侧连着下角、梅湖等片区。 该大桥长约957.6米、宽42米,规划双向8车道,合同工期为3年半,力争2019年4月完工。


当日10时15分许,记者在第三东江大桥施工现场看到,经过1个多月的焊接拼装,大桥约2层楼高的15号主桥墩首节双壁钢围堰顺利下水。据介绍,第三东江大桥15号主桥墩双壁钢围堰整体共有4节,长约41米、宽15.04米、高25.5米,最深处将至河床以下8.5米,距离江面20余米深,剩余部分将陆续投放下水。 “双壁钢围堰相当于水中的操作平台,将下沉至河床以下,为大桥的承台施工提供挡水结构。”第三东江大桥项目经理姜振福介绍, 钢围堰下水也是第三东江大桥施工的重点和难点,该大桥共有3个主墩,除15号主桥墩外,其余2个主墩正在进行钢围堰的焊接安装,预计每个主墩承台至少施工3个月才能完成。


此外,第三东江大桥桩基工程已全部完工,南岸、北岸的引桥陆上桥墩承台施工也在推进中,而大桥与惠博大道的互通立交目前正在修建匝道, 预计国庆前可以放通惠博大道与三环北路的互通道路。 “我们将科学组织施工,抓好工程安全管理和质量,力争项目早日建成,方便市民出行,助力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姜振福表示。 via.惠州日报


博罗惠东入围2017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候选名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