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管如何破局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恒生前海基金2025校园招聘 ·  3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招商银行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开启! ·  3 天前  
爱平度  ·  大涨!金价再创新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补库初现端倪,未来关注疫情扰动——2019年1-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20-02-03 18:45

正文

文 | 华泰宏观  李超 / 张浩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9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核心观点

2019年工业企业利润同比-3.3%,较上年下滑13.6个百分点。12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6.3%,11月为5.4%。受成本上升、重点行业拖累、基数调高和资产减值计提等因素影响,2019年利润增速明显下滑。12月末规模以上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2%,前值0.3%,补库初现端倪,源于企业乐观预期修复带动工业生产适当发力,未来补库切换需关注疫情及逆周期政策影响。借鉴非典经验,我们认为新冠疫情对工业需求、企业生产、工业品价格、利润率和库存切换等均会产生负面影响,预计会拖累企业盈利,但考虑逆周期政策、摩擦修复等因素,维持2020年企业盈利转正判断。

>> 2019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3.3%

2019年1-12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3.3%,1-11月为-2.1%,较2018年下滑13.6个百分点;1-12月制造业利润同比-5.2%。2019年工业企业利润下滑受多重因素影响:1、需求承压导致工业品销售及营收走弱;2、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升导致利润空间压缩,;3、制造业利润增速下滑,钢铁、石化、汽车等重点行业利润拖累;4、个别行业及企业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根据统计局估计该因素拖累2019年利润增速下降1.2个百分点;5、按可比口径调高2018年盈利增速基数。12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6.3%,前值5.4%,我们认为费用上升、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是当月数据恶化主因。

>> 参考非典疫情经验,2020年新冠疫情或拖累工业企业利润未来走势

2003年非典时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受疫情影响加速下行,工业生产受非典因素扰动导致工业增加值出现回落;PPI同比增速在3月非典疫情加速扩散后也出现回落;营收利润率同比在疫情期加速回落,疫情过后跌幅放缓;此外,2003年非典时期已进入一轮补库周期,但企业补库行为因疫情因素受到压制。借鉴非典经验,我们认为疫情会冲击需求,放假隔离、延迟开工等因素也影响企业生产,公卫开支增加等因素会挤压利润空间,补库切换也受扰动;我们预计新冠疫情或适当拖累企业盈利走势,但考虑政策对冲、中美经贸协议初步落地等逻辑,维持2020年企业盈利转正判断。

>> 12月末产成品库存增速2%,补库初现端倪,新冠疫情或扰动补库切换

12月末规模以上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2%,前值0.3%。我们认为,库存底部蓄力,震荡回升,宏观数据修复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企业对经济的乐观预期,工业生产适当发力促进库存回升。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非典时期企业补库受到一定压制;疫情导致需求受挫,延长休假、居家隔离、推迟复工等措施对企业生产也有影响。我们预计本次疫情可能对补库切换产生扰动。回溯库存周期,需求侧政策刺激往往对库存周期的切换有重要影响,我们预计随着疫情降温,财政货币发挥逆周期作用,政策刺激将推动去库向补库切换。12月末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6%,同比降0.2个百分点。

>> 利润结构:企业盈利总体下滑,行业利润呈现结构性改善

2019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利润较上年增加,利润总额下滑,但行业利润呈现结构性改善。其一,重点行业利润下降拉动作用明显。2019年,钢铁、化工、汽车、石油加工行业利润比上年分别下降37.6%、25.6%、15.9%和42.5%,合计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上年下降7.4个百分点。其二,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分别增长4.8%和3.0%。其三,得益于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2019年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利润分别增长2.2%和5.0%。其四,多数行业保持利润增长,9个行业利润增速超两位数,建材、医药、专用设备等行业维持较高增速。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全球流动性环境超预期收紧,经济下行超预期拖累企业盈利,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疫情进一步超预期恶化,对经济数据产生较大冲击。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全球流动性环境超预期收紧,经济下行超预期拖累企业盈利,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疫情进一步超预期恶化,对经济数据产生较大冲击。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周期,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的使得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变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或缓解其下行,全球资本有望给中国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进行重估的理论。详见我们的系列报告。



近期视角

[ 1 ]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系列报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一)—— 从供给侧看全球资本流动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二 ——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 与信用释放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地产 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四)—— 去杠杆从减负债到增权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五)—— 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六)—— 降成本的实质推进从减税降费到降息


[ 2 ]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系列报告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一)—— 长期负利率源自生产要素困局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二) —— 负利率政策是如何从央行开始传导的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三) —— 负利率金融产品呈现扩散化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四) —— 负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3 ] 热点事件深度观察

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需要什么?

印度砸基建,全球经济看到曙光?

需求仍在筑底,等待企业盈利改善逻辑——工业生产和投资端的积极因素何时体现?

从美债收益率倒挂看“钱荒”风险——兼论资金面异动时,彭博降息概率比CME更准


[ 4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报告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一)——中美贸易摩擦放飞美股黑天鹅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 国历次贸易战胜利了吗?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三) —— 贸易摩擦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四) —— 贸易摩擦可能使两国产生类滞胀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五) —— 贸易摩擦对两国货币政策影响大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六) —— 开放是A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预期差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七) —— 八问美国中期选举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八) —— 贸易战进入雨点小阶段是个渐进确认过程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九)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分化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美国经贸磋商成员中谁最重要?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一)——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二)——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三)——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通胀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四)—— 历史上贸易争端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五)—— 中美关税再升级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六)——中美第一阶段握手言和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七)——第一阶段协议签署后应关注什么


[ 5 ] “风起通胀”系列报告

“风起通胀”系列(一)——通胀历史回顾:核心看猪价和油价

“风起通胀”系列(二)——环保限产可能温和推升明年猪价

“风起通胀”系列(三)——油价会是明年通胀的风险因素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