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城乡建设一PPP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民投委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中心---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政府项目信息平台 www.chnifp.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城乡建设一PPP

香港医疗PPP模式:合作与共赢

城乡建设一PPP  · 公众号  · PPP  · 2017-05-21 09:06

正文

 香港一直致力于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医疗系统,提高医疗人才的专业性,这使得香港的人均预期寿命较长,男子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岁,而女子的这一数字达到87岁,婴儿死亡率也较低,只有1.7‰。但与此同时,香港也面临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增多的挑战,因此,为了保持医疗长期发展,香港需要医疗改革。

   香港医疗系统分为公立和私立两部分,公立医疗系统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2.5%,提供了90%的住院服务和31%的门诊服务,而私立医疗系统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7%,提供的是10%的住院服务和69%的门诊服务,这与内地是明显不同的。

   在双轨制下,为了确保不会有市民因为经济困难而得不到适当的医疗服务,香港政府在公立医疗系统采取的是高补贴、低收费的模式,主要照顾那些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比如长期疾病患者和贫困老人,或是那些需要高昂医疗费用、先进技术和不同专业合作诊治的疾病患者。而私立医疗系统自主定价,由医生单独或者组团为患者提供服务,价格昂贵,只有少数人可以负担。

   这就导致患者选择出现了两极化的问题:公立医疗系统由于补贴高、收费低,使长期疾病患者大部分选择公共服务,随着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轮候时间太长,财政负担沉重,而私立医疗系统由于等候时间短,因此需要短期门诊的患者大部分选择去私立医疗机构,但市民负担大,而且私立医疗系统在慢病管理和服务上存在缺陷,很难在基层发挥作用。

   因此,香港特区政府于2008年提出了医疗改革,其中一个就是要创建多元平台,利用“PPP”模式,加强公私合作,推动基层医疗发展。

   所谓公私合作,就是要在现有的公私营系统中建立一个新的公私合作平台,在公立医疗系统中选择合适的患者,通过政府补贴,使他们在私立系统接受服务。这个平台作为整个医疗服务系统的一部分,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务和收费办法,为市民提供“第三种选择”,从而避免患者选择两极化,维护公私营系统的平衡。

   实现这一模式的基础是政府牵头建立了全港性的电子健康记录互通系统,让公私营医疗系统能够互通临床资料,这样公私营医疗系统才可以互相合作,也为其后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和制度提供保障。

   但PPP模式最大的难点还不在于信息化,而在于如何在多个原则,包括患者接受、私人医生参与、社区具备完成项目任务能力等要素中找到平衡,尤其要在政府补贴和患者分担费用之间找到平衡。

   因此,市场定价非常关键。起初,要做好市场调查,了解要提供的医疗服务在市场中的价格,定价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至于最后能否成功,还要取决于患者和私人医生的数量,私人医生越多,患者越多,选择越多,竞争越大,价格也越低。

   由于政府补贴有限,财政压力大,因此PPP项目必须讲究融资策略,根据项目内容决定费用的高低:如果是必须的医疗服务项目,政府应该更多投入,如果是选择性医疗项目,患者应该自己负担部分费用的,要促使患者共同付费。

   无论是否补贴,补贴多少,政府必须营造一个竞争性平台,有了竞争,医疗费用才能降低。

   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从2008年开始,香港推出了一系列公私合营的实践计划,计划的成功有赖于政策制定、运作模式、足够的资源、大力的宣传来协调和支持。

   为促进基层医疗服务,2014年,香港在3个区开始试行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合作计划:患者只要支付45元港元的普通科门诊费用,其余由政府补贴,就可以在私家医生处接受普通科门诊治疗,私人医生和公立医疗系统互通患者资料。

   这个计划将成为香港医疗系统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成为医改的主要策略,因为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多种就医选择,减少门诊服务需求,推动家庭医生概念,为患者提供跨级别、跨专业的全人综合护理,强化慢性病管理,从而更有效的预防疾病,提早发现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支持普通科门诊资助计划,香港医管局在年度预算中,拿出数亿港元设立了公私营合作基金,并将之制度化,目前,普通科门诊资助计划正在分为不同阶段3年内推广到香港全部地区。而且,香港还利用基金的投资回报推动不同的合作计划的开展,比如加入精神健康等的慢性疾病等。

   除此之外,为了鼓励更多市民接种疫苗,减少感染、季节性流感和出现的严重并发症,降低市民患病风险,保障健康,香港还推出了公私营合作疫苗资助计划:政府为65岁以上老人、6月龄~12岁儿童等提供资助,在私人医生那里接种疫苗,这样可以增加接种地点,方便市民,让其可以有更多选择,减轻市民负担。

   这项计划规定,参与计划的市民免费在私人医生处接种疫苗,政府为私人医生资助港元共计190元,其中160元为疫苗费,30元为服务费,私人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向市民额外收费,但必须在网上和诊所公布,做到公开、透明。

   市民可以在政府网页了解私人医生的详细情况,并在定点诊所接种,在出示身份证和疫苗接种记录后,必须签署接种同意书,接种以后,医生通过政府搭建的网络平台申领款项,政府审核后,发放资助费用。

   为了保障计划的进行,政府对服务提供者,也就是私人医生提供足够的支援,例如通过网络发放资料,通过热线电话为参加医生提供指导,比如,规定私人医生必须使用卫生署药品办公室注册批准的流感疫苗,指导私人医生如何保存疫苗,保证疫苗质量。

   政府还加大了宣传力度,吸引患者和私人医生的参与,通过多元化的管道,比如新闻发布会、电视台、电台宣传、媒体访问等,争取大家的支持。

   通过评估发现,2015~2016年度,香港流感疫苗接种大约59万例,而通过疫苗接种资助计划的有20万例,已占1/3,随着接种市民的增加,疾病患者有所减少。对医生的参与情况进行调查显示,目前这项计划已覆盖全港所有地区,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部分医生不再额外收费,或者只收少量费用。

   为确保技术和成效不断更新,政府还建立了审查机制,参考审计署、廉政公署的方式,收集核对医生保存的患者同意书,规定医生必须保存7年,例行巡查公立资源是否被滥用,电话随访确定患者是否接受疫苗。如果发现问题,政府发出忠告、严重警告,如果有行骗行为,政府将诉诸法律,把不良医生剔除出计划。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中国投资协会民投委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中心中国投资协会民投委内设的非盈利机构,其主要职能是:1. 搭建PPP综合服务平台;2. 提供专业的咨询及培训服务;3. 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牵线搭桥;4. 汇集PPP业内专家,打造PPP高端智库;5. 组织高级别的PPP课题研究与PPP规划设计;6. 建立PPP项目大数据中心、PPP信息网络和研发PPP专项基金等。中国融投网作为中国投资协会PPP工作中心的专业服务网站,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政府项目服务平台。

地    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盛景国际A座10楼

联系电话:010-57537165

邮    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