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商参略
了解财经信息,通往财富之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正商参略

“萨德”已到家门口,中国准备好了吗?

正商参略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3-08 09: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面 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 政商内参


By政商内参 (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 微信号: zsnc-ok


内容综合自:参考消息(微信号:ckxxwx)、环球时报、中国青年网、新华网等。


“萨德”还是来了!


当地时间3月7日上午,韩国国防部发布消息,萨德系统的部分装备,前一日(3月6日)已经通过军用运输机运抵驻韩美军乌山空军基地。 韩国防部表示将尽快经过相应程序陆续将萨德系统部署在星州基地。




萨德部分装备已抵韩。


“萨德”最快4月开始服役


“萨德”反导系统导弹发射部分由6台发射车组成,每台发射车可搭载8枚导弹。此外,“萨德”反导系统还包括雷达系统等其余装备。


据悉,3月6日运抵韩国的“萨德”系统装备包括两台发射架车,“萨德”系统相关装备将在1-2个月内全部抵达韩国。


有观测认为,“萨德”最快将于今年4月开始服役。韩军一位负责人就此表示,“萨德”何时完成部署属于高度机密,暂不宜透露。



离乐天正式签署“让地”协议仅仅一周之隔,美韩便如此急不可耐地推动“萨德”落地。而面对近在“家门口”炫武的“萨德”,中国做好准备了吗?


如何破解“萨德”的“拱卒”?


“萨德”入韩也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多家外媒都用“充满争议”来形容这一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称,“萨德”的部署惹怒了中国和俄罗斯,这两国将“萨德”的雷达系统视为安全威胁。《时代》周刊还引用韩国国内反对“萨德”人士的话说:“‘萨德’带来的安全优势会被因其导致的韩国与中国及俄罗斯关系的恶化后果而掩盖。”


此前,曾有美媒表示,中国有40种方法制裁韩国,令其生活困难。同时也有国内学者预测,一旦韩国正式部署“萨德”,中韩将处于“准断交”状态。


▲美国Quartz网站:中国有40种方法制裁韩国


如今,当“萨德”入韩已经启动,怎样出手反制?


一方面,中国需要继续对韩施压;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从军事层面采取反制措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赵小卓告诉 参考消息网-锐参考 。他认为, 中国从政治、经济、人文等多个层面对韩施压 ,目的是告诉韩国,如果仍一意孤行,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而军事层面的反制包括两点。赵小卓指出: 一是提升战略威慑能力 ,研制能够突破反导系统、具备战略突防能力的导弹,加强导弹的战略威慑作用。这不仅是对“萨德”和韩国而言,也是建立军事强国的底气和能力; 二是从技术上防范“萨德”的X波段雷达 ,让其看得不是那么远、那么清楚、那么真切。


“‘萨德’风波发展至今, 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美国 。”赵小卓说,“萨德”系统对防御朝鲜导弹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但 韩国因部署“萨德”,损害了三方面关系:朝韩关系;中韩关系;俄韩关系 ——可谓代价很大。他认为,“中国对韩国的反制措施不光是针对韩国的,也是要做给别的国家看,告诉外界,中国对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


军事专家千里岩接受 参考消息网-锐参考 采访时也表达了相似观点,他认为,对于韩国这种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战略安全利益的行为,必须给予严厉的惩戒,否则放任下去,必然造成我们周边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拿着给美国当卒子“拱”换取利益而不受惩罚。


对于如何破解“萨德”的“拱卒”,千里岩的观点是,要想抵消“萨德”系统的损害,就应当跳出半岛这个框架看待问题。 短期内,中国可对现有的战略威慑力量进行适当扩充和布局调整;同时考虑建立弹道导弹之外的多种战略威慑手段。


中国为什么对萨德入韩反映强烈?


有网友有疑问:朝鲜连续试验核武器、试射导弹,韩国难道没有权力增加防御设施吗?

当然有。但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且不能针对第三国。萨德入韩,防御不了北朝鲜的短程、低空导弹,更防御不了能覆盖首尔全部地区的火箭炮、大口径常规火炮。相反, 萨德带有“高倍望远镜”(雷达监视半径2000公里),雷达可以窥视到大半个中国的飞机起飞、导弹发射。

从萨德部署的“星州基地”位置来看,也不是用来防御韩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政治最重要的首尔的,萨德拦截弹最大射程200公里,最大射高估计为100多公里。而星州郡距离首尔200公里,距离38线更是达到260公里。

所以,萨德入韩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是非常明显的。


背景资料: 什么是萨德系统?


之前,韩美两国军方在韩国首尔发表联合声明称,由于“朝鲜的核武器及导弹威胁”,韩美决定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即“萨德”系统。



“萨德”系统是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该导弹系统由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承担主要的研发和生产,是一种可车载机动部署的反导系统, 具备在大气层内外拦截来袭的短程、中程和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的独特能力。


一套“萨德”系统通常由指挥中心、1部地面X波段雷达、6部8联装发射装置和48枚拦截弹组成,其拦截高度介于大气层内40千米以上至大气层外150千米之内,射程可达200千米,可以击中超音速8倍以上速度发射的弹道导弹。



“萨德”系统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X波段雷达。 “萨德”的核心装备AN/TPY-2雷达探测距离最远可达2000公里,且分辨率非常高,可以完成探测、搜索、追踪、目标识别等多功能任务。


据报道,“萨德”目前已经进行了多次拦截实验,取得优异成绩,可以说 “萨德”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之一。 如果 部署在韩国,将成为美国东亚反导体系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萨德”探测距离最远范围远远超出防御朝鲜导弹所需,不仅直接损害中国等国的战略安全利益,也破坏地区和全球的战略稳定。


国防部此前回应“萨德”部署:中国军队将做好必要准备



国防部发言人任国强此前表示,对于美韩在韩部署“萨德”的立场,我们是一贯而明确的,我们坚决反对美韩这样做。中国军队将做好必要准备,坚定捍卫国家安全。



“萨德”特点:

来源:军报记者(ID:jfjbdzzy)综合


一是导弹射程远,防护区域大。 “萨德”的射程达到300千米,可防卫半径200千米的区域。


二是拦截高度和摧毁概率较高。 “萨德”拦截高度为40至180千米(即大气层的高层和外大气层的低层),号称“当今世界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弹道导弹的陆基反导系统”。


三是采用“动能杀伤技术”,破坏威力大。 “萨德”系统拦截弹的破坏机理则是“碰撞-杀伤”,以高速撞击来引爆目标弹头,其间产生的高热可使生化战剂失效。


四是机动能力和系统生存性较强。 每辆“萨德”发射车全重(含10枚所携拦截弹)约40吨,可快速空运至所需战区,并通过公路机动变换阵地躲避打击。发射车从装弹到完成发射准备不超过30分钟,待命中的拦截弹接到命令后几秒钟便能发射。


五是数据兼容性强,系统应用广泛。 “萨德”设计之初就把系统兼容性确定为技术重点,并在试验中解决了与海军的链接互通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目标识别能力强大。 “萨德”系统使用的AN/TPY-2型X波段雷达,号称当今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强的陆基移动雷达。美军方宣称其探测距离为500千米。由于雷达探测距离与目标的雷达截面积密切相关,故该型雷达对于弹体尚未分离的上升段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探测距离应在2000千米以上。该型雷达可在870千米距离探测到雷达截面积较小的隐形目标,故具备相当的反隐型战机能力。该型雷达使用的窄波束,则能在580千米左右的距离精确评估目标弹头的预计位置,并识别假弹头。


在东北亚特定地缘环境下,“萨德”在韩国实施“前沿部署”后,其雷达监控范围可深入覆盖东北亚腹地 ,平时可摄取该地区国家诸多情报、积累目标特征数据,战时则充当早期识别与跟踪工具、提升导弹拦截概率。这就使“萨德”不局限于充当单纯的被动防卫性“盾牌”,还具备了相当的攻势防御能力,从而远远超出了朝鲜半岛防卫的需求,极大危害到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