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住在上海
上海房地产及时播报与独家分析。关注后回复“大虹桥”、“青浦”、“新江湾”、“大宁”、“仁恒滨江园”等板块和楼盘关键词,收看往期魔都板块与小区点评。原创的上海地产评论有温度、有营养,上海购房者必看的专业地产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本地宝  ·  上海及周边9个爬山好去处推荐 ·  3 天前  
上海本地宝  ·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住在上海

“远郊刚需”三次买房 一次卖房的经验分享|只要努力,梦想都能实现。

住在上海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6-13 19:23

正文

#丈母娘催我上车,硬凑出二十几万首付#


09年的时候,我从内陆省会城市的事业单位辞职投奔上海同学,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想过上海买房的事情,几年里租房子,从松江泗泾的会波苑到浦东三林的凌兆新村、东旺名苑、博学家园,再到世博旁边的上钢三村,一两年就会搬一次家。12年底的时候,丈母娘强令买房,否则女儿回西安要拜拜。


我清点了几遍自己的细软财物, 只有十万六千块。 为了结婚,一边筹款一边去浦东各个地方看。老家是鄂省村里,林副主席家乡,标准十八线城市。那里除了黄冈中学、除了应试教育发达、孩子们能上211/985,其他就剩下穷。穷人怎么读大学?家长把孩子供完高中,送到大学后,学费助学贷款,生活费孩子自己做家教兼职。


就是这样的状态,在买房时,自己的父母没有支援一分首付,哥哥凑了三万,妈妈这边的几个亲戚借了六万,找大学宿舍同学凑了六、七万。这样二十几万的首付就出来了。(在这里,有人问,女方给支援吗?不要开玩笑了,陕西那边认为结婚买房是男人的事情。)


#2013年,第一次买房,选择了惠南#


因为预计所有款项是春节后到齐,所以12月底只是去实地考察。那时候在三林住,目标就很干脆简单,浦江镇、周浦镇和惠南镇。浦江镇申嘉湖高速南的动迁小区,有50平多小面积,大约在1.7万。周浦镇和惠南镇则是因为16号线即将在13年底通车。周浦镇也是看南四高小区,那个时候,小面积可能是1.5万单价。而 惠南镇 则离周浦镇更偏远一、二十公里,但因为曾是南汇区政府驻地,生活设施比较完备,单价可以找到1万+。


到了13年3月,开始行动的时候,发现市场上春节后和春节前完全不一样,跳跃得厉害。只好匆匆地找了惠南镇当地的中介帮着物色推荐,没有经验也没有讲究什么,在这个中介手里,拿了 一套78平的毛坯,还是一楼,但带大院子。 当时还要现扯结婚证,时间很快就到了3.30。一会儿讲要收差额20%的税、一会儿严查包装,还好波澜不惊,到了7月房产证下来了,但此时楼市政策已经偏紧,贷款拖了两个月到9月才发放,被房东骂得狗血淋头,还给了人家一万块钱赔偿。


拿了这个毛坯房,空放到了第二年,开始考虑装修。手里始终没大钱,还要还亲戚朋友借款。当时想着清包五万块钱搞定。找了清包师傅,师傅自己负责水电油漆,他再找别的泥瓦匠和木工。自己周末去建材市场挑选建材和辅料,大件如瓷砖、实木地板、实木门等,小件如电线、水管等,还在家装展览会上订硬装家电。由于对封阳台、打衣柜等成本控制不当,最后算上师傅工资, 我竟然花了十万+。 我后来还去过苏州蠡口买过实木家具。好吧,既然选材都这么仔细,自己住也挺好,刷刷信用卡,也就过去了,再也不用租房,可以夫妻双双把家还了。


江山静好,岁月无声。13年底16号线地铁顺利通车了,这套房子在14年到了1.4万单价,15年也没有大动,或许小区太小、太差,始终和惠南镇近十年房龄的房子有几千差价。而我自己,也早出晚归地去浦东金桥上班,惠南镇的公共交通还可以,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的上下班单程路程。


15年同事有买曹路的房子,有买顾村保利的二套,房市又在悄然变热。我没有做什么,只是这一年人才引进落户了,夫妻二人的户口都放在惠南的房子里。


#2016年,第一次卖房,犯了这些错#


在16年春节刚过,受周围同事买房启发,加之政府营业税由原来的5年变2年就可以免征,我决定置换房子。理工男的行动力很强,很快房子挂遍了镇上的中介。当时小中介建议挂130万,我在链家、房天下主动挂140万,像HY却主动压我价到120万,所以我就不理这家了。此时的我也清楚房子的劣势:一楼、有房贷、有户口。我第一次买房时磕磕碰碰,第一次卖房时也有些问题考虑不周。


大约挂了两周(2月底),我的买家出现了。我犯的第一个错,是让中介套了我的底价,并且在电话里莫名其妙地降价了五万。犯的第二个错,签居间时我没重视这个下家也在卖房子的信息,即我的房子处在下家的置换链里。我的卖房款要分三批才拿到,网签时拿65万,下家的下家贷款到位时50万,下家买我房子办贷款20万。也就是我要差不多等下家卖完房子,去名、贷款下来,我才能拿到关键的第二笔50万,因为第一笔房款差不多要用在我自己房子的提前还贷,第二笔才好当置换首付款。我醒悟后去大闹中介店,最后把下家卖房每个时间节点用补充协议写下来了,并尽可能提前。事件最后的结果是, 我3.10拿到第一笔款,5.20拿到第二笔款,7.1拿到第三笔款。


#3.25之后买入奉贤新房#


房子签掉后,我迅速看房,一刻都不耽误。还好3.25出来了,五年社保外加对首付贷的管制。市场在整个四月份冷却了。我去看的新房,祝桥的同济东时区和东亚启航公馆,那时前者精装2.5-2.6万,后者因为紧挨变电站毛坯2.2万还可以先首付一成。终因自己房子未去名以及首付要五月才到位作罢。随后我在一中介的带看下,去了南桥新城东北角(实际归奉贤金汇镇)的天和前滩时代。(可以在《住在上海》后台对话框回复 #金汇# 查看写过的奉贤和金汇相关板块测评文章~)由于3.25的五年社保限制,这个盘潜在买房者被刷掉不少,我因为沪籍受到欢迎。 销售接受了我拖两个月付首付以及等我去掉惠南镇房子的名字。 这个盘距离人广30公里,闵行浦江镇正南方位,未来BRT快速公交在旁边设站可以到东方体育中心,同时去浦西的莘庄也很方便。 当时这套房子单价2.1万不到,83平小三房。


在16年夏天时候,受新场地王、祝桥地王以及上海东站规划的影响,惠南镇的房子单价很快整体加了1万多。这个我不后悔,因为我自己也置换成功了。


#买了单价1万的“小二套”放户口和暂住#


在惠南老房子过户和奉贤期房办理手续的时候,我那时候仍然在上海远郊游走, 希望找个小二套放户口和自己暂住(虽然目前在金桥上班,但公司已经在金山买地,建好了自有厂房七月就搬过去~), 目标单价1万元。而且我已经咨询好了房产交易中心和税务,期房虽没过户但房贷下来、合同备案之后,这期房即为首套,享受首套税务政策和房贷优惠政策; 再买就是二套,贷款利率为1.1倍。


大概在5、6、7月,我去过 青浦北、青浦新城、朱家角, 去过 浦东临港新城、泥城镇、芦潮港, 去过 奉贤 奉城镇, 去过 金山北部 。青浦在地王的催化以及17号线预期下,像朱家角这些地方跳涨得特别厉害,泰安公寓1.3万迅速站到2万。浦东泥城镇也是,6月份的动迁房1.25万单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年底的2万。这几个热门远郊行情太大我拿不了,后来考察到了金山北部。


金山北部沿G320国道分别是 亭林镇、朱泾镇和枫泾镇。 三镇较为远离石化新城,亭林的特点是松江、奉贤、金山 三区交接, 区位交通优势好, 有金山铁路站点 ;枫泾是旅游古镇, 与浙江嘉善县接壤,且是金山重点支持的镇; 朱泾则是原老县城,在教育、生活设施等方面胜枫泾、亭林一筹。


当时除朱泾镇在2万+,其他两镇单价基本在1.2万+。在朱泾镇考察的时候,我发现朱泾合并的新农镇现在叫新农社区这个地方,离朱泾镇区3.5公里, 有房龄不老、面积不大、单价在8K的房源。 很快在街上中介带看下,确定了一套05年、面积为70余平的多层房子,小区绿化可以。由于在朱家角和泥城之间犹豫不决错过,我这次一周之内就网签付了五成首付。时间进度很快, 8.16网签首付,9.30房本就下了,到了10.8就放款。


#我觉得上海是一个相信努力的城市#


我一个穷屌丝,金桥上班的小白领,从13年到16年经历了上海远郊三次买房和一次卖房,希望对他人有启发。或许有人觉得我买房路子走错了,不应该一房拆分为二房,不应该留在远郊应该往靠近人广的方向去。我就有同事卖掉浦东康桥的次新去置换市区老破小学区房。不过我至少在11.28认房认贷前完成了所有的置换工作。


我觉得,来上海晚不要紧,工资低不要紧,只要健康,努力工作,每个人的家园梦、上海梦、中国梦都会实现!



《住在上海》原创内容,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抄袭。



以上为正文内容,本文为《住在上海》粉丝投稿!欢迎更多上海购房者投稿分享买房经验!投稿要求和稿费标准详戳 👉 投稿说明 感谢链家APP对本栏目的赞助!



扫码关注收看《住在上海》

收看上海真实购房经验分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