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3年3月,开始行动的时候,发现市场上春节后和春节前完全不一样,跳跃得厉害。只好匆匆地找了惠南镇当地的中介帮着物色推荐,没有经验也没有讲究什么,在这个中介手里,拿了
一套78平的毛坯,还是一楼,但带大院子。
当时还要现扯结婚证,时间很快就到了3.30。一会儿讲要收差额20%的税、一会儿严查包装,还好波澜不惊,到了7月房产证下来了,但此时楼市政策已经偏紧,贷款拖了两个月到9月才发放,被房东骂得狗血淋头,还给了人家一万块钱赔偿。
拿了这个毛坯房,空放到了第二年,开始考虑装修。手里始终没大钱,还要还亲戚朋友借款。当时想着清包五万块钱搞定。找了清包师傅,师傅自己负责水电油漆,他再找别的泥瓦匠和木工。自己周末去建材市场挑选建材和辅料,大件如瓷砖、实木地板、实木门等,小件如电线、水管等,还在家装展览会上订硬装家电。由于对封阳台、打衣柜等成本控制不当,最后算上师傅工资,
我竟然花了十万+。
我后来还去过苏州蠡口买过实木家具。好吧,既然选材都这么仔细,自己住也挺好,刷刷信用卡,也就过去了,再也不用租房,可以夫妻双双把家还了。
江山静好,岁月无声。13年底16号线地铁顺利通车了,这套房子在14年到了1.4万单价,15年也没有大动,或许小区太小、太差,始终和惠南镇近十年房龄的房子有几千差价。而我自己,也早出晚归地去浦东金桥上班,惠南镇的公共交通还可以,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的上下班单程路程。
15年同事有买曹路的房子,有买顾村保利的二套,房市又在悄然变热。我没有做什么,只是这一年人才引进落户了,夫妻二人的户口都放在惠南的房子里。
在16年春节刚过,受周围同事买房启发,加之政府营业税由原来的5年变2年就可以免征,我决定置换房子。理工男的行动力很强,很快房子挂遍了镇上的中介。当时小中介建议挂130万,我在链家、房天下主动挂140万,像HY却主动压我价到120万,所以我就不理这家了。此时的我也清楚房子的劣势:一楼、有房贷、有户口。我第一次买房时磕磕碰碰,第一次卖房时也有些问题考虑不周。
大约挂了两周(2月底),我的买家出现了。我犯的第一个错,是让中介套了我的底价,并且在电话里莫名其妙地降价了五万。犯的第二个错,签居间时我没重视这个下家也在卖房子的信息,即我的房子处在下家的置换链里。我的卖房款要分三批才拿到,网签时拿65万,下家的下家贷款到位时50万,下家买我房子办贷款20万。也就是我要差不多等下家卖完房子,去名、贷款下来,我才能拿到关键的第二笔50万,因为第一笔房款差不多要用在我自己房子的提前还贷,第二笔才好当置换首付款。我醒悟后去大闹中介店,最后把下家卖房每个时间节点用补充协议写下来了,并尽可能提前。事件最后的结果是,
我3.10拿到第一笔款,5.20拿到第二笔款,7.1拿到第三笔款。
房子签掉后,我迅速看房,一刻都不耽误。还好3.25出来了,五年社保外加对首付贷的管制。市场在整个四月份冷却了。我去看的新房,祝桥的同济东时区和东亚启航公馆,那时前者精装2.5-2.6万,后者因为紧挨变电站毛坯2.2万还可以先首付一成。终因自己房子未去名以及首付要五月才到位作罢。随后我在一中介的带看下,去了南桥新城东北角(实际归奉贤金汇镇)的天和前滩时代。(可以在《住在上海》后台对话框回复
#金汇#
查看写过的奉贤和金汇相关板块测评文章~)由于3.25的五年社保限制,这个盘潜在买房者被刷掉不少,我因为沪籍受到欢迎。
销售接受了我拖两个月付首付以及等我去掉惠南镇房子的名字。
这个盘距离人广30公里,闵行浦江镇正南方位,未来BRT快速公交在旁边设站可以到东方体育中心,同时去浦西的莘庄也很方便。
当时这套房子单价2.1万不到,83平小三房。
在16年夏天时候,受新场地王、祝桥地王以及上海东站规划的影响,惠南镇的房子单价很快整体加了1万多。这个我不后悔,因为我自己也置换成功了。
在惠南老房子过户和奉贤期房办理手续的时候,我那时候仍然在上海远郊游走,
希望找个小二套放户口和自己暂住(虽然目前在金桥上班,但公司已经在金山买地,建好了自有厂房七月就搬过去~),
目标单价1万元。而且我已经咨询好了房产交易中心和税务,期房虽没过户但房贷下来、合同备案之后,这期房即为首套,享受首套税务政策和房贷优惠政策;
再买就是二套,贷款利率为1.1倍。
大概在5、6、7月,我去过
青浦北、青浦新城、朱家角,
去过
浦东临港新城、泥城镇、芦潮港,
去过
奉贤
奉城镇,
去过
金山北部
。青浦在地王的催化以及17号线预期下,像朱家角这些地方跳涨得特别厉害,泰安公寓1.3万迅速站到2万。浦东泥城镇也是,6月份的动迁房1.25万单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年底的2万。这几个热门远郊行情太大我拿不了,后来考察到了金山北部。
金山北部沿G320国道分别是
亭林镇、朱泾镇和枫泾镇。
三镇较为远离石化新城,亭林的特点是松江、奉贤、金山
三区交接,
区位交通优势好,
有金山铁路站点
;枫泾是旅游古镇,
与浙江嘉善县接壤,且是金山重点支持的镇;
朱泾则是原老县城,在教育、生活设施等方面胜枫泾、亭林一筹。
当时除朱泾镇在2万+,其他两镇单价基本在1.2万+。在朱泾镇考察的时候,我发现朱泾合并的新农镇现在叫新农社区这个地方,离朱泾镇区3.5公里,
有房龄不老、面积不大、单价在8K的房源。
很快在街上中介带看下,确定了一套05年、面积为70余平的多层房子,小区绿化可以。由于在朱家角和泥城之间犹豫不决错过,我这次一周之内就网签付了五成首付。时间进度很快,
8.16网签首付,9.30房本就下了,到了10.8就放款。
我一个穷屌丝,金桥上班的小白领,从13年到16年经历了上海远郊三次买房和一次卖房,希望对他人有启发。或许有人觉得我买房路子走错了,不应该一房拆分为二房,不应该留在远郊应该往靠近人广的方向去。我就有同事卖掉浦东康桥的次新去置换市区老破小学区房。不过我至少在11.28认房认贷前完成了所有的置换工作。
我觉得,来上海晚不要紧,工资低不要紧,只要健康,努力工作,每个人的家园梦、上海梦、中国梦都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