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行政法论文篇目年表(
202
4
年)(之
二
)
【
数字行政
篇】
整理
朱紫琳
(
北京
大学法学院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
博士生)
审校
宋华琳(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
美国行政法篇目年表系列
美国行政法论文篇目年表(2023年)(上)【总论篇,181篇】
美国行政法论文篇目年表(2023年)(下)【规制与分论篇,300篇】
美美与共 | 美国行政法论文篇目年表(2021年)(下)【规制与分论】(宋华琳等整理)
美美与共 | 美国行政法论文篇目年表(2021年)(上)【总论篇】(宋华琳、徐曦昊、谷静萱、郑琛整理)
宋华琳、牛佳蕊、吕正义:2020年美国行政法论文篇目分类选编(上)【总论篇】
宋华琳、牛佳蕊、吕正义:2020年美国行政法论文篇目分类选编(下)【规制与分论】
宋华琳、吕正义编 | 2019年美国行政法论文篇目分类选编(上)【行政法总论132篇】
2019年美国行政法论文篇目分类选编(下篇)【规制、分论122篇】
宋华琳编 | 2018年美国行政法论文篇目分类选编【附中文简评】
目
录
7.1通讯
7.2互联网
7.3网络安全
7.4平台
7.5数字技术与法律实施
7.6人工智能
7.7数据
7.8隐私
7.1
通讯
1.Connor Haffey,
Bridging the U.S. Regulatory Gap: Why the FCC Should Authorize Novel Commercial Space Activities
【弥合
美国规制罅隙
:为何美国
联邦通讯
委员会应
批准
新型商业航天活动】
,
7
7
Fed. Comm. L.J., 1-
27
(202
4
).
【本文探讨了美国商业航天活动的规制空白问题,分析了交通部、商务部及联邦通讯
委员会(
FCC
)
的
角色,主张
FCC
应承担新型商业航天活动的规制
职责,通过
FCC
的
审批
流程,结合其在轨服务、制造和装配(
ISAM
)活动的规则制定,为新型商业航天活动提供清晰的
审批路径,也有助减少机构林立带来的行政负担。】
2.Earl L. “Buddy” Carter,
Federalism
a
nd
t
he Digital Divide: How Smart Permitting Reforms Can Unleash Rural Broadband Access
【联邦制与数字鸿沟:
精巧的
许可改革如何促进农村宽带接入】
,
61
Harv. J. on Legis.,
225
-
250
(202
4
).
【美国农村地区宽带接入存在数字鸿沟,现有复杂的许可体系阻碍了宽带部署,建议通过《美国宽带部署法案》简化许可流程,促进投资和创新,以提高农村和低收入社区的宽带覆盖率。】
3.Jacob Leiken,
Satellite Internet and Laser Links: Are Universal F
SO
Standards Needed?
【卫星互联网与激光链路:是否需要通用的自由空间光通信(
FSO
)标准?】
,
26 N.Y.U. J. Legis. & Pub. Pol’y
.
,
1165
-
1199
(202
4
).
【本文探讨了卫星互联网星链(
SICs
)中自由空间光通信(
FSO
)技术的标准化问题。
FSO
技术因其高带宽和低干扰优势,对卫星互联网至关重要。建议通过标准化组织(如
CCSDS
、
ISO
和
ITU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
FSO
标准化,促进通信和协作,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以平衡技术发展与市场和国际治理。】
7.2
互联网
4.Anu Bradford,
The False Choice between Digital 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
【数字规制与创新中的
虚假二元
选择】
, 119 Nw. U. L. Rev. 377-452 (2024).
【
科技界认为,
对数字经济实施更严格的规制必然会损害创新并阻碍技术进步
,
蓬勃发展的科技经济往往与坚定维护自由市场联系在一起。本文
探讨了数字规制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挑战了严格的数字规制必然抑制创新的通行观点,指出美国科技行业的成功并非仅因坚持自由市场原则规制宽松,而欧洲科技行业的相对滞后也并非仅因规制过于严格。本文强调,规制对创新的影响复杂,需综合考虑法律、经济、文化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
5.Brittan Heller,
Revisiting Code-as-Law: Regulation and Extended Reality
【重新审视“代码即法律”:
规制与
扩展现实技术(
XR
)】
,
26
V
and
. J. E
nt
. & T
ech
. L.,
655-705
(202
4
).
【本文重新审视了劳伦斯·莱西格的“代码即法律”理论,
而
XR
技术全称
Extended Reality
,即扩展现实技术。它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产生的一个真实与虚拟组合、可人机交互的环境,是
AR
(增强现实)、
VR
(虚拟现实)、
MR
(混合现实)等多种形式的统称。
本文
分析了
XR
技术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以及法律、规范、市场和技术架构之间的动态关系,主张创建新的网络空间技术治理模式,塑造更加公平的数字未来。】
6.Bryan H. Choi,
NIST’
s
Software Un-Standards
【
落入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标准”
之外的
软件】
,
9
Geo. L. Tech. Rev.
,
65-118
(202
4
).
【本文对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在软件和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制定中的经验进行检视与反思,认为其最新标准多为非强制性的风险管理框架,缺乏具体量化指标。指出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统一标准难以实现,单一的“合理”联邦标准不可能成为灵丹妙药。】
7.Carla L
.
Reyes
,
Law’s Detrimental Reliance on Intermediaries
【法律对中介的有害依赖】
,
92
Geo.Wash.L.Rev.,
1343-1390
(202
4
).
【本文探讨了在金融和资本市场规制过程中,法律对金融中介机构的过度依赖问题,指出这种依赖在面对去中心化技术(如区块链)时会导致规制失灵并产生颠覆。通过分析加密货币领域的多次失败案例,揭示了传统规制框架在应对新兴技术时的不足,并呼吁采用更具去中心化和功能性的规制方法,以提高法律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8.Charles Duan & James Grimmelmann,
Content Moderation on End-to-End Encrypted Systems: A Legal Analysis
【端到端加密系统的内容审核:一个法律分析】
,
8
Geo. L. Tech. Rev.,
1-92
(202
4
).
【本文探讨了在端到端加密(
E2EE
)系统中实现内容审核的技术手段及其法律问题。认为尽管端到端加密的适用有助于保护平台用户隐私,但削弱了政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本
文在现有《窃听法》《存储通信法》等联邦通讯隐私法律下,对信息屏蔽、前向跟踪、同态加密等信息技术的合法性进行检视,指出当下存在的法律不确定性,主要源于旧法未能适应现代加密技术之需。】
9.
Keith Porcaro
,
Gray Advice
【灰色建议】
,
25
Duke L. & Tech. Rev.
48-87
(202
4
).
【本文对当下在线咨询建议服务进行考察,这种服务在法律服务和健康服务领域日益普及,并逐渐暴露其质量和信任问题。呼吁监管机构和专业人士采取措施,提升透明度,确保这些在线建议的质量,同时搭建与传统专业服务的桥梁,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
10.Gregory M. Dickinson,
The Patterns
o
f Digital Deception
【数字欺诈
的
模式】
,
65
B.C. L. Rev
.
,
2457-2507
(202
4
).
【本文分析了数字时代欺诈行为的新特点及其对法律规制的挑战,数字技术被用于针对弱势群体的精准诈骗,本文批判了当前立法者通过限制特定技术使用的方法,建议采取公私合作方式,通过强化私人执法和有针对性地分配政府资源来打击欺诈,而非全面限制技术发展。】
11.Orin S. Kerr,
Terms of Service and Fourth Amendment Rights
【服务条款与第四修正案权利】
,
1
72 U.Pa.L.Rev.
287-328
(202
4
).
【本文通过对现有法院裁判倾向的批判,反思服务条款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影响。认为服务条款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签署的权利合同,界定的是私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允许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获取一定数量的个人信息,并不等于放弃了第四修正案中所规定对隐私的合理期待,或同意面向未来的任何搜查,即服务条款不能削减第四修正案权利的保护。】
12.Primavera De Filippi, Morshed Mannan & Wessel Reijers,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the Rule of Code: Regulation via Governance
【区块链技术与代码
之治
:通过治理
的
规制】
,
92
Geo.Wash.L.Rev.
1229-1280
(202
4
).
【本文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对传统法律规则的挑战,指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自治性和代码至上特性使其难以用传统法律手段规制
。文章提出通过治理而非直接法律干预来规范区块链技术,并基于莱斯格(
Lessig
)的四种规制模式,提出了“通过治理的规制”路径。】
13.Stacy-Ann Elvy,
The Vehicle Monitoring and Collection Technology Era
【车辆
监控与采集
技术(
VMC
)
的
时代】
,
110
Iowa L.Rev.,
43-109
(202
4
).
【本文探讨了
VMC
技术如远程启动、
GPS
跟踪等
的使用
。隐私方面,存在监控与数据采集、数据聚合与后续使用、数据排斥与加剧歧视等风险,车辆数据可能被过度收集、分析和滥用。
VMC
技术和订阅服务使企业能远程控制车辆,影响消费者对车辆的使用,网络安全方面,联网车辆面临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等风险,
VMC
技术相关系统也可能成为攻击目标,危及消费者数据安全。建议通过修订《统一商法典》、完善州隐私法和制定全面联邦隐私立法等措施,来应对
VMC
技术带来的挑战。】
7.3
网络安全
14.Amy C. Gaudion
,
Auditing the Government’
s
Vulnerability Stockpile
【
对
政府
最为薄弱
的漏洞
加以审计
】
,
27
Va. J.
L.
& T
ech
.,
40-113
(202
4
).
【本文探讨了美国政府在网络安全领域对软件漏洞的使用和管理问题,分析了美国漏洞公平性政策(
VEP
)的现状和不足,并通过加强情报
机构
监察长(
IC IG
)的审计职能
,来改进漏洞管理,以实现政府在网络空间的合法行动与隐私保护、行业合作及国际规范之间的平衡。】
15.Brandon Stottler
,
“
Key” Tam: Giving Teeth to Federal Data Security Enforcement
【
“
关键
”
的公益代位诉讼:让联邦数据安全执法有
“
牙齿
”
】
,
109
Minn. L. Rev.
1003-1058
(202
4
).
【本文检视了美国联邦数据安全执法现状的不足,提出通过引入“公益代位”(
qui tam
)诉讼机制来加强数据安全执法,并具体分析了公益代位诉讼在《虚假主张索赔法》(
False Claims Act
)中两种可能的应用方式:一是将检举人(
relator
)视为政府的代理人;二是将检举人视为政府索赔的部分受让人。】
16.Bryan Hance
,
Layered Cyber Deterrence: Panacea or Setback
f
or U.S. Cyber Policy?
【分层式网络威慑:美国网络政策的妙药还是阻碍?】
,
2 Notre Dame J. on Emerging Tech. 1-63
(202
4
).
【本文批判了美国新提出的“分层网络威慑”政策,该政策旨在通过整合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力量积极应对网络攻击。指出该政策存在对私营部门过度依赖以及可能违反国际法等问题。】
17.Madeline Strasser
,
E-Rate Program Expansion: A Pathway to Combating Cybersecurity Attacks in K-12 Schools
【扩大
E-Rate
计划:应对
中小学
网络安全攻击的途径】
,
26
V
and
. J. E
nt
. & T
ech
. L.
865-893
(202
4
).
【本文探讨了美国中小学面临的网络攻击问题,提出通过扩展联邦通讯
委员会(
FCC
)的
E-Rate
项目,将必要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纳入该计划的合格清单,同时为其提供必要的网络安全指导,并整合相关资助计划,提供产品资金支持。】
18.Margaret Hu
,
National Security and Federalizing Data Privacy Infrastructur astructure for AI Governance
【人工智能治理下国家安全与数据隐私基础设施
的
联邦化】
,
92
Fordham L. Rev.,
1829-1853
(202
4
).
【本文探讨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数据基础设施对未来人工智能治理的益处,认为将数据基础设施概念化为关键基础设施的一种形式,可以加强国内的国家安全战略。随着人工智能武器和信息战的威胁与日俱增,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成为网络防御和国家安全的核心,数据基础设施是在法律和技术上构建人工智能治理的综合关键基础设施战略。】
19.Reagan Leverett
,
Is Sunlight the Best Disinfectant? The Role of Regulation in Addressing Cybersecurity Concerns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吗?规制在应对网络安全
关切
中的角色】
,
77
Vand.L.Rev.,
1935-1981
(202
4
).
【本文探讨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
规制
角色,特别是其
2023
年新增的
Form 8-K Item 1.05
披露要求。认为虽然透明度是
SEC
一贯倡导的监管原则,但在网络安全领域,过度披露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负面后果,如市场波动和企业资源浪费,主张采用更细致的
规制进路来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7.4
平台
20.Ayelet Gordon-Tapiero & Yotam Kaplan,
Unjust Enrichment by Algorithm
【算法的不当得利】
,
92
Geo. Wash. L. Rev.
, 305-358
(202
4
).
【本文探讨了社交媒体平台通过收集数据、用户画像,给个人定制个性化平台,实现算法的个性化定制,有可能带来歧视、群体极化、虚假信息,乃至侵蚀民主,这增加了用户参与度和
广告收入。这种基于有害算法的盈利行为应被视为“不当得利”,三种平台不当得利的情形
包括非法歧视、对弱势用户的侵害以及对社会有害的个性化推荐,可通过适用不当得利法则,来剥夺平台的非法收益。】
21.Blake E.Reid
,
Uncommon Carriage
【非公共承运人】
,
76
Stan. L. Rev
.
,
89-159
(202
4
).
【本文检视了“公共承运人”理论在美国互联网平台
规制
中的适用性与合宪性,通过评估内战后电信法中“公共承运人”制度的历史,阐明了“公共承运人”概念及司法适用不具有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因特定的技术和社会背景而不同。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情境敏感”(
context-sensitive
)的
规制进路,强调在评估互联网平台的规制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平台的技术特性、社会影响以及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限制。】
22.David Gray,
Is Google a State Agent?
【谷歌是国家代理人吗?】
,
27 Stan. Tech. L. Rev
.
,
206-263
(202
4
).
【本文探讨了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是否应被视为“国家代理人”从而受到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的约束,通过案例分析,本文认为这些公司通过与政府合作、共享数据以及承担传统上由政府履行的角色,实际上已成为国家的代理人,并进一步讨论如何在隐私保护、政府
规制和企业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23.Ganesh Sitaraman & Morgan Ricks,
Tech Platforms
a
nd
t
he Common Law
o
f Carriers
【技术平台和承运人
的
普通法
规则
】
,
73
Duke L.J.,
1037-1100
(202
4
).
【本文探讨了将科技平台(如操作系统、在线市场、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视为传统“公共承运人”的可行性
,科技平台应承担公共承运人的义务,如平等接入、合理定价和合理拒绝服务等,当下针对科技平台的普通法诉讼仍非常罕见。】
24.Gilad Abiri & Sebastián Guidi
,
The Platform Federation
【平台联邦制】
,
26
Yale J.L. &
Tech.
,
240-323
(202
4
).
【本文探讨了全球数字平台对公共领域的影响,分析了国家如何在保护本地言论规范与享受跨境交流好处之间寻求平衡,并提出了“平台联邦主义”概念。
本文提出,让平台邀请社会重新参与公共话语的规范制定,以维护国内文明的公共领域,限制国家权力。】
25.Janet Freilich
,
Government Misinformation Platforms
【政府信息平台上的错误信息】
,
172
U. Pa. L. Rev.,
1537-1600
(202
4
).
【政府从第三方私人实体处搜集信息,当政府平台传播这些信息时,有时会被认为是权威信息,这会带来误导及信任危机,认为现有的政策工具如免责声明和制裁不能完全地解决政府信息失实问题,应当搜集关于错误信息的信息,应借鉴社交媒体纠正错误信息的方式,及时纠正错误信息,明确负责纠正错误信息的主体。】
26.Jared Silberglied,
To Block or Not To Block: The State Action Problem
w
ith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是否屏蔽:
政府
社交媒体的政府行为问题】
,
9
U. Pa.
J
L.
& Public Aff.
,
268-297
(202
4
).
【政府在社交媒体上屏蔽批评者,
是否构成“政府行为”并违反第一修正案。通过分析最高法院以及各巡回法院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所采用的“目的或外观”测试和“职责与权力”测试,认为尽管各巡回法院的表述不同,但这些测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得出相同结果,最高法院应综合考虑目的、外观、职责和权力等因素来明确判断标准。】
27.Meg Jones & Paul Ohm,
Voting
f
or Consent
【当同意成为一种投票】
,
104
B.U. L. Rev
.1107-1129
(202
4
).
【本文探讨了将用户同意视为一种“投票”行为的可能性,将用户同意重新构想为一种类似于民主选举、公司治理中的代理投票和劳动法中的工会选举的机制,以提升用户对数据使用的控制权和参与感,增强用户在数据隐私和平台设计中的决策权,这一“投票式同意”能够更好地反映用户的真实意愿。】
28.Nabil Shaikh,
Surveillance Class Actions: Reconstructing
a
Federal Data Privacy Private Right
o
f Action
【商业监控的集体诉讼:重构联邦数据隐私
的
私人诉权】
,
172
U. Pa. L. Rev.,
865-912
(202
4
).
【本文探讨了针对平台商业监控(
commercial
surveillance
)行为侵犯用户权益的集体诉讼行为,分析了其面临的《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和宪法上的障碍,提出应通过联邦隐私法克服这些程序障碍,赋予私人诉权。】
29.Neil Richards & Woodrow Hartzog,
Against Engagement
【反对错误的参与】
,
104
B.U. L. Rev
., 1151-1179
(202
4
).
【本文探讨了数字平台中“用户参与度”这一概念的潜在危害,指出其作为一种“免费的”商业模式,通过吸引用户注意力和互动来实现广告收入最大化,但这种模式对隐私、心理健康、民主和社会文化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出应将“错误的参与”作为一种法律概念进行规制,并建议通过数据保护、消费者保护等法律框架来限制
参与的滥用,以保护用户和社会的福祉。】
30.Sari Mazzurco,
Content Moderation Regulation as Legal Role-Scripting
【作为法律角色塑造
的
内容规制
】
,
99
Ind. L.J.
, 1131-1177
(202
4
).
【本文探讨了内容规制如何通过法律角色塑造,
来定义网络平台的角色。引入社会角色理论,认为《通信规范法》第
230
条对法律角色塑造是失败的,提出当前的
规制改革应通过定义平台的角色,如言论治理者、公共承运人等,来塑造平台的行为,并引导公众的期望。】
7.5
数字技术与法律实施
31.David Freeman Engstrom,
The Automated State: A Realist View
【自动化国家:现实主义视角】
,
92
Geo. Wash. L. Rev.
, 1437-1472
(202
4
).
【本文从现实主义视角探讨了政府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法律制定、实施和执行的问题。认为由于
AI
在具有导致和纠正错误、偏见和不公平的双重效果,全面的专门性新规或难以实现。文章主张应通过行政法推动适应性法律框架变革,来实现算法问责,而非依赖激进的立法改革。】
32.Brandon L. Garrett & Cynthia Rudin,
The Right to a Glass Box: Rethinking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riminal Justice
【
玻璃盒子的权利:重新思考人工智能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
】
, 109 Cornell L. Rev.561
-628
(2024).
【
AI
的引入为预测决策提供了新的工具,例如社交网络分析等,但存在
导致
种族偏见和不公正的执法实践
等风险
。文中强调,解释性
人工智能
可能比完全保密的
AI
更好,在刑事司法环境中使用
AI
时,必须采用
“
玻璃盒
”
的方法,即要求
AI
系统具有高度的解释性和透明度。】
33.Bryant Walker Smith, Jeffrey Michael & Johnathon Ehsani,
Ideal Enforcement: How Do We Achieve Optimal Enforcement of Traffic Law as Ubiquitous Enforcement Becomes Technologically Conceivable?
【理想执法:随着普遍执法在技术上成为可能,我们如何实现交通法的理想执法?】
,
30 Mich. Tech. L. Rev.
1-25
(202
4
).
【本文分析了当前交通执法现状,探讨了自动化执法和私人执法的作用,并提出了实现理想执法的四大原则:系统性思考、上游执法、提高规范的可接受性和设计反馈机制。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了青少年驾照分级制度、车辆酒驾检测和下一代自动化交通执法的实施路径,强调执法应平衡技术与人性,追求社会最优而非绝对完美。】
34.Michael Abramowicz & John F. Duffy
,
Major Technological Questions
【重大技术问题】
,
92
Geo.Wash.L.Rev.
1391-1436
(202
4
).
【本文探讨了在面对重大技术变革时,法律应如何适应和调整。借鉴“重大问题原则”,通过分析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案例,强调了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法律应给予新技术发展空间,法院在处理涉及新技术的重大问题时,应保持谨慎不要过度依赖过去的法律原则,避免过早或不恰当的规制。】
35.Matthew T. Wansley,
Regulating Driving Automation Safety
【
规范驾驶自动化安全
】
, 73 E
mory
L.J. 505
-588
(2024).
【由于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
ADS
)带来不同的安全风险,各州使用
SAE
分类进行立法和监管。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在尝试制定自动驾驶车辆安全标准时
,
由于缺乏对复杂软件的经验,行业尚未形成可执行的标准,难以制定出有效的规则。】
7.6
人工智能
36.Adele Barzelay, Jeremy Ng & Mila Romanoff,
Gove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ponsibility in Low to Middle Income Countries: Enabling Pathway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中低
收入国家的人工智能治理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 54 Cal. W. Int’l L.J. 415-458 (2024).
【
本文试图
为
中低
收入国家提供结构化的
人工智能规制之道,
需要考虑具体的
情境
、价值观、社会、经济、政治
图景
以及能力和资源限制
。需设计良好规制实践,为多元利益相关方治理设计导引原则,包括透明、可问责和参与等
】
37.Renee Henson,
Bridging the Divide: Does the EU’s AI Act Offer Code for Regulating Emergent Technologies in America?
【弥合分歧: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能否为美国新兴技术的规制提供范本?】
, 89 Mo. L. Rev. 847-870 (2024).
【欧盟的人工智能法采用基于风险的
规制进路,
根据风险等级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了相应的规制要求。
在比较进路下,
本文探讨了美国
提出的拟议相关立法与行政命令,阐述了美国
政策制定者为平衡创新原则与风险缓解而建立规制路径的最新努力。】
38.Yonathan Arbel, Matthew Tokson & Albert Lin,
Systemic Regul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的系统性规制】
, 56 Ariz. St. L.J. 545-620 (2024).
【本文基于风险分类,为人工智能的系统性规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探讨了
人工智能的当下风险与未来可能的风险
,考虑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成本、收益和不确定性,
指出应
围绕新兴技术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
,包括透明、协调、技术评估、软法、硬法等。
】
39.Benedict Sheehy & Yee-Fui Ng,
The Challenges of AI Decision-Making in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ve Law: A Proposal for Regulatory Design
【人
工智能决策在政府和行政法中的挑战:监管设计建议
】
, 57 Ind. L. Rev.665
-700
(2024).
【
人工智能
做出或辅助的决策必须能够被受影响的个人在法庭或法庭上挑战,例如通过司法审查程序。
人工智能
决策需要是可解释的、透明的,并且定期接受独立机构的审查。
人工智能
在公共决策中的问题被视作公共事务,需要政府行动来处理,而不是留给私人市场,作为政府工具的
AI
必须体现行政法原则和教义,以及政策目标和制度规范。】
40.Alicia Solow-Niederman,
Do Cases Generate Bad A
I
Law?
【判例是否塑造了糟糕的
AI
法律?】
,
25
Colum. Sci. & Tech. L. Rev.
, 260-287
(202
4
).
【本文探讨了司法对人工智能的隐性规制作用,指出当前的人工智能诉讼正在塑造人工智能治理,诉讼可以起到议程设定和审议作用,向私人人工智能系统传递应当如何做的信息。但个案裁判可能存在过度概括化的危险,还存在法律先例与社会关切之间的紧张,需更好地整合司法裁决与公共规制,重新定位人工智能司法判决的角色,使其成为人工智能治理的有益组成部分。】
41.Brent Mittelstadt
,
Brent Mittelstadt
&
Chris Russell,
The Unfairness of Fair Machine Learning: Leveling Down and Strict Egalitarianism by Default
【
公正
机器学习
的不公平性:向下拉平与严格的默认平均主义】
,
30 Mich. Tech. L. Rev.
, 1-55
(202
4
).
【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
ML
)和人工智能(
AI
)中的公平问题,指出当前的公平性措施常通过“向下拉平”(
leveling down
)实现,这可能导致对所有群体的伤害。本文批判了这种严格平等主义的默认做法,并提出“向上拉平”(
leveling up
)的替代方案,即通过设计最小可接受伤害阈值来实现公平,以推动实质性平等,同时强调不应仅通过数学上的平等来衡量公平,而应结合实际的社会、法律和哲学背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42.Daniel J. Solove
&
Hideyuki Matsumi,
AI, Algorithms, and Awful Humans
【
AI
、算法与可怕的人类】
,
92
Fordham L. Rev.
, 1923-1940
(202
4
).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和算法在人类决策中的应用,指出机器决策与人类决策存在根本差异,机器难以处理涉及情感、道德和价值判断的复杂决策,过度依赖算法可能导致决策的简化和扭曲,忽视人类决策中的重要非量化因素。呼吁在将决策权部分或全部交给机器之前,必须更谨慎地考虑人类与机器决策的复杂关系。】
43.Emily Black
et al.
,
Less Discriminatory Algorithms
【
更
少歧视
的
算法】
,
113
Geo. L.J.
, 53-120
(202
4
).
【本文探讨了算法歧视问题,提出在机器学习中存在“模型多重性”现象,即多个模型可能具有相同的预测性能,但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不同。主张在受
公民权利法案保护的领域,如就业、住房和信贷,新的算法治理监管框架应要求,
开发和部署预测模型的实体在实施具有歧视性影响的模型之前,搜索并实施“
更少歧视的
算法”。】
44.Evan Chiacchiaro,
Generative A
I
a
nd Electoral Communications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选举
通讯
】
,
9
Geo. L. Tech. Rev.
, 166-205
(202
4
).
【本文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选举通讯中的应用现状、潜在影响以及规制措施。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如提升选民参与度和知识水平)和消极影响(如错误信息传播和信息环境恶化),建议通过对用户和系统的规制、要求披露和增加公民教育等,在保护民主治理的同时,保留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积极用途。】
45.Margaret Hu,
Critical Data Theory
【批判数据理论】
,
65
Wm. & Mary L. Rev.
, 839-892
(202
4
).
【本文提出对数据理论的批判
,有助于探讨人工智能和算法决策在法律与政策中的作用,分析其对法律、科学、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运用批判性分析来研究监控和隐私法所面临的挑战,评估
AI
和自动化系统
的合法性与合宪性,以及对大规模监禁、限制刑事程序权利等影响。】
46.Maroussia Lévesque,
Analog Privilege
【
拟制
特权】
,
26 N.Y.U. J. Legis. & Pub. Pol’y
, 625-696
(202
4
).
【本文提出了“
拟制
特权”概念,指出精英阶层能够避开人工智能系统,享受
定制化的服务,而普通人则被迫接受人工智能
的标准化处理,这种特权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本文探讨了“
拟制
特权”在法律服务和社交媒体内容审核中的表现,并提出了减少特权、增强问责、改进
人工智能技术和加强外部监督等解决方案。】
47.Mehtab Khan,
Framing Online Speech Governance as an Algorithmic Accountability Issue
【将网络言论治理
塑造为
算法问责问题】
,
99
Ind. L.J.
, 37-61
(202
4
).
【本文探讨了网络言论治理中的算法工具问题,论述了人工智能工具在网络内容生成中的作用,提出应将网络言论治理视为算法问责问题,通过系统性方法评估人工智能工具的技术和规范特征,以促进透明度和问责。】
48.Michele Elam,
Digital Griots, Wampum Codes, and Choreo-Robotics:
Artist-Technologists of Color Reshaping the Digital Public Sphere
【
艺术家
-
技术专家对数字公共领域中种族的重塑:数字艺人、
3D
珠饰和编舞机器人
】
,
26
Yale J.L. &
Tech., 645-670
(202
4
).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系统如何理解社会身份特别是种族身份,并分析其对现实世界政策决策的影响,讨论如何促进数字公共领域的多样性和正义。】
49.Miriam Vogel,
Michael Chertoff, Jim Wiley& Rebecca Kahn,
Is Your Use of A
I
Volating The Law? An Overview
o
f
t
he Current Legal Landscape
【你的
人工智能
使用是否违法?
对
当前法律
图景的
概览】
,
26 N.Y.U. J. Legis. & Pub. Pol’y
, 1029-1126
(202
4
).
【本文全面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法律风险和规制现状,分析了其在消费者保护、刑事司法、隐私、知识产权、合同法等领域的法律问题,并介绍了美国及全球范围内政策的最新进展,并呼吁法律从业者、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合规与创新。】
50.Neel Guha
et al.
,
AI Regulation Has Its Own Alignment Problem: The Technical and Institutional Feasibility of Disclosure, Registration, Licensing, and Auditing
【
对
人工智能
的
规制有着自身的
协调问题:披露、注册、许可和审计
在
技术与制度
上的
可行性】
,
92
Geo. Wash. L. Rev.
, 1473-1557
(202
4
).
【本文指出当前对人工智能的规制手段往往会出现规制不匹配(纵向错位)和价值冲突(横向错位)的问题,还面临技术和制度可行性障碍。本文以
披露、注册、许可和审计四种常见
AI
规制手段为例进行分析,呼吁联邦政府在设计干预措施时注重技术可行性与价值的协调。】
51.Paul Ohm,
Focusing
o
n Fine-Tuning: Understanding
t
he Four Pathways
f
or Shaping Generative A
I
【聚焦微调:理解塑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四种路径】
,
25
Colum. Sci. & Tech. L. Rev.
, 214-240
(202
4
).
【本文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大型语言模型和图像扩散模型)在预训练、微调、上下文学习和输入输出过滤四个阶段的行为塑造方式。指出尽管法律和政策干预可以在所有四个阶段发生,但微调阶段通常是在权力、精确性和干预破坏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阶段,因此建议政策制定者应重点关注微调阶段,以实现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为的有效塑造。】
52.Woodrow Hartzog,
Two AI Truths and a Lie
【关于人工智能的两个真相和一个谎言】
,
26
Yale J.L. &
Tech., 595-644
(202
4
).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三个关键动态:企业对数据的无节制索取,
公众对数据利用的逐渐适应,以及人工智能系统被宣传为“造福人类”的虚假承诺。指出如果
立法
者不对此加以回应,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将弊大于利。进一步提出了新的“
4D
”
规制方略,即
职责(
duty
)、设计规则(
design rule
)、默认设置(
default
)和数据死角(
data dead ends
)四个层面,以确保
人工智能发展符合公共利益。】
53.Zoe E. Niesel,
Arbitrary and Capricious x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以人工智能助力“
恣意和反复无常
”标准
】
,
25 Minn. J.L. Sci. & Tech.
, 1-24
(202
4
).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司法审查
“恣意和反复无常”审查标准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分析该审查标准的历史、现状及其模糊性,运用
ChatGPT
实验,评估了
AI
在解释和应用这一标准的能力,发现
AI
虽然在将模糊标准转化为具体规则方面具有潜力,但在深入审查和批判性分析方面仍显不足。】
7.7
数据
54.Aileen Nielsen,
Taboo
a
nd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Studies
o
f Data Protection Reform
【禁忌与技术:数据保护改革的实验研究】
,
26 N.Y.U. J. Legis. & Pub. Pol’y,
349-395
(202
4
).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数据销售的社会禁忌观念,人们普遍对数据销售持强烈抵制态度,即使在利润共享或数据主体直接出售数据的情况下,这种禁忌感依然存在,进一步提出了分析隐私偏好经济测量的新框架,从数据商品化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建议立法者在进行隐私政策改革时,需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55.Amanda Parsons & Salomé Viljoen,
Valuing Social Data
【重视社会数据的价值】
,
124
Colum. L. Rev.
, 993-1079
(202
4
).
【本文探讨了社会数据在数字经济中的价值创造及其对法律制度的挑战,指出社会数据具有预测价值和交换价值,分析了企业如何通过三种“脚本”(
scripts
)将预测价值转化为经济和政治权力,通过阐释税法和隐私法在规范社会数据价值时存在的不足,建议通过区分两类价值,以更好应对数字经济中法律失灵所带来的危害,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数据价值的潜力提供便利。】
56.Andrew Wade,
The Clocks Are Striking Thirteen: Congress, Not Courts, Must Save Us from Government Surveillance via Data Brokers
【
恰逢其时:是
国会而非法院
,
保护我们免受
经由
数据经纪商进行的政府监
控
】
,
102
Tex. L. Rev.,
1099-1134
(202
4
).
【本文探讨了美国政府通过数据经纪商购买个人数据,以绕过宪法第四修正案搜查令要求,指出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和自由。在分析最高法院的判例和隐私立法的历史之后,提出了一项新的隐私立法建议,旨在平衡执法需求与公民隐私保护,并与未来技术发展的灵活性相适应。】
57.Andy Z. Wang,
Network Harms
【网络
损害
】
,
91
U. Chi. L. Rev
.
,
2091-2937
(202
4
).
【本文探讨了数据经纪行业的隐私风险,指出数据的聚合和共享可能导致严重的隐私侵犯后果,数据经纪活动的损害
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取决对整个数据网络中其他经纪人出售数据的整合,因此建议法院在评估隐私伤害时考虑这一“网络
损害”,并提供了将这种损害
纳入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第
5
条的衡量框架,联邦贸易委员会可去防范“不公平或欺诈性的行为或实践”
。】
58.Anupam Chander & Paul Schwartz,
The President’
s
Authority Over Cross-Border Data Flows
【总统对跨境数据流动的权力】
,
172
U. Pa. L. Rev
.
,
1989-2052
(202
4
).
【本文探讨了美国总统对跨境数据流动的控制权,特别是针对
TikTok
等外国公司引发的国家安全担忧。分析了《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
IEEPA
)、外国投资委员会(
CFIUS
)以及
2024
年通过的《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法案》(
TikTok
法案)等法律框架,指出这些法律赋予总统广泛的权力来
规制涉及外国投资的个人数据流动,尽管国家安全是重要考量,但需警惕这种权力可能对美国核心价值观,即言论自由和正当程序,造成侵蚀。】
59.Ari Ezra Waldman,
Legibility Double Binds
【可识别性的双重困境】
,
104
B.U. L. Rev
.
,
1051-1071
(202
4
).
【本文探讨了国家收集性别数据给酷儿、变性人等个体造成的困境。】
60.Barry Friedman
& Danielle Keats Citron,
Indiscriminate Data Surveillance
【无差别的数据监控】
,
110
Va. L. Rev.,
1351-1438
(202
4
).
【本文探讨了美国警务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进行的无差别数据监控问题,指出这种未经许可的大规模数据收集侵犯了个人隐私和公民自由,违反了法治的基本要求。任何数据收集都必须以具有民主可问责性的机构的授权为前提。本文回顾了国会历史上对类似数据收集行为的限制,呼吁建立严格的法律框架,确保数据收集的合法性、透明度和必要性,以保护公民权利。】
61.Daniel J. Solove,
Data Is What Data Does: Regulating Based
o
n Harm
a
nd Risk Inst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