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精选自从0到1(ID:aboutlink)
不管接到什么需求或者什么任务,切记理清楚做这件事情的背景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优先级有多高,而不是直接劈头盖脸的去做。
多问Leader一个为什么,不仅能给他留下刨根问底的好印象,也会让我们在处理任务时更加游刃有余。
在刚踏入职场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很忙,但一整天下来又不知道自己忙了什么,总感觉是打了一天杂工。
有的时候会感觉自己被繁杂琐碎的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压力满满。以上其实都是我们忽略了一件事,了解清楚每件工作的意义。
如果我们知道分析某个AB测试的目标是为了版本后续迭代铺垫数据意义,推动业务方协同合作,就不会把这份任务当做是一件不起眼的枯燥的小事,而是会去想怎么让数据证明我们目标的价值。
在产品设计或项目推动的每个关键节点上,可以多去了解身边的人的意见,而不是自己闷头空想。
经验的不足,眼界的不足,容易导致我们在处理某些产品功能时拍脑袋所以然,在产品落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给自己挖了深坑。
遇到问题多去问Leader是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当然这个问是已经带了自己思考和见解下的问,而不是脑海一穷二白不动脑子的瞎问。
例如在最近公司内部的比赛,获得第一名的产品团队的负责人,我复盘分析发现其实并不是他自身的产品感觉比其别人有多大优势,而是他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倾听他人对自己方案的意见,不断纠正自己方案的错误,不断推倒重来,不断理解他人意见背后的思考点。
有的时候花死功夫做活的价值远不如将部分时间腾挪到有价值的询问中来。
遇到质疑与挑战,多尝试去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对老板的意见盲目点头。
思考的过程体现了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纠正思维分析的不足的意义远大于直接告诉我们一个超优质的产品方案。
当我们提出一个产品计划时,有人问“你有没有考虑尝试过X方案?
如果我们的回答是“没有”,我们应该给自己打一个红叉,标记我们的探索过程还不够严谨,思考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方面的问题。
如果我们试图解决的问题,不能只通过一两句简单的沟通就与他人产生共鸣的话。
我们应该给这个问题打上一个红叉,标记我们的表达方式仍不够通透,去思考是不是我们自身没有想明白其中的意义。
一个需求的思考过程是极其痛苦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反复问自己这么做的意义在哪里,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是否与用户的痛点相契合。
有的时候会真的有一种想破脑袋,大脑窒息的感觉,但这个过程绝对不能少,绝对不能跳过。
如果我们只贪图产品落地上线的快感,而去减少产品构思的时间,我们的成长很可能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如果问一个高级的产品经理与产品新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的话,我想我的答案是思考的广度与深度,而这些正是在平时工作中刻意练习出来,不疯活不成魔。
推荐阅读
以大部分产品体验之差,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