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2024年已经走过了10个交易日,除中证红利外的主要指数,年内纷纷告负,好些指数在10天中跌了8天。
近期的基金投资旅程,体验比较糟糕,原因在于过程中创新低多,大家收到的负反馈多。买入后,第二日就亏损,次数多了,谁也不舒服;次数多了,后续的买入,难免小心翼翼。
1.十个交易日:去年与今年
越是凝望深渊,越会感到恐惧。
新年的几个交易日,指数常会向下突刺刺,留下一个创新低的下影线。好消息是这几日指数有走平企稳的态势,几个新低点位都很接近。如果不是每日开盘都去瞅几眼,内心也不至于烦闷和慌乱。
行情走势,任凭咱们谁的意志都改变不了,但我可以选择不去看。多看,并不能提升收益。
如果未来能涨回来,咱们比拼谁买到的多而价廉就好。
日子总是一天天过的,熊市里,大家难免一直往下瞅。一来二去,类似上证指数要跌回2000点的鬼故事又有了。资本市场的走势,从来不是线性的。周期扭转之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行情,又会留下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预测一整年的行情,非常困难。遥想一年之前,2023年1月的前十个交易日,主要指数涨得一片祥和,烘托着春节将至的气氛,大家畅想着防疫常态化后的美好生活……但让人想不到的是,2023年的后三个季度,市场又深陷熊市之中。看来,开年的十个交易日,决定不了岁末的终局。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自我入市以来,每一个完整的年度,都有很多意想不到之事发生。
2016年,我想不到1月份会因为熔断政策,带来第三波市场大跌。想不到年中出现了大小盘、成长价值的风格切换。想不到上证50、沪深300能强势崛起,走出独立行情。
2017年,我能想到市场暖意融融,但想不到大小盘、价值与成长的分化如此剧烈。这一年,沪深300与创业板的走势分化,像极了2023年中证红利与创业板的走势分化(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时隔6年,沪深300不跟随中证红利了)。
2017年,沪深300等指数的低波动不可思议。
往年波动率动辄20%,区间最大上涨或下跌20%,不需要什么理由。
2017年,沪深300的最大区间回撤只有6%左右。
2018年,沪深300开年的走势似牛市,那时市场上流行着价值一哥的叙事。谁能想到,到年底,因为经贸冲突,走了一年的熊市行情。
2019年,开年就是想不到。1月4日,居然成为那场基金牛市的起点。沪深300指数在一季度里涨了足足28.62%,但二三季度市场又陷入平淡,直至四季度重拾上涨。
纵观全年,一季度的涨幅,占了全年上涨的8成。
2020年就不用多说了,疫情袭来,股市剧震。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几近大盘跌停,但到年底竟然是牛市走势。那时,
百亿资金抢购新基金
,大小盘分化,质量与红利、周期因子分化,看好核心资产的叙事,仍历历在目。
2021年,能想到茅指数类公司的抱团瓦解,但当年却看不见此后两年的股价,跌幅腰斩起步。站在年底,甚至还能想想,市场调整之后,是否类似美股的慢牛行情可期。
2022年,熊市开始了,那时开始的俄乌冲突,至今仍未结束。但更令我不愿回忆的,是疫情中的很多伤痛往事、天人永隔的离别……2023年,后三个季度的行情概括为“强预期,弱现实”,在部分的心态和情绪上,疫情带来的疮疤至今仍未痊愈。
2024年的股市行情,注定又是一场无人知晓的旅程。低开能否高走,先抑有没有后扬;熊市持续时间不短,转折点能不能出现……或者市场走势,依旧似钝刀割肉,让我们难受又一年……
面对未知,我们可以选择相信编织故事,吓唬我们自己;面对未知,我们可以选择把握估值、市场周期规律,据此行动,而不被信息困扰;
面对未知,我们更可以鼓起勇气,无论发生什么,都让自己穿越暴风骤雨,获得新的体验与成长。
年初与年底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投资不是生命旅程的全部。
我们喜欢统计区间表现数据,但当我们真实地处在区间中,却总感觉坐不住。
周期、情绪与估值,更多的是有起有伏。账户里对应的资产数值,我们应当以区间范围去看待,这样才能内心波澜不惊。接受估值高低,可能相差一倍不止的事实,安然过好每一天,直至市场再次支棱起来。
2024年才刚刚开始!朋友们,愿你心怀希望,笑看新一年的潮起潮落;朋友们,愿你身体健康,拥抱家人朋友,举杯共开怀;朋友们,愿你安排好时间,在自由而无用的状态里,感受生命的美好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