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纪要
最有效、最及时分享公私募、公司、行业等投研纪要和市场热点分析。掌握市场信息差,掌握财富代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联想 YOGA 14 / X 和 YOGA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未来人类预热 X98、X96 ...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联想商用笔记本新系列悦 Plus16 ...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宏碁推出 2025 ... ·  3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TechInsights:去年 AI PC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纪要

各海外机构对财政刺激计划的展望以及中国股市市场表现解读!

水木纪要  · 公众号  ·  · 2024-10-09 23:39

正文

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研报数据,点击上面图片小程序

股票投资者一直希望中国加大财政支出,以遏制经济放缓,因为经济放缓可能会使中国 2024 年约 5% 的增长目标遥不可及。摩根士丹利和汇丰控股等银行预计刺激计划规模为 2 万亿元人民币(合 2,830 亿美元),而花旗集团则预计刺激计划规模为 3 万亿元人民币。

JPM:

我强调了中央政府如何谨慎管理市场预期,使当前的“快速政策牛市”不要过热——而“高质量结构性牛市”是这次上涨的最终目标。

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绝对的挑战,特别是考虑到2015年牛市期间看涨情绪的破坏性——股价持续触及涨停,导致泡沫破裂和国家队的干预。、这一次,很明显中央政府正在采取更慢的步伐,同时也没有发出他们正在“降温”的强烈信号,旨在维持投资者对这次上涨的信心。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窗口指导来规范“未经批准”的消费贷款进入股市,因为抛物线式的过度上涨可能被政策制定者视为风险。然而,官方规范的保证金融资渠道仍然非常开放,1倍杠杆被认为是“最佳”的。

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周末临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来“维持投资者信心”。然而,它未能满足投资者的期望,因为投资者现在对政策措施的快速推出抱有更高的希望。

我想传阅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徐忠在10月7日的最近文章,这可能被解释为试图“调回市场上的一些兴奋情绪”。然而,我认为这是重申自上而下的政策目标,即提振市场信心。

徐是中国政府支持的全国金融市场机构投资者协会的副秘书长,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的所长,他的话被视为反映官方立场。

为了描述中国人民银行的掉期交易设施,徐忠概述了其运作原理为“类似于美联储的TSLF,通过证券掉期增强相关机构的融资和投资能力,从而提供流动性支持”。

“股票回购和持股增加再融资”工具是由商业银行开发的,以协助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上市公司和股东使用银行贷款进行市值管理,通常由投资银行提供的服务。这一切都可以被解释为采用美国的政策工具。

总体而言,由于出人意料的强劲反弹,官方语气更加温和;然而,自上而下的语气保持不变。政治局会议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在扭转市场预期和提振投资者信心方面产生了立即和显著的影响。

高盛:

对于香港市场来说,又是动荡的一天,最终以股票交易下跌结束,因为投资者对北京出台更多刺激细节感到不耐烦,尤其是在昨天发改委的新闻发布会让市场失望之后。

中国财政部将在周六就财政政策进行简报,但基于此的反弹是短暂的,很快就消失了。到目前为止,他们将宣布什么具体细节,包括投资者急切希望听到的财政计划的规模,

任何人都无法猜测。然而,这里有一些背景信息:

1. 任何额外预算财政资金都需要全国人大批准,财政部不能在全国人大之前预先宣布额外预算资金安排的具体人民币金额。

2. 如果政策制定者想要引导市场预期并提振情绪,他们可以举行临时会议(比如即将到来的这一个)。

3.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财政支持,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前几年积累的未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配额1.4万亿元人民币。

4. 鉴于昨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议之后市场的反应,未来几周将谨慎考虑临时会议的任何市场反应。

从资金流向来看,买单偏向1.7倍,交易名义金额略低于1.5倍的日均4万。

长期资金流入显著,但关注的重点是宏观产品(ETF)和个股,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卖出流动。

例如,消费品板块,长期资金在涨势初期买入的板块,看到了流出,主要是由电子商务(相对于送货)和旅游/汽车股票也看到了流出。

对冲基金再次净卖出,继续了上周晚些时候开始的利润回吐流动,通讯服务/消费品板块看到了广泛的流出,包括互联网/汽车/教育/送货/纺织/澳门在小额分散的交易中。

总体而言,香港实际上是最大的净买入地区,这要归功于ETF的买盘,然而。鉴于昨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议之后缺乏明确性,预计市场将出现更多波动

昨天的重新开放是历史上最高的单日保证金购买:

-在10月8日,每日总保证金购买量达到406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总保证金购买余额+107亿元人民币,与9月30日相比,回到了2024年1月的水平。

-请注意,作为散户情绪指标的保证金融资通常在市场上升趋势期间增加,在2015年和2020年的牛市期间,10个最大的购买日中有9个发生在。

-就行业而言,最大的保证金购买流入是非银行金融,其次是计算机、电子和通信等增长行业。

-同样在10月8日,活跃保证金交易投资者的数量达到了761,600人,而在9月24日仅为260,000人。话虽如此,我们在6个交易日内新增了500,000名保证金投资者。在同一时期,新开了近30,000个保证金账户。

-请注意,投资者必须在其账户中至少有500,000元人民币才能参与保证金交易。话虽如此,我们有更多的高调散户投资者加入市场。

彭博经济研究:中国一揽子刺激计划解读--内容、影响和展望

中国宣布的一揽子刺激措施极大地提振了情绪—这是扭转经济形势的一项关键因素。但股市狂飙—在市场对采取更快速、大规模措施猜测的驱使下—也带来了一个风险:一旦决策者不能满足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股市可能出现回调,由此可能打击信心,危及经济复苏。

在本文中,我们从短期和长期角度,对不同领域的政策举措进行了展望,以及对于市场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政策制定者在多个领域数箭并发:

●中国央行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为银行发 放贷款提供了更多资金,而且还降低了利率。央行还暗示今年第四季度存款准备金率还可能进一步下调,另外,我们预计年底前可能还会有10个基点的降息,2024年合计降息幅度将达到40个基点。今年之后,我们预计货币政策会继续发挥支持作用,但将扮演辅助角色,配合其他领域政策协同发力。

●财政政策将发挥重要拉动作用。虽然大力支持经济的信号很清晰,但具体措施并不明确。我们认为年底前出台新财政刺激措施的空间有限。但未来几年支出可能会增加,而资金将更多来自中央。

●中共中央政治局之前表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我们预计政府的重点是通过保交房和消化过剩存量房来稳住楼市。政府最不想看到的高房价和投资炒房催生出新一轮房地产泡沫。

●对股市的支持以结构性措施为主,比如打通机构资金入市堵点,逐步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央行有关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的计划将为支持股市拉开序幕。 刺激措施点燃内地和港股暴涨行情

中国经济表现疲弱的核心问题在于房地产市场的下滑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状况严峻,两大不利因素叠加带来了独特的政策挑战。政府已经在创新思路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可能会针对不同领域的新工具,在规模和速度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当前关注点:

●政府已经表明了更加强烈的促进经济增长意愿。一揽子计划中包含了周期和结构性措施—这可能标志着中国经济的转折点。

●然而,解决深层次问题需要时间,决策者 需要想办法推动各项计划措施的落地实施,特别是财政和楼市方面。

●这意味着经济数据可能会令人失望,财政 措施的实施进度可能会落后于政府雄心勃勃的计划。

●对于高涨的股市,负面意外会加大市场的短期波动。就楼市而言,即便房价出现反弹,可能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在房地产没有较大改观的情况下,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也会较为有限。

●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尽可能明确地阐明政策意图,引导预期。

●2015-2016年的股市暴跌是需要警惕的一个问题,彼时政策制定者面对股市的飙升暗自欢喜,而随之而来的大幅下跌令市场情绪深受打击。


中国央行从流动性和利率两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央行的前瞻指引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尚未结束。

●我们预计2024年政策利率合计下调幅度为40个基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下调幅度为100-150个基点。2025年的降息降准力度可能会与2024年相同。

●央行行长潘功胜指出,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央行相比,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有更多调整空间,可以通过降准增加流动性。

●出于零利率下限和货币稳定方面的考虑,利率政策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回旋余地。

●在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央行预计会继续加大对小企业、农村地区和设备升级的定向支持力度。

支持规模有多大

出人意料的一揽子大规模刺激措施激发了政府可能会在近期加速宣布将支出规模扩大数万亿元人民币的猜测。我们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受到了误导。

●目前财政政策的重点是促使地方政府落实年初设定的扩张性预算。截至8月,35.5万亿元人民币的预算支出只使用了55%。

●政府可能会在财政方面进一步发力,但不会有太极端的措施。发改委之前表示,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2,000亿元人民币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两重”建设项目清单。这意味着政府可能会在2024年第四季度末提前宣布扩大2025年的财政支出。

●对于2025年,我们预计决策层会扩大财政支持规模,相比2024年,中央财政提供的资源会更多。中央政府可能会通过发行一 般债券和专项债筹集更多资金,以供地方政府使用。

钱会花在哪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