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近,黑龙江镜泊湖旅游集团将启动一个“流放宁古塔”的体验项目,主要地点就在镜泊湖景区。
说起宁古塔,这地方但凡是看过一些清宫剧的都知道,和“流放”一词基本上紧密绑定。在电视剧中,清帝动不动就指定谁谁谁流放,甚至是把一大家子人流放,而且后面还总跟上一句“与披甲人为奴”。
那么宁古塔究竟在哪呢?真实的宁古塔到底是什么样?
对东北有了解的,一般会直接说宁安。的确,现在一说宁古塔,一般就是指宁安(市区)。但历史上的宁古塔非常复杂,甚至可以说宁古塔是现在吉林省的直接前身。
顺治年间,清朝为防御沙俄渗透,设立宁古塔将军。将军驻地紧靠海浪河,就在现在的海林市古城村(宁古村),地位相当于省会。这里是“宁古塔”最原始的地点,一般被称为旧城。“宁古塔”并不是一座塔,而是满语“六”的意思,也是满族的一大姓氏。
到了康熙年间,牡丹江畔又建了一座新城,驻地随之迁移了过去,这就是宁古塔新城,也是今天宁安市区所在地。
还是在康熙年间,宁古塔将军又移驻到了吉林乌喇(船厂),也就是今天的吉林市,曾经吉林省的老省会,后来宁古塔将军的身份正式被定名为吉林将军。这也就是今天黑龙江东部地区,为什么在以前大多是由吉林管辖的原因。
由于宁古塔地区是满族的龙兴之地之一,实际上能够流放到宁古塔的人身份都不一般,一般都是具有一定地位的人,相当于是“政治犯”。
而在清朝的具体律例中,准确来说是“遣送宁古塔”。至于“流放”则是另一种刑罚,宁古塔并不在此列。“遣送”的路上当然会吃各种苦,如果拿钱买通,自然可以少吃点。
来到宁古塔的人,名义上是在边远地区服劳役。而实际上,如果有一技之长,可能在这里混得很开。即使什么都不会的,还可以在这里做生意。人们的生活,基本等于换了一个地点继续生存罢了,只是自然环境比当时的关内恶劣一些。
甚至,有的人生活比原来还好,还有的当上了官,简直是“乐不思蜀”。当然如果想恢复在关内的政治生命,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其实就与“英国犯人流放澳大利亚”相似,只是环境比澳洲更艰苦。
搞出“流放宁古塔”的镜泊湖景区,也在今天的宁安市境内。而在古代,镜泊湖就是宁古塔地区的一座“神湖”,遣送至此的人,肯定大都听过或到过这座“神湖”,毕竟这里是世界第二大的高山堰塞湖。